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伯蘋
摘 要:對民商糾紛的可仲裁問題進行思考,能夠有效提高民商糾紛的仲裁效率。基于此,本文將對民商糾紛可仲裁性的現狀進行簡單介紹,并對完善民商糾紛可仲裁問題的對策進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仲裁理念的選擇、仲裁策略的構建以及仲裁規定的創新三方面內容。
關鍵詞:民商糾紛;可仲裁性;仲裁理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中的民商糾紛問題越來越嚴重,仲裁機構的出現,能夠對糾紛問題進行公證的評判,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但是,在對事件進行仲裁的過程中,仲裁機構只對符合仲裁標準的事件進行處理。再在此過程中,就需要對事件的可仲裁性進行正確的認識,由此可以看出,民商糾紛的可仲裁性是仲裁機構能否對其進行仲裁的重要條件。
一、民商糾紛可仲裁性的現狀
在判斷民商糾紛是否具有可仲裁性的過程中,《仲裁法》是我國主要的評判標準,并在《仲裁法》的基礎上,建立仲裁機制。目前,我國仲裁事件的類型可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為可仲裁事件,第二種為不可仲裁事件,第三種為特別仲裁事件。在對可仲裁事件進行判斷的過程中,主要判斷的依據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為仲裁雙方的平等主體。只有二者之間具有相互平等的性質,才能進行自由約定,不平等的主體性質則不能。在人們生活中主要的平等主體包括公民之間的平等主體、法人之間的平等主體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平等主體。這種平等關系是否能夠進行仲裁,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討論。第二方面是爭議性,在仲裁過程中除了要對主體之間的平等性進行討論以外,還要對其中的存在的爭議性進行討論。在可仲裁事件的范圍內,我國主要對合同糾紛以及財產糾紛進行研究,這兩種類型的糾紛雖然在表現形式中有較大的差別,但是這兩種糾紛都與糾紛主體的人身性質無關,符合我國對可仲裁事件的規定。在人事糾紛中,婚姻范疇、監護范疇以及撫養范疇等都屬于不可仲裁的人事糾紛。行政糾紛屬于不可仲裁范圍的原因主要是在行政糾紛中,大多數的糾紛主體并不具有平等性質,更多的是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因此在仲裁過程中不能夠將其劃入可仲裁的范圍內。特別仲裁事件指的是除了不可仲裁事件以外的特殊類事件,其中主要包括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勞動糾紛等,由于以上事件具有較強的獨特性,所以在此過程中要設立專門的特殊仲裁部門對其進行仲裁。
二、完善民商糾紛可仲裁問題的對策
(一)仲裁理念的選擇
在仲裁理念選擇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方面,我國法律已經規定可以進行仲裁的事件,不對其進行反面解釋。此做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法律法規的否定性能進行限制,避免在此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保證可仲裁的權威性。第二方面,對于法律沒有進行明確規定的事件,進行全面的解釋。對其進行解釋,能夠對已經規定的可仲裁事件進行深入了解,進一步證實立法規定的正確性。第三方面,對于法律規定的不可仲裁事件,要給予適當的解釋,由于法律規定的表象方式為文字,文字在表達含義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也就是說,相同的詞匯或者語句,在不同的語義環境中表達的意思并不相同,在此過程中,為了保證可仲裁性的準確程度,需要根據具體的情境進行適當的解釋。例如,知識產權的仲裁,多數國家認為知識產權不屬于仲裁事件的范圍,但是美國在制定可仲裁事件范圍的過程中,將知識產權糾紛列入到其中。但是仲裁的條件是要在相關機構進行知識產權的變更。
(二)仲裁策略的構建
仲裁策略的構建性質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形式,第一種,概括式,這種方式主要針對的是規范不具體或者具有一定爭議性的事件,在此過程中只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抽象概括就可以。其中主要包括兩種概括類型,第一種類型為肯定概括,將可以進行仲裁的爭議性事件進行劃分。第二種類型是否定概括,指的是將不能夠進行仲裁的爭議事件進行劃分。第二種,列舉式,該種方式主要是通過舉例子的方式對事件的仲裁性進行劃分,這種方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以及展專業性,能夠對事件進行明確的范圍劃分。這種方式的仲裁策略比較適合應用在發展中的國家。第三種,結合式,這種仲裁性的判定方式主要指的是將以上兩種方式相結合,在對事件進行抽象概括之后,再通過具體的事件列舉對其進行補充。
(三)仲裁規定的創新
在對其進行創新的過程中主要對立法規定以及立法規定的理由進行創新設計。在對立法規定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概括式的方法對其進行規定,這種方式能夠保證仲裁性的適用范圍,同時還能夠預留出一定的解釋空間。另外還能夠延長可仲裁性的時限,打破了傳統立法具有滯后性以及保守性的特點,使仲裁性能夠與時代的發展相互同步。在對立法規定的理由進行創新的過程中,要根據糾紛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并對其中產生爭議的部分進行明確解釋。
三、結論
隨著人們對民商事糾紛可仲裁性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如何對可仲裁性進行正確的認識,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完善民商事糾紛可仲裁性問題的對策進行研究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對可仲裁的范圍進行正確認識,還能夠提高民商事糾紛可仲裁性的仲裁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對其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民商事糾紛可仲裁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兵.反壟斷爭議的可仲裁性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
[2]王哲.知識產權仲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