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雪++遲寶策
摘要: 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利用語言作為師生溝通的重要方式,在教育中加強對語言藝術的掌握勢必會為輔導員的工作提供方便和有效經驗。對待高校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以愛學生為出發點巧妙應用語言藝術是師生交流溝通的不二法則。在交流中要注意委婉、贊美和積極尋找共同話題,從而拉近師生距離,形成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 語言;輔導員;師生關系
語言,作為人們表達感情、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工具。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作為我們人與人交流的最為直接的方式,是人這一個體在情感聯結上最重要的渠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輔導員在于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離不開語言的應用,語言是輔導員最實用的工具,同時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也就是說,如果輔導員能利用好這一工具,使用好這一武器,就會在瑣碎繁冗的工作中找到一條明晰的思路,發掘一套正確的模式。那么,如何利用好這一工具,使用好這一武器呢?我想就是注意并學會實用語言上的藝術。
進入高校的學生,很多都是第一次體驗集體生活,在生活和學習上難免會出現困難,以至于造成心理上的困擾。作為輔導員老師,我們應該在了解情況后,及時找到學生與其溝通,正確疏導,讓他們感受到大學的溫暖與熱情。同時,在與學生交流時要講究語言的技巧與方法。對此我想談談我粗淺的觀點。首先,愛學生是與學生交流的第一準則。偉大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熱愛學生是教師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愛好比一個熔爐,能化解巨大的難題。好比一把巨傘,能頂住萬千的壓力!只有以愛為前提,語言才會彰顯出巨大的力量!
愛的前提達到后,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情感氛圍就已經奠定成功了。緊接著在具體談話中輔導員老師的語言表達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委婉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和情感有時不完全一致。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即使老師說的話很有道理,但學生會因為礙于面子很難接受,這就要求老師在表達自己意思的時候要委婉,讓學生在被談話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受老師尊重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認識和情感兩方面都接受老師的建議,讓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贊美
教育心理學中的強化理論一直是教育中常用的手段,適當給予學生贊美表揚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切,更重要的是大大加強了學生正確思想習慣發生的頻率,大大減弱了學生錯誤觀念與行為的發生概率。經常聽說一句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其實這句話在高校中也不無道理,非常有借鑒意義。
3、積極尋找共同話題
即使我校輔導員隊伍很年輕化,但是在于90后的大學生交流時還會有小“代溝”,其實只要我們多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不可以的把自己的主觀思想生搬硬套在學生身上,積極去尋找共同話題,發掘自己想要與學生溝通的話題中自己想談的和學生想聽的中的共同點,就會讓溝通順利進行。
如今的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輔導員由于工作的需要,是與這群個性迥異的學生們接觸的最親密的人。在教育過程中重視語言的藝術,勢必會給拉近輔導員與這群孩子的距離,形成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勢必會讓輔導員的工作輕松快樂,讓學生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美芳.論班主任的語言藝術[J].希望月報,2007(10).
[2]杜威.如何構建“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無對立的和諧關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
作者簡介:王曉雪 (1984-),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