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shù)性的高峰。接下來到1608年他主要創(chuàng)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chuàng)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2簡介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現(xiàn)代英語由中古英語演變發(fā)展而來,莎士比亞作為使用早期現(xiàn)代英語的代表,在傳承中古英語、促進早期現(xiàn)代英語的形成和發(fā)展、豐富現(xiàn)代英語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如著名學者周海中先生在論文《莎士比亞文學作品的語言特色》中曾經(jīng)指出的,“莎士比亞不僅是一位舉世聞名的文學大師,更是一位出類拔萃的語言大師;就個人而言,他對英語語言的影響和貢獻無人可比。”
莎士比亞生活在中古英語向現(xiàn)代英語演變的時期,因此他在創(chuàng)作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中古英語的影響。他的文學作品體現(xiàn)了對中古英語在詞匯和語法上部分特征的繼承。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正是早期現(xiàn)代英語的形成時期,他對于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新特征是最樂于接受的。莎翁最大的貢獻不在于他接受現(xiàn)成的變化,而在于他對這一時期英語詞匯的最大膽的創(chuàng)新,并且用他的作品將新創(chuàng)的詞最廣泛地傳播開來,最終對促進早期現(xiàn)代英語詞匯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無人可及的貢獻。此外,莎翁還創(chuàng)造出相當數(shù)量生動活潑、簡潔精辟、色彩鮮明的短語或習語,極大地豐富了英語的表現(xiàn)力,也使其作品更富有情趣、詩意和魅力。
莎士比亞使用過的單詞和句子都被后來的作者有意無意地引用,許多單詞和句子在反復引用中固定了下來。有些作者在使用方式中再進行引申,使詞意或句意得到了擴大。莎翁作品的語言豐富多彩,他不但是個遣詞造句的高手,而且是個善用修辭的能手;作品中比喻、笑謔、擬人、雙關(guān)語等別開生面,許多佳句音韻美妙,或表現(xiàn)鮮明形象,或者表達深刻哲理,更有利于他的作品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傳播和被人接受。
在文藝復興時期,十四行詩在英國越來越流行,尤其是莎士比亞的詩是最有名的。他提出了十四行詩的峰會。從1595年到1600年,約5年或6年,在莎士比亞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中,十四行詩第127-154首是寫給一個黑皮膚的女人。人們都叫她“黑夫人”或“黑女士”。本文會詳細分析黑女士的神秘形象。
3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黑女士形象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都是對真、善、美三個方面的描述和推測。這三個方面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愛。我們可以說這154首十四行詩的主題是他對朋友的愛,他對藝術(shù)的熱愛,對這位黑發(fā)女士的愛,以及對自然的熱愛。是愛使世界轉(zhuǎn)動。是愛讓莎士比亞創(chuàng)造他的十四行詩。是莎士比亞的愛造就了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永恒。
莎士比亞書中的前126首詩顯然是寫給一位美麗的年輕人的。然后,詩人改變了十四行詩的主要特點。他把自己的朋友從一個誘人但奸詐的黑皮膚女人身上集中起來。他們都被她的魅力所吸引,但同時也批評了她。神秘的女人在這些十四行詩中有許多特殊的品質(zhì)。因此,許多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讀者都想了解這位黑人女士的形象。
首先,這位黑女士不是很漂亮,但很吸引人。在莎士比亞的第130首中,他說過這些話。在十四行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位黑夫人并不是一個傳統(tǒng)的美女。在這首詩里,詩人明確地表示他的情婦很黑,包括她的眼睛。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贊美美麗的情婦是贊美她雪白的皮膚和金色的頭發(fā)。與這一傳統(tǒng)不同,本詩中,黑女士的美并不是以立體的典型方式來描述的。然而,盡管她不是一個美人,但詩人仍然以他所有的熱情愛著她。
接下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描述了黑女人的不忠誠,但放蕩的性質(zhì)。我們可以讀他的著名的第137首詩。我們可以知道,黑女人似乎生來就以一種熱情迷人的外表吸引著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她看起來很迷人,對男人很有吸引力,但她有一顆冷酷、無情的心。這位女士自己結(jié)婚了,但她和詩人有曖昧關(guān)系,后來她背叛了他。在十四行詩第133首中,詩人介紹了他與情婦糾纏的進一步復雜化,因為他的朋友,這位心愛的青年,也愛上了她,完全被她的魅力迷住了。詩人希望緩和局勢,懇求自己的心能為他的朋友做擔保,讓他們中的一個被她囚禁,讓另一位有機會逃脫。
莎士比亞對十四行詩中的熱情的黑女人,表現(xiàn)的激昂的情緒不僅是憤怒,悲傷或厭惡。所有這些情緒都是由女人的放蕩性造成的。她是個不怎么好的女人,但很注意自己的美貌,隨時都能展現(xiàn)魅力。本質(zhì)上,這位女士輕浮、冷酷、以自我為中心。莎士比亞毫無疑問給了她一個憤世嫉俗的解釋,但他并沒有意識到他自己強烈而充滿了感情。十四行詩給黑女士的評價注定要涉及所有的性體驗和性迷戀的屈辱,而不是幸福充滿純粹的愛,這些是因為黑女士放蕩的性質(zhì)。
4結(jié)論
通過閱讀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我們可以看出十四行詩發(fā)展了一種表達某種強烈情感甚至矛盾和沖突的藝術(shù)。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黑女人是迷人的誘惑。同時,她是一個隨便的放蕩的女人。詩人愛她,但對她的不良行為深惡痛絕。這也是莎士比亞對黑女士的復雜感覺的原因之一。
總之,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將深刻的思想和優(yōu)秀的藝術(shù)性聯(lián)系在一起,給讀者帶來了永遠的幸福和內(nèi)心的共鳴,這些詩將在英國和世界的抒情寶庫中永遠保持杰出的地位。
參考文獻:
[1]Helen Vendler .Reading , Stage by Stage :Shakespeare' s Sonnets”[G] // Russ McDonald. Shakespeare Reread: The Texts in New Contexts. Ithaca &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94.
[2]James Schiffer .Shakespeare' s Sonnets :Critical Essays[M]. New York and London : Garland Pub lishing , Inc., 1999 .
[3]莎士比亞全集:第5 卷[ 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 :327.
作者簡介:張琬茵,女,漢族,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