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
基于成本控制的餐飲業企業戰略管理研究
李斌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
我國現在的餐飲行業競爭十分激烈,過去能獲得高額效益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還。鑒于目前的這種情勢,餐飲企業不但要增加資金投入以及擴大經營范圍,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內部管理,嚴格控制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成本,借助嚴格的內部監管,杜絕“跑冒滴漏”情況的發生,降低投入成本,實現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目的。基于此,對基于成本控制的餐飲業企業戰略管理進行探討。
成本控制;餐飲業;企業;戰略管理
古人曾經說過:“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足以見得在我們國家,吃飯是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步提升,他們在吃飯方面的一些要求也變得非常高,餐飲行業的競爭變得十分激烈。現在餐飲企業最關心、重視的問題是對成本的掌控。現在我國又推行“節約型社會”和控制“三公經費”的政策,這就更加加劇了餐飲企業的經營難度。餐飲企業應基于成本控制來有效布置企業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
餐飲行業的激烈競爭,使餐飲企業早早地走進了低利潤時代,他們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與發展,除了根據當前社會環境,積極調整銷售的具體形式,吸引食客,穩定利潤額以外,還要做好投入成本的掌控,這同樣是企業能夠生存、發展的一個關鍵內容。尤其是要根據餐飲企業自身的獨特之處,做好成本掌控,這是古往今來餐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點。所謂的餐飲成本,就是指原材料的資金投入、人員的配備費用以及餐飲運作費用。在餐飲成本的這幾個方面,原材料是餐飲企業投入成本最大的部分。因為我國的餐飲企業大多數是沒有多少資金,都是靠雙手進行創業的,進入餐飲行業的門檻低,大多數餐飲企業的監管模式不科學,缺少完整的管理體制,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也不能讓人完全滿意,在成本掌控方面也同樣是如此。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最終目標就是尋求利益最大化。然而餐飲企業的利益就是營業總額減去餐飲成本,所以減少餐飲成本投入是增加利益的重要手段。目前,餐飲行業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餐飲企業能否發展壯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力決定的。然而掌握投入成本的能力是餐飲企業內部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掌控成本也是企業財務監管的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餐飲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以及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每個餐飲企業對成本掌控的內容都是不同的,對他們來說,在維持企業正常運作的前提條件下,要盡可能地減少支出。很多社會實踐以及經驗證實,許多餐飲企業失敗的原因是由于隨意設計各類菜品,浪費原材料,菜品的量和口感也不穩定,食客不是特別滿意。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餐飲企業沒有準確地理解成本掌控的積極意義。所以,掌控好成本投入是餐飲企業取得成功的基礎,同時也是決定餐飲企業能否經營下去的重要因素。
1.樹立餐飲企業監管人的成本控制意識。餐飲企業經營成功抑或是失敗的關鍵點是企業的監管人能否正確地把握成本控制和深入地了解成本控制的積極意義。針對這一點,餐飲企業要定期組織監管人員進行學習,讓他們了解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成本控制的積極意義,不斷提升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的內部控制具有全員性的特點,這就要所有的工作人員通力配合,唯有管理人員認識到成本控制的積極意義,才能夠帶領其他人員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成本控制。在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時,首先要保證菜品的質量,只有保證菜品質量的前提條件下才可進行降低成本,提升食客的滿意度。規模大的餐飲企業要重視對監管人員的選拔和教育,全方位地考核與培訓監管人員,讓監管人員起到帶頭作用,建立一個重視成本控制的企業文化,使得餐飲企業從老板到員工都具備成本控制的意識。
2.編制完整的內部控制體制。餐飲企業內部控制具體實施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要有完善的組織機構,而且要靠各部門的技術型人才、領導人員、監管人員等的相互協作。每個部門都要有自己部門的人員崗位職責和工作制度,把預算計劃逐層分解,劃分到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權力與責任清晰明了,為日后對各個部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提供標準。餐飲企業除了要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體制,還要創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制,例如人員管理體制、餐旅等費用的報銷體制、采買原材料及原材料的驗收體制、各類物資的維修及保養體制、采買日常辦公物品的申請、審核、批準制度等成本費用控制體制。在每項體制中,還需要創建與其相適應的業績考核體制,做到責任明確,賞罰分明。