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春
我出生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農村。家里有8個兄弟姐妹,因為孩子多、開銷大,日子過得很艱難,但母親從未打罵過我們。
母親沒上過學,但在教育我們時卻常常語出“金句”——“人要走得正、行得正,腳正不怕鞋歪”“說話要知深淺,做事要懂倒正”“心寬不怕房屋窄”“處人要有長遠勁兒,淡淡泊泊長流水兒”……這些平淡無奇的道理,成了滋養我們成長的原生態營養。此外,還有兩句話令我受益終生。
1966年,我上了小學,因為平時貪玩,學習并不出色。為了供我們讀書,母親摘下家園子里的沙果,搭馬車到城里擺地攤兒出售,用賺來的錢買襪子、背心、短褲等小商品,再把這些東西拿到農村兌換雞蛋,然后把雞蛋拿到城里賣掉,再買各種日用小商品,如此周而復始……當時,有人笑話說:“老王媳婦也不知天高地厚,供兒子念書又能咋樣,到頭來還不是‘順壟溝兒找豆包?”
母親并不回應,只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人活著,一定要爭口氣!”這句話讓我猛醒,從此不再淘氣,發奮讀書。最終,我沒讓母親失望,1972年小學畢業時,全班只有我和另一名同學考上初中。也正是母親的這句話,讓我在日后的學業中克服重重困難,一直讀完高中,畢業后成為國有農場的一名職工。
1980年,我結婚了。愛人是個知青,在學校當老師。時年24歲的我,則當上農場團委書記。1985年,我又考上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停職帶薪學習二年。
1989年1月,我從農場調到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檢察院工作。隨后,父母也來到城里,享受著天倫之樂。
當時,我們住的是平房。為了讓這個小平房更有個家樣,我托關系買來紅磚和鐵制大門,蓋起倉房,砌起院墻。看著修繕后規整的庭院,我得意地向母親“表功”。誰知,母親臉上頓時沒了笑意,嚴肅地對我說:“剛到城里,人生地不熟的,用權力占便宜的事兒可不能干,尤其當檢察官,人心不能黑!”
一句“人心不能黑”,讓我羞愧不已。
1996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調到齊齊哈爾市檢察院工作。在此后21年的工作中,我牢記母親的叮囑,嚴格約束自己,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作為人生追求。
2000年農歷八月初二,老母親一覺未醒,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85歲。
在人生的路上,我永遠忘不了老母親那些充滿鄉土氣息的人生箴言。正是那些充滿哲理的“大白話”,激勵我自強不息、不走歪路。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