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期開始,我成為《全體育》雜志的負責人。此前我一直是《戶外》雜志的主編/總編輯,對集團旗下全體育這本兄弟雜志并不陌生。還有,我也一直是一名狂熱的體育愛好者。高巾、大學是一路看著體壇周報走過來的,籃球、足球、游泳、網球、圍棋等等,熱衷于各種體育運動,更別提我那些幾乎可以作為職業的戶外運動愛好了——滑雪、登山、漂流、探洞、摩托車……嚴格地說,這些戶外運動其實也是體育運動的一種,只不過有些未能成為奧運會、全運會的比賽項目而已。
談到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與熟悉,我想起過去受邀做體壇周報的2011年度榜樣評委,當年報紙邀請100多位專業評委,選出了李娜、孫楊、劉翔和德約科維奇、梅西、諾維茨基成為當年度的榜樣人物,這一百多位評委中,最后新華社體育記者楊明、體壇張奔斗老師和我三位評委的評選與結果完全一致,連順位都是如此,所以我們三位被順帶稱為最準的評委。
我覺得體育運動應該是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說,如果缺乏運動的話,無論如何也不能稱之為完美人生,甚至普通人生都談不上。我已經過了四十的年紀,在這樣的年齡,充分意識到了健康的身體究竟有多重要,而體育運動正是健康體魄的基本前提。
法國人顧拜旦是現代奧運會的開創者,他看得更遠,他認為運動中包含著白南主義的價值觀,相信體育使人的身心均得到發展,并且成為更適合監督和管理政府的獨立個人。這似乎與我們日常的經驗不相吻合,中國人的傳統意識里,老覺得運動員“叫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大錯,看看李娜,看看姚明,就知道這日常經驗錯得有多離譜了。
說到李娜,想起法網。剛結束沒多久的法網,納達爾贏得了他的第十個法網冠軍,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成就,未來的很多年,恐怕也都看不到可追的來者。現在看起來,年初的澳網決賽失利丁老對手費德勒,對于未來的網球GOAT(史上最件)之爭恐怕意義重大,否則你想想,法網結束,納達爾與費德勒的大滿貫冠軍數量就只有一個的差別。這期的封面故事里,你可以讀到我們版權方隊報雜志對納達爾的采訪和他的傳奇故事。
如果體壇周報的年度榜樣評選今年繼續,看這個勢頭,納達爾或者費德勒,兩人勢必會有人入選,甚至兩人同時入選也不奇怪。溫網即將開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總編: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