楊章英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數學是其他所有理科的基礎,雖然在小學階段這一體現不明顯,但是在未來這一特征會愈發顯著,因此教師要在小學就為學生打下深厚的基礎,幫助學生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個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教學方法
在小學學生還處于一個懵懂無知的階段,對于外界事物的認知也是模糊不清的,學生也就是在小學階段逐漸形成自己的三觀與個性習慣,這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因此,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而且要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學生會在潛意識中逐漸被同化。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因材施教,面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個性化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
一、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氣氛拘謹,師生關系拘束,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個性得到抑制,學生在這種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單純服從老師的要求的情況下,學生處于一個較低的地位,學生很難有機會或沒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按照自己想做的去做。因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講究尊師重道,這種想法在世世代代的中華人民心中早已根植,因此目前課堂上仍然是教師在課堂上發號施令,學生只有聽從的份,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教師要改變這種傳統的高下之分,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同等的地位上,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課堂的民主性,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只有保證了師生之間具有平等的地位、師生關系親密友好以及輕松的課堂氣氛后,學生在面對內心的疑問時才能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教師提出質疑、提出自己的思路,解決問題不留疑問。在這種較為輕松的環境下,學生的個性才會不受到壓抑,逐漸自然的形成。但是凡事都要掌握個度,自由是相對的,教師在保證學生們的自由后還要注意度,不能形成對學生們的放縱,要時刻注意學生們的發展趨勢,即使糾正不正之風,但也要確保學生有相對自由的空間,以形成自己的個性。
二、因材施教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人與人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環境不同造就了每個獨一無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每個學生的不同點,對每個學生進行教學調整。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深入的了解學生,用心的發現每個學生的優缺點以及習慣特點,鞏固學生的優點,糾正學生的缺點,根據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方法。比如有的學生內斂穩重,教師就要多鼓勵學生主動發言,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看法,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有的學生驕傲外向,教師就要注意不要過多的給學生鼓勵,要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缺點,防止學生們產生驕傲的心理,而誤入歧途。
由于每個學生的習慣、成績不一樣,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也不同,教師在幫助學生們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時要注意,一定不能強制的對學生們做一些統一的規定,如果有也應該改成建議的形式。比如改錯本的建立以及改錯方法,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們建立自己的改錯本,改錯本可以將未掌握的、模糊的知識點記下來以便以后的多次翻看鞏固所學知識點,教師可以建議學生一種類型題改一道,但要徹底弄清楚,同時教師不能強制留作業,讓學生們寫到多少張,這樣會讓學生們為了湊張數直接多抄幾道題而不是認真動腦思考自己的錯誤,避免下次再犯。而且,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方法,隨著方法的實施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
三、革新教學
(一)革新教學觀念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首先要革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革新課堂,這樣才為改變提出了可能。首先,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教師要放低身份,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教學,平等是民主的前提。與學生處于同等地位只是表面,而真正的是教師在心理上尊重學生的選擇,保證學生形成自己的個性,而不是讓學生養成凡事聽從老師,不加以思考的壞習慣。因為社會需要的不再是那種知識儲備型、只負責聽從任務做事的人了,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勇于改變的人。因此,教育界的教學觀念也需要隨之改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
在師生地位平等之后,這種平等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在地位上平等,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種由學生內心散發出的渴求學習的信號開始的,教師只是一個輔助學生學習的人。知識應該是由學生自己通過探索獲得的,而不是教師抽絲剝繭、凝練總結之后放到學生面前的,這樣的知識雖然全面細致,但學生不一定能夠吸收這些知識,而且學生也喪失了學習的樂趣,因為這些知識來得太輕易,沒有挑戰的難度,學生也會對大面積的知識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讓學生們學習,而是教會學生如何自己學習,獲得學習能力。最后是師生關系,正如上文提到的,教師要努力扭轉師生關系疏遠的局面,與學生之間建立親密融洽的關系。總之,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時刻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二)革新教學方法
同樣,教學方法也要隨之變化。傳統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在整節課上只是單純的講課、板書,毫無新意。教學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任務。教學的主體自然是起帶動作用的教師,教師要充滿對課堂的熱愛,讓教書育人培育祖國下一代成為一種舍我其誰的使命,只有教師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既有生機又有知識傳授,就不怕教室里一片小腦袋都趴在課桌上了。教師調整教學藝術,訓練教學素質,改變教學方法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授課,課堂空泛無趣,那么莘莘學子中,估計只有對這門課非常感興趣的學生才有覺得興趣盎然,而調節教學方法,是在最大層面上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興趣,甚至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多這方面的人才,用一科提高全科,使這些孩子能更長遠的發展,不讓他們埋沒在沒有興趣而導致的灰色未來里。
四、結束語
總之,對學生進行教學要因材施教,守住自己的初心,將培養學生成才作為自己的心愿,我相信只要滿含熱情,即使前路有再多的困難都將不再是困難。數學不僅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對于學生的生活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們對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們能夠從小便能采取高效學習方法進行學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