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賓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寶雞 721000)
民族體育產業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
劉賓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寶雞 721000)
民族體育文化是我國的民族文化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民族的文化傳承、發展過程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民族體育文化在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之下,有著更為深厚的文化涵養。民族體育產業也被賦予了更高的經濟價值,從而被擺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體育經濟發展的首位。在民族文化多樣發展創新的今天,民族體育文化承載了我們民族的體育文化內涵,值得我們在今后的體育產業發展創新中去重視與深思。民族體育產業對我國的體育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體育經濟更好發展。
民族體育產業;體育經濟發展;產業價值
在我國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傳統的民族體育產業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使得文化內涵更具韻味,并且對我國的社會發展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力。相較而言,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好似更加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并且相比于一些新興的體育類型更加受人歡迎。傳統的民族體育產業雖然具有較長的發展周期,但是并沒有產生很大的經濟發展變化。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絕大部分都是由于人們主觀思想上的忽視。體育產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借助很多的特色優勢,如所在區域的當地優勢,在具備一定保護優勢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他產業經濟的沖擊。其二就是體育產業經濟能夠達到經濟的最大利益化,在滿足社會文化需求的基礎之上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還能帶來經濟效益。因此,傳統的民族體育產業對體育經濟發展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國的民族體育產業文化底蘊十分濃厚,體育產業經濟隨之離不開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同時帶動了我國少數民族產業的同步進展,使得民族體育產業也有了相應的進步,與此同時更是促進了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開發。因此,我國的多個少數民族都在發展的關鍵階段抓住了這個機遇,對本民族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進行充分開發,開展了多樣個性的本民族體育產業項目[1]。通過在本民族地域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與旅游產業、體育與外貿產業、體育與娛樂產業等較為盛大的體育活動,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民族的經濟產業較快的發展,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收入水平,更是通過此類活動加強了民族之間的團結。
1.我國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
當前,全球化的體育經濟產業在全年的經濟產值可以達到8 000億美元,并且仍然保持著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我國的體育產業經濟發展較為遲緩,起步節奏也較慢,發展過程中所獲經驗較為貧乏。據調查,我國的體育產業在2008年的時候只達2000億元人民幣,僅占全球GDP的0.69%。通過這一調查數據來看,我國的體育產業經濟與發達國家的相比較,1%—5%已經有較大的差距,我國的體育產業仍然面臨很嚴峻的發展趨勢,有更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我國目前仍然處于體育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相應的結構制度也都很不完善,采用的技術水平也都不高,以至于缺乏相應國際競爭實力、體育市場的體制不健全,并且全國不同地區的體育產業的發展形勢各不相同,東部沿海地區的體育產業經濟較為發達,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而我國的西部地區體育產業經濟較為匱乏,消費需求也不明確,體育產業的相應結構布局都不合理[2]。
從我國整體的體育產業發展水平來看,各區域已經與大致的體育產業經濟水平相一致。據調查統計,我國的全部體育場地中,有近乎一半甚至更多的體育場地集中于我國的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在全國的體育產業經濟比例中占總額度的75%。因此,當前我國的整體體育產業狀況、國民的整體消費情況以及我國的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聯系與客觀差別,對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制約,使得體育產業經濟無法成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增長點。但是現階段,我國的東部體育產業經濟還將被作為我國整體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與發展方向,有著極大的可能性。以此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變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體育產業發展的認識,開始注重民族體育所帶來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效益的交互結合,但我國在此發展道路上由于實踐經驗的缺失仍然道阻且艱。因此,我們通過向體育產業經濟發達的國家借鑒發展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發展狀況,通過多方面調整我國的體育產業結構,從而大力培養發展體育產業,將體育產業深入社會經濟發展市場,加速我國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樹立新型的產業觀念,增強對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通過利用我國的勞動資源密集等多方面優勢,大力發展我國的體育產業以及體育旅游等相連產業,增強我國的體育產業經濟競爭力。
