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祝
摘 要:體育教學在教學系統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眾多腦力消耗的科目中,體育課給予了學生有效的身心放松,使得學生在自由活動的環境下得以放松自己,釋放自己的學習壓力。同時,體育課教學,強調集體活動,因而在其科學的教學環境下,更利于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團結力。本文將講述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手段,培養小學生團結協作能力,不斷加強學生集體意識,營造良好班風。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團結協作
在小學教育中,強調對學生學習上的引導,生活上的關心,即注重人文教育的發展。而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小學的體育教學,其教學目的不是為了培養體育專長生,而更多的是以游戲的方式,帶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到班集體中,從而有效地增加班級凝聚力,進而提高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而小學生剛脫離父母的寵溺,且價值觀尚未健全,所以普遍出現過分注重個人利益,缺乏較強的團結合作意識。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團隊的相互幫助,擁有團結協作的能力,對日后的學習能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同時就今后個人長遠發展而言,也是為了適應當下時代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
一、小學生缺乏團結協作意識的原因
團結協作指的是群體在共同目標下進行的集體性活動,在其過程中要互相支持、配合、明確分工,進而實現目標的完成。在小學的體育教育中,良好的團結協作意識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使學生之間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班風。然而當下的小學生普遍缺乏團結協作意識,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點:其一,小學生的心智尚未健全,當下家庭組成多為獨生子女,其父母給予的呵護過多,此時對于剛踏進校園的小學生而言,并不能快速地理解團結協作的意義,從而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法,缺乏謙讓和分享的意識,所以更談不上團結協作。其二,個人成長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生缺乏團結協作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的個人基本素質、性格等都是從模仿父母而慢慢形成的。而有些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過分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滿足,而缺少精神上的指導,導致孩子養成了一味地索取,漸漸形成自私自利、拒絕分享的惡習。所以,進入校園后,難以與他人進行合作學習交流,容易與他人產生隔閡,長此以往更容易出現個性上的封閉,不愿和他人交往,逐漸脫離群體,導致其更加缺乏團結協作意識。其三,觀念極端化,導致學生缺乏團結協作意識。
許多家長及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味灌輸“獨立完成作業”的思想,導致班級的“差等生”被給予拒絕對其進行學習幫助,甚至拒絕與其交流交友的“特殊對待”,如此一來,不僅不利于班級團結,長此以往影響班級同學的感情交流,導致班級容易出現“小幫派”,破壞了良好的班風及學習氛圍,不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增強,進而導致學生缺乏團結協作的意識。
二、培養小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的具體措施
1.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樹立團結協作觀念。作為體育課的教師,我們就要樹立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使學生從小養成尊重他人,能主動為他人服務的良好品德,使他們長大后能適應社會需求,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一方立足之地。所以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有效地將團結協作的觀念,灌輸到學生腦子里,進而形成意識,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強化,最終養成良好的團結協作習慣。
2.合理設計合作游戲,培養團結協作意識。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適當引入游戲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表現欲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首先明確游戲規則,或者以個人為單位,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比賽或競賽的方式選出優勝者,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通過這樣的過程,不但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
3.加設合作競賽環節,強化團結協作精神。體育教學的比賽合作方法,可以使學生發展身體素質,提升運動技能,加強競爭協作精神,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共同分擔學習任務,利用學生追求成功的積極心態,促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克服困難,為爭取好成績而努力拼搏。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意識的同時,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身體條件和運動基礎。在做高難動作時,教師要重視保護,但不要過分“幫助”,否則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利于學生相互思考合作的過程培養。
三、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加強班級凝聚力,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及合作精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體育老師,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要時常將團結協作的意識滲透到學生的腦中;巧妙地運用團結性的游戲環節,加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在合作競賽的過程中,既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同時也要做到積極地鼓勵,以強化“團結第一,比賽第二”的協作精神。并在今后的課程中,不斷完善教學手段,有效實現小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提高,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及班風建設。
參考文獻:
[1]趙萬青.如何在科學課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3):52.
[2]趙業海.論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J].學周刊,2017,(17):108-109.
[3]劉志軍.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J].學周刊,2016,(08):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