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押題理由
縱觀2017年高考作文題,我們不難發現鮮明的生活化傾向,多數話題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全國卷Ⅰ作文題中的“京劇”“大熊貓”“長城”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考生都十分熟悉;“共享單車”“一帶一路”“移動支付”等都是社會出現的新生事物、熱點話題;“廣場舞”“中華美食”等都是每個人每一天都在經歷的生活,可以說高考作文已經真正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引導考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再如天津卷的“重讀長輩這部書”、上海卷的“對生活的預測”、江蘇卷的“生活中離不開車”,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現象,甚至浙江卷的“24小時書店”也來自社會生活。可以說,今年高考作文題比較充分地貼近了生活,符合高考命題“積極的,有意義的,貼近生活的,猜不著的,有話說的”的基本原則。
押題方向
呈現多彩生活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這個世界上,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旅途,給予我們以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受;真實的心靈放飛于希望的田野,尋找生活中詩意的音律,探尋生活中靈秀的噴泉,咀嚼生活中的各種滋味——香濃的咖啡觸到舌尖是苦的,激動的淚水流到嘴角是咸的,受了委屈鼻子里是酸的,得到夸贊心中是甜的……
請結合個人成長,或情感體驗,或背景故事,談談你體味到的生活滋味,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命題趨勢
2017年高考作文命題延續了近年來高考關注社會生活的傳統,引導考生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并且強調思辨,將題目的思辨性隱藏在了人文色彩濃厚的材料中。沒有生活氣息的作文,無疑是缺乏情感力度的。可以預見,2018年高考作文命題將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
審題立意
日常生活中的“滋味”多種多樣,內容很廣泛。考生在寫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寫作本文題宜化大為小。比如考生可以寫“成功的滋味”“孤獨的滋味”“當家的滋味”“委屈的滋味”“心痛的滋味”“幸福的滋味”“青春的滋味”“讀書的滋味”“思念的滋味”“過年過節的滋味”等。當然,不管寫什么、怎么寫,都要盡可能地表現獨特的體驗與感悟,不能流于淺薄與空泛。
2.宜選擇生活中富有意義的人與事來寫,表現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與情趣,切忌不加選擇地寫一些無意義的事,讓人感覺味同嚼蠟。
3.語言表達盡可能樸實,從生活中找語言,讓作文體現出生活的鮮活。
4.注意以情動人,比如寫“痛苦的滋味”,就得將自己的真實體驗寫出來,讓讀者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