2.我國民族體育的產業發展特點
近年來,我國的民族體育產業實行了全民健身計劃的主要綱要,引領了我國的民族體育產業發展,積極開展少數民族地區的體育產業,開發具有少數民族地域特色的體育發展項目,從而使得民族的體育產業獲得較快發展,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在我國的傳統民族體育中有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包含內容十分豐富,具有較強的地域性民族特色,比如,拉薩市在雪頓節的體育表演項目為馬術,此種體育項目是由傳統的馬術表演與現代的馬術表演特色相融合而產生,其中有多種馬術活動,如單人、雙人、跑馬射箭、疊羅漢等多種馬術表演活動;而內蒙民族的體育活動項目有賽馬、摔跤等多樣化的體育項目;苗族、傣族的民族特色化的斗牛活動的開展,以及多個民族特色的跳板、踢毽子、散打、放風箏、舞獅、劃龍舟等多種帶有民族特色、區域特點的同時還具有健身娛樂性質的體育項目,這些體育項目的開展給我國的人民身體素質提高以及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國的民族特色旅游項目的開發提供了多樣化的產業條件。
根據權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于2008年的國內GDP已達42 220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長了9%。與世界的經濟增長幅度相比,我國的年度增長率已經超過其20%。世界的經濟總產值約在64.2萬億美元左右。按當下的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增長占據了全球經濟增長比重的6.85%。但是我國的體育產業經濟卻只占我國總產值的0.69%,無疑落后于世界其他體育產業發展較快的發達國家,這與我國的經濟大國身份并不相稱。
我國的體育產業之中蘊含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機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我國的體育產業與我國的體育經濟發展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體育產業促進了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換言之,也就是我國的體育經濟要想取得很好的發展前景就需要我國民族體育產業的推動。我國的經濟增長雖然很快,但是就當前我國的體育產業經濟而言,體育產業的發展規模還很小,發展體制也不完整,結構制度設置的也不合理,體育產業的相關法制政策與我國的法制法規體育建設目標也不相符,這些都成為了我國當前體育經濟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阻礙[3]。因此,針對這些民族體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我們需要對我國的體育產業發展進行重視。
據我國的體育發展相關綱要,我國的體育產業發展力度截至2010年已經達到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的1.5%。我國民族體育的發展可以很大程度帶動我國體育經濟發展,而現如今我國的產業總值也正在以每年20%的增長幅度而快速增長。我國的民族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可以使我國面對世界經濟危機時所可能產生的傷害降至最少,也可以將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得到更快的發展。就我國目前的體育發展結構來看,我國目前體育產業對就業人數的吸納數值只達520萬,與我國的社會就業人數以及體育產業發展狀況不相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體育經濟以及GDP的產值發展形成了制約。因此,要對我國的民族體育產業體制進行相應調整,促進對我國民族體育產業的開發,挖掘出更大空間的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帶動我國體育經濟更好發展,以成為引領我國經濟增長的朝陽產業。
1.促進更多產業的收入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形勢,我國人民的收入也在不斷增長,生活水平也在隨之不斷提高,同時更追求身體與精神方面的需求。體育事業對于人們來說,正是滿足當前人們身心健康方面需求的最佳選擇,可以給人們提供健身休閑產品、體育賽事的轉播、體育博彩等方面多樣化的體育產品[4],同時還可以促進與體育相關的制造業發展,比如體育機械產品制造業、體育培訓產業、體育醫療產業、體育旅游等多種產業的開設投入,從而拉動更多與民族體育相關的產業發展。
2.完善民族體育產業發展機制
政府在對我國的民族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所投入的相關體制規定等體系要進行機制完善,比如體育產業的稅收、體育彩票基金等相關服務政策,從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機制,給我國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與此同時,還要對體育產業的相關管理規定進行研究制定,加大民族體育產業的市場飽和度,對社會的各個市場服務給予多方面的優惠政策,從而加大體育政策的保障力度。在我國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在國際間加強合作,引進知名的品牌以加強我國的體育產業發展能力,使得民族產業的文化底蘊深入我國到體育經濟發展中,推動我國傳統民族體育產業更快更好發展。
[1]賴福芬,劉敏.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對推動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研究[J].前沿,2012,(4):145-146.
[2]劉慶.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產業與經濟發展研究[J].旅游縱覽月刊,2015,(10).
[3]張良.基于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對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推動效果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8):25-25.
[4]馬德,許向前.民族傳統文化對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推動效果分析[J].商,2015,(40):279-279.
[責任編輯 杜 娟]
F310.5
A
1673-291X(2017)23-0047-02
2017-04-15
劉賓(1984-),男,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體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