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平
(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哈爾濱15009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圖書館事業發展
——位圖書館館長的十九大心得
易 平
(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哈爾濱150090)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偉大號召。這一號召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館長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要強化自己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組織能力;創新圖書館管理,才能完成時代賦予的重任。
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圖書館事業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流淌過五千年歷史長河,進入新千年的第二個十年,中華文明屹立世界潮頭,擔負起凝聚民族復興之魂的歷史重任。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高度,回應時代關切,擎起改革這一最鮮明的旗幟,為中華文化前行指明方向。
圖書館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征程中賦予新的使命。要擔當新的使命,圖書館館長要進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強化自己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進一步豐富知識,提高組織能力;創新圖書館管理,領會十九大精神和國家的文化政策及圖書館學科的發展動態等。才能完成時代賦予的重任。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對文化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講話,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鼓舞和引導下,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不斷增強。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圖書出版第一、電視劇制播第一、電影銀幕數第一,電影市場世界領先,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強烈反響。文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貿易多頭并舉,中國品牌、中國聲音、中國形象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當前文化建設發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突出制度創新。文化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形成。
這五年,文化事業繁榮興旺、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更加豐富、文化獲得感顯著提升,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政府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責任和具體措施,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服務體系框架;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文化產業增加值逐年增大。
圖書館館長首先要具有敏銳的政治敏感,把握形勢,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中關于文化建設的內容,瞄準前沿文化政策,將圖書館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發展方面等綜合知識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十九大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時代,對每名黨員干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睆牧暱倳浀闹v話精神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初心是黨的本質特性,也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精神標識和根本遵循;堅持不忘初心,就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不能忘記歷久彌新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將這些精神發揚光大,為開創圖書館事業作出新貢獻。
在新征程中,圖書館長要強化使命意識。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圖書館的事業之中,必須具有一種奉獻精神,做到想圖書館事業之所想,急圖書館事業之所急,默默無聞地耕耘。以最佳的精神狀態進行工作,勇于開拓、大膽創新、積極進取,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把自己的心血澆灌在圖書館這塊沃土上。勇于奉獻是黨員干部最可貴的精神品質,也是一名圖書館長最需要的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就是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币粋€黨員干部,心中有多大責任和擔當,決定了其人生的高度和事業的成就。大事難事是成長進步的“磨刀石”,在大事難事的考驗下,挑起重擔、完成重任,就能練就硬本事。同時,樹立標桿意識,主動向先進學習,在學習對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斷鞭策自己,以更好地實現自我凈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二是事業心和責任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弊鳛閳D書館館長,更要按照十九大報告要求,切實增強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不斷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切實創新做好圖書館工作。崗位反映責任、責任影響建設,崗位重要、責任更大,責任更是一種義務、一種擔當,是對部屬精神寄托和利益訴求的自我激勵。它可以激勵館長搞好圖書館,同時還能促使館長在工作中發現問題,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為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終身學習、掌握知識成為人們謀生立命的第一需要。為此,要求社會成員汲取人類知識文明成果,不斷發展進步。作為圖書館的領導者,要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把握現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規律和前沿動態,有能力把圖書館工作搞得更好。
良好的組織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對圖書館的發展將起到深遠的影響。對于內部,館長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強工作人員的榮譽感和圖書館的向心力;對于外部,館長要同廣大讀者保持交往,加強館際之間的合作,并取得各級領導的支持。通過這些活動,交流思想感情,交流經驗,有利于對圖書館外部社會環境的了解,也有利于獲得社會各界對圖書館事業的關注與支持,也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由之路。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家需要法律來治國,一個單位要用制度來規范職工的行為。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即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公約、管理圖書借閱制度、藏書管理制度、工作人員適應新技術業務培訓制度、廉政建設制度、政治理論學習制度、財務管理制度、館內安全保衛制度。按上級業務部門要求還要建立《圖書采購工作條例》《圖書登記證工作條例》《圖書分類工作條例》等,使各項工作朝著規范化的標準邁進。
在新征程中,圖書館館員作為社會信息的處理者和提供者,以讀者服務為宗旨。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開闊思路、吸取新的知識,接受新的事物和觀念,樹立開放的觀念、競爭的觀念、樹立資源共享的觀念、以人為本的觀念,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要達到這個要求,一要引進競爭機制,實行聘任制,使館員工作產生壓力感;二要加強館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注重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強化服務意識,借此來提高館員的思想覺悟;三要加強館員業務素質的提高,圖書館要重視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為工作人員創造和提供各種學習機會,使其能不斷擴展知識面、提高工作技能,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承擔起現代圖書館員的職責。最后是館員要樹立公益服務價值觀。具備創新意識,排除因循守舊的思維模式,要采取多元化服務形式,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圖書館是知識、科學、技術、信息的集散中心,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圖書館要購置現代化設備,增加能夠滿足讀者需求的藏書量,培訓館員,加強圖書館“硬件”建設。使圖書館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文化陣地、服務中心工作,造福于社會,服務于人民,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G250
A
1005-913X(2017)11-0009-02
2017-11-06
易 平(1963-),女,哈爾濱人,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
方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