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大偉
摘要:近些年,在移動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出現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嘗試將它與傳統課程授課結合起來,以期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起到促進作用。本文嘗試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這種移動技術去輔助傳統授課模式,通過技術二次開發去搭建移動學習平臺,使傳統課程在此平臺上具有提前預習、交流討論、溫故知新等功能。經過系統的教學設計,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功能。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 翻轉課堂 高校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024-02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近些年才被我國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引入到傳統課堂教學中去,國內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的學校還不是很多。缺少大量的實證數據,有代表性的就是與云計算技術相結合,創建了一些云教育平臺,這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渠道不斷拓寬。具有多科目、規模宏大、效果顯著的特點,也因此受到國內教育學者的密切關注。
通過不斷實踐研究,我們發現翻轉課堂的實施要有一定的教育平臺作為載體,才能得以真正實施,近些年移動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自身具有的功能特點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一些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傳統課堂教學時帶來新的教學改革思路。作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人性化課堂策略,使傳統教學不再局限于一間教室,讓學生有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與途徑,為學生學習提供了立體化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探索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一、高校翻轉課堂教學的理念
為了不斷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高等教育領域也在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方法的摸索與實踐,嘗試著將多種教學實踐相結合,希望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大多采用搭建相應的技術支撐平臺與傳統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但前提是搭建技術支撐平臺需要大量的前期費用,而且技術維護與實際使用相脫離。效果捉襟見肘。其次,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課程, 實施過程也不易過長,實踐證明只適用于某些課程,所以我們還需經過一系列的實踐論證過程,才能為翻轉課堂的真正實施積累經驗。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自身功能特點,在傳統課程教學過程中,在分析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對平臺進行一些功能設計,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理論基礎,以數字媒體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數字攝像技術”課程作為實施對象,對微信公眾平臺具有的功能進行系統設計,使其具有教育輔助功能。“數字攝像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筆者對所教授的這門課程有著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在有限的學時下,提高學生拍攝技能顯得有些不足。而且在拍攝過程中不能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嘗試將微信公眾平臺與“數字攝像技術”課程相結合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利用平臺經過教學設計具有的教育功能來彌補傳統教學的劣式,為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借鑒經驗。
二、移動技術支持高校翻轉課堂的構建
“數字攝像技術”課程作為數字媒體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為學生以后的專業發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傳統教學實踐過程中,在有限的學時下,學生的實踐作品不能全部展示,這樣學生在拍攝時遇到的一些問題也不會被發現,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斷降低。將微信公眾平臺與“數字攝像技術”課程相結合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為學生創設了學習空間,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此空間下能夠進行個性化學習和協作學習,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得以提高,優化傳統教學效果。在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展開,驗證其教學優越性。
三、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
(一)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前期分析,平臺功能設計與課程資源加工處理,教學實施的執行控制以及反饋評價四個核心要素。
(1)前期分析包含:翻轉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分析,是否具備學習開展的前提條件,制定翻轉課堂教學學習策略。
(2)平臺功能設計與課程資源加工處理:教師在前期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教學學習策略,對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進行系統設計,使其具有輔助傳統教學的教育功能,并對課堂資源進行加工處理,使其適應平臺具有教育功能的要求。
(3)教學實施的執行控制:優化教學效果,關鍵對教學過程的控制,采用一定的激勵機制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控制,最后進行階段總結的整體控制
(4)反饋與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及時將教學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學習感受的反饋、與傳統單一授課進行對比分析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匯總,找出根本問題所在,這樣才能積累大量的實證數據,為翻轉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實施提供依據。
(二)翻轉課堂教學實施
(1)根據課程內容,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分析課程特點的基礎上,根據課程內容,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搭建教學支撐平臺,在知識的拓展與應用方面,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理論基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
(2)制定教學策略。
根據翻轉課堂的相關理論預先制定教學策略,避免盲目的實踐探索。
根據專業特點和課程教學大綱,對教學設計的各方面進行詳細論證,最后形成教學設計方案。
(3)微信支持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教學應用。
根據制定的教學方案,進行微信支持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教學應用,其中包括教師的課前準備、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課后交流討論等環節。利用混合式學習微信平臺的支持功能,在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具體應用。
(4)課題研究的評價與反饋。
在教學活動的各個階段,對階段性產生的問題與意見進行總結。通過對學生的調查訪談,聽取學生對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與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為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三) 移動技術支持的翻轉課堂應用價值
(1)將移動學習和翻轉課堂有機結合。本研究將移動學習和翻轉課堂進行了有機結合。在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能在充分分析各自具有的特點的基礎上,尋找相結合的切入點,使新興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的技術支撐下,在特定的傳統課程中得以開展實施,論證其教學效果,帶來極大的幫助作用。
(2)通過微信平臺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協作交流環境。應用時下流行的微信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和教師實時交流與學生之間協作學習,為學習者構建了個性化的交流平臺。
(3)重視學習的實踐能力。將移動學習應用于高校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需要,為教師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并以《數字攝像技術》專業基礎課程為例,進行教學實踐,以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目的。
四、結語
本研究將翻轉課堂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的技術支撐下,融入到高校傳統的學科教學當中,為高校開展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借鑒作用,也為高校實現立體化教學提供幫助。但是,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還處于實踐驗證階段,缺少大量的實踐驗證數據,還不能最終確定其教學優越性,可是在大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應該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去完善傳統教學,為學生創設大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為了使研究更加完善和更具可操作性,在研究過程中有幾個關鍵問題:怎樣選擇適合的課程內容,師生互動方式如何改善,階段性激勵機制如何建立。這些都是我研究的后續內容,以期翻轉課程教學模式在我國傳統教學模式中能夠落地生花。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管玨琪.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2]謝幼如.信息時代的高校課程與教學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47.
[3]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技術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0-66.
[5]張合斌,朵天林.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模式[J].教育信息化,2006(8):44-4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