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卿
摘 要:賞識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賞識教育也推動了中學英語教學的不斷創新。其關鍵是面向全體、承認差異、尊重個性、因材施教,幫助每個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在賞識中學會賞識,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同時,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覺實踐,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愉快的情感,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形成和諧的教學氣氛。
關鍵詞:賞識教育;初中英語;拉近距離;贊美;活動
采取賞識教育,教師不但能夠發現學習的人格魅力所在,而且還能夠給學生帶來樂趣,讓他們主動的去加入到英語課堂中,從而給英語教學帶來活力,不僅僅能夠教學水平有所提高,而且還夠從不同方面來培養學生對英語的使用,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賞識教育的概述
賞識教育是教師應當采取語言交流等方式,能夠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從而在做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價值觀等。總而言之,賞識教育可以理解為是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給予恰當的鼓勵,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則。在這一過程的實施環節,教師應當承認差異,從而用賞識的目光就看到學生的優點,并且給予恰當的鼓勵,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逐漸進步。賞識教育主要的核心是教育者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并且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才能夠指引學生走向成功的道路。依據相關實踐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無論是哪種階段的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與尊重,教師的贊美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他們能夠形成自我肯定的認識,這種自我認可就會逐漸的形成自我約束,從而才能夠讓他們不斷的成長。
二、賞識教育的意義
1.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直以來的傳統是教育讓學生學習成績之外對其他填鴨式的教學形式,讓學科知識的傳授成了主要教學內容,從而沒有將學生能力這方面的培養考慮在內。沉重的課業造成了學生厭煩學習的心理,從而對學習沒有產生極大的樂趣。賞識教育能夠讓學生重新樹立自自信心,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被贊美的感受,進而變得更加勤奮。
2.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賞識教育,以賞識學生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目標。可以說,賞識教育還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力,特別對于那些在英語學習中只會死記硬背,不會學以致用的人會有很大的幫助。一旦他們的創造力被培養出來,學會如何使用英語,英語水平就會不斷提高,英語學習也會更加輕松自如。
三、開展賞識教育的關鍵點
1.蹲下來,多接觸,拉近師生距離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真正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努力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機會,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發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做到教學相長,為他們保持積極學習態度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師通過賞識教育,能縮小師生間差異,拉近師生情感距離。正所謂“教育孩子的奧秘在于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永遠堅信孩子行,也就是學會賞識”。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英語教師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學生的眼光看英語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的困難。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英語教師才會更用心地去主動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了解、剖析、關愛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英語教學方法,也才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在學習英語中的每一個細微的進步。只有教師放低身段,和學生平等相處,英語教學工作才有更好地實施的土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真正走到學生中間,營造一種和學生“等高”的平等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這是教師能欣賞學生的基礎。
2.多贊美,少批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潛在的力量。”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心態,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情感和才智能力,以親切的面孔,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獨立個性和情感的人,教師要放下多年的師道尊嚴的架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就會尊重孩子的發言,聆聽他們的見解,相信他們的能力,給予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權力,使他們主動、樂意地參與到共同進行的教學過程中來。
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讓所有孩子歡樂成長的教育,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給予全面的關懷,讓他們真正獲得全面的發展。賞識和贊美學生就是承認學生的成功。美國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贊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他們表揚。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老師要努力創建一個磁場,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可敬,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把英語學習當作一種幸福、一種享受。
3.開展活動,鼓勵參與,體驗成功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深化“賞識教育”。在活動中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有利于集體觀念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每次活動為契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把賞識的力量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或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滋味,激勵他們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羅曼·羅蘭曾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應當從欣賞的角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并且要做到尊重學生,公平公正的教學理念,讓課堂氛圍變得和諧、快樂,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感情,進而能夠讓學生心理產生正能量,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出貢獻。實踐證明:“賞識教育”教學模式是時代的需求、素質教育的需要,是面向未來的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