內部控制要在保證內部控制行之有效的前提條件下,科學地權衡利弊關系,以合理的成本達到更為有效的成本控制,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3.建立標準化的餐飲企業成本。我國的餐飲企業可以試著選擇標準化的餐飲企業成本,用標準化的方法來規范企業在采買、驗收、存儲、物資領用、洗滌、切菜、分配、烹飪、售賣等每個環節的成本,尤其是在原材料的入庫到售賣的整個過程里對原材料的消耗量情況的監督。同外國大型的餐飲企業相比較,鑒于我國的餐飲企業菜品的特殊之處,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制定出一種符合所有餐飲企業的標準化成本模式。不同的餐飲企業為迎合顧客的口味愛好,建立具有自己獨特特色的目標與革故鼎新的目標,每個餐飲企業在對同一種菜品的制作、味道、顏色、擺放都有不同的要求。就拿紅燒肉來說,它制作的主要原料就是醬油、白糖、五花肉等等,但是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有的餐飲企業除了上述主要原料還加入了一些大料、橙皮等原料;有的對菜品顏色有要求,就會進行炒糖,還有的一些會加入土豆、現菜等原材料一起烹飪。鑒于中國菜品的這種特殊之處,其成本標準化的制定就要求餐飲企業依據自己的現實情況及對自己菜品的燒制要求,結合科學技術,借鑒行業標桿企業有關成本的控制,在結合財務部門、管理部門、采買部門、烹飪部門等多個部門的配合下制定出符合自身特點的標準化成本。引導有關部門的成本控制工作,在這些部門中,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監督和控制整個成本控制的過程,烹飪部門在確保菜品質量的前提條件下,負責制作出菜品所需食材的標準用量,內容包含原材料的種類、數量、烹飪過程、時間等等;采購部門負責對菜品原材料及相關調味用品的選購和選購的數量與價格的掌控。
4.創建成本控制的評價體制。創建成本控制評價體制的積極意義是有利于企業全方位地進行成本控制評價,能夠及時地發現餐飲企業在內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欠缺和不足,針對這些欠缺和不足,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保證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的有效實施,降低餐飲企業的經營風險。
(1)編制評價計劃。餐飲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評價前要制定有關評價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評價的范圍、評價工作的組成人員、工作職責、實施評價的時間以及相關費用等等,都要做出明確的規定和計劃,制訂出評價計劃后要上報企業管理部門批準方可組織實施。
(2)成立評價小組。企業內部成本控制部門要依據先前被批準的工作計劃,成立內部成本控制的評價小組,負責具體的實施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的評價工作。評價小組應當積極地讓企業優秀的業務能手加入到評價小組中。評價小組的所有人員要在對本部門進行評價時予以回避,避免評價有失公平。
(3)組織現場考試。企業內部成本控制評價人員要組織對被評價部門的現場考試,考試的形式可以是答題、談話等等,大量調查、收集一些被評價部門關于成本控制計劃以及實施可否達到預期效果的證據,充分剖析、探究內部陳本控制的欠缺和不足之處。
(4)整合評價結果。企業內部成本控制評價人員要創建復合程序,對所產生的評價結論進行復查審核,同時要對評價結論進行簽字確認,然后將評價結論上報餐飲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的管理部門。
(5)考核業績。在進行成本控制時,要設置成本掌控部門,對其所組成的分部門進行成本控制的考核,依據H a l l創建的心理學模式,評價涉及餐飲企業成本控制的所有環節,考核所有工作人員。在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下,對同時又使成本降低的人員或部門進行物質獎勵,但對那些由于故意浪費進而引起成本增加的人員或部門,要予以嚴懲,做到賞罰分明。
(6)編寫評價報告。餐飲企業要制定好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包含評價報告的類型、形式、內容,以及明確內部成本控制評價報告的編寫步驟,依據相關規定履行各種審批手續,同時找出成本控制的不足之處,并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方法。
綜上可知,凡是優秀的餐飲企業都需要具備一套符合自己的成本掌控體制,這個體制不但要包含對原材料和其他必要用品的采買和庫房的監管,同時要包含每個部門的易耗品的領用制度,借助這些制度來彌補企業在日常監管中的缺陷。作為一個餐飲企業的監管人,唯有將成本控制做好,才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1]黃曉容.連鎖餐飲企業的成本控制——以外婆家為例[J].財經界:學術版,2015,(16):64-65.
[2]朱憲國.國有星級飯店餐飲原料成本控制研究——以內蒙古新城賓館為例[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4.
[3]宗志薇.基于供應商管理的L中小餐飲公司采購成本控制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6.
[4]金窈.我國餐飲企業的財務分析報告——以溫州飲食企業為例[J].時代金融,2016,(7):186-187.
[5]賈婷.基于測試期法下的現代酒店餐飲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0.
[6]龔玉芹.論酒店業如何進行餐飲成本控制[J].現代會計,2011,(3):65-67.
[責任編輯 劉嬌嬌]
F719.3
A
1673-291X(2017)09-0005-02
2016-12-08
2015年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基于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中小餐飲業采購管理優化策略研究”(ZK15-10)
李斌(1979-),男,陜西商洛人,中級,碩士研究生,從事上市公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