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圍
【摘要】語文知識的傳授其目的到底是什么?作為一個一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其中心與重點。語文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們無休止的背誦課文,無休止地復述別人說過的經典名句,無休止地背誦作文選。而是應當讓孩子們自己心中有話可說,有話可講,我們不要讓分數來左右我們的教學,孩子們語文素養的提高才是語文一線教師應該努力達到的目標。不停地背誦課文,不可能讓孩子們從根本上提高語文素養,閱讀才是真正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語文素養課外閱讀重要性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素養這個新生名詞被提到的越來越多。那么究竟什么是語文素養?新課程標準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它就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語文素養的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它就是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
我在教育一線崗位上已經工作了十七個春秋,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師,在這十幾年中,我也一直在嘗試著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與方法,以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才是孩子們喜歡的?孩子們的作文水平究竟要怎樣提高?從何處追溯其根源?為什么努力背書的非常聽話的孩子,對文章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水平卻不甚理想?究竟我的語文教學出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我拜讀了不少關于語文教學的書籍,通過自身不斷的觀察和研究,我終于明白了其根源在于——課外閱讀。孩子的課外閱讀的質與量決定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的高低。
一、閱讀的重要性
筆者一直和以前教過的部分孩子有著聯系,他們已經從小學升到中學有的已經上了大學。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并不是勤于背誦課文背誦作文選的孩子語文水平就高,相反喜歡課外閱讀的孩子在語文讀寫方面有著很出色的表現。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到出口成章,妙筆生花,能夠精確的分析出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可這并非是件易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
偉大的詩人杜甫曾寫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佳句。漢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說:“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有杰出成就的學者大家,無一不是勤奮好學、博覽群書者。王充本人一生讀書近一萬三千卷,“博通眾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寫出《論衡》這部偉大著作。
陸志平教授曾說過“古往今來有無數關于閱讀、關于讀書的至理名言,告訴我們說不盡的好處。可是,中小學的閱讀卻被局限于只是為了掌握一些知識點,形成閱讀能力,因而閱讀的材料也只是為了證明知識點或能力點的例子,形成閱讀能力的途徑也被誤認為是瑣細的分析和機械的練習。”
反觀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一學期只是反復的圍繞一本教科書講來講去,很多內容都沒有太大的價值,都只能稱是“只供翻翻的文字而已”。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就如蜜蜂一樣,只有采過很多花,才能釀出蜜糖來,如果只叮著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非常枯燥了。我們的孩子如果一學期內只讀了這一本教科書,可想而知,他們的寫作水平何以提高?每天接觸的知識面是那么的狹窄,怎么能夠有甘甜的思泉涌來呢?我們的孩子所經歷的事情有限,心中怎么能有真正的感悟?這就需要靠他們汲取前人已經積累的經驗和實踐,以此來豐富他們的學識。古人云“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百劍而后識器”。我們語文一線教師一定要重視閱讀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它才是真正幫助孩子提高語文素養的關鍵。
二、運用魔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們的閱讀教學不能靠灌輸和機械訓練來實現。學生必須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教師是學生閱讀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孩子們的閱讀水平還非常有限,我們要找到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階段孩子們的不同的書。首先從興趣入手,孩子們對這本書感興趣,是通往閱讀的最初途徑。如果孩子們根本就不喜歡這本書,那他們怎么能硬著頭皮去看下去呢?
如果想要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首先就需要一個熱愛閱讀的老師,老師的以身示范是教給孩子閱讀的最有效最直接途徑。正如瑞琪路德曼所說:如果你希望和你一起工作或生活的孩子喜歡閱讀,那么你就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于閱讀的喜悅!你渴望閱讀嗎?當你讀到一本喜歡的書時,會愛不釋手的一直往下讀嗎?你會和朋友分享你的閱讀經驗嗎?口沫橫飛的訴說著你正在閱讀的書多么有趣嗎?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應該會記得那樣的感受——一本書帶給你的歡愉和感動!那正是我們教孩子閱讀的起點,把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帶進孩子的生活中。
筆者是一個忠實的閱讀者,閱讀在我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拿到一本好書非常的激動,經常一口氣讀下去,非常擔心把它很快讀完了,那種心情只有熱愛讀書的人才可以理解。我經常對孩子們展示我最近讀書的目錄,以及我所做的讀書筆記和讀后的感想,我會和孩子們真誠的分享我的閱讀生活。我會讓孩子們知道我會情不自禁的想要閱讀。我幾乎不可能不閱讀。閱讀不只能讓我享受很棒的故事、增加我對世界的認識、它就像愛一樣時時刻刻存在我的生活當中,給我支持和鼓勵。閱讀為我帶來了安慰、歡樂、新的視野、嶄新的想法、問題。我希望孩子們也能和我擁有的一樣多。有了這種熱誠與示范,孩子們將看到和感受到閱讀的力量,將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好書無可取代
孩子們愛上了閱讀,進而去選擇想看的書。書籍的選擇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在這方面他們沒有太多的經驗,有時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指引和推薦好的書籍。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文學類書籍,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不但包括了文學作品,而且包括科普、科幻讀物和政治、歷史、文化各類讀物。體裁風格也應是多樣的,既有童話、寓言、故事,也有詩集、小說、劇本等。
身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必須非常努力的讓孩子閱讀品質優良的書籍。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凱瑟琳佩特森提醒我們,文學的未來取決于我們提供孩子的閱讀口味:我們給孩子吃了什么?網絡世界里的東西會比書籍更能提供孩子智力和精神上的富足嗎?
我們要讓孩子多讀經典名篇,多讀千古流傳的佳作,讓他們讀到上乘的作品,讀到大師級的作品。還要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做出適當的引導,相信孩子們會成為很棒的閱讀者。
閱讀不是因為一時的興趣而去讀,也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去讀,它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持久的動力與興趣,促使我們去閱讀。孩子的語文素養在堅持閱讀的不久的將來就會慢慢顯現出來,那種語言的積淀,知識的累積,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展現出來的,我們語文一線教師,要做出長久的堅持的心態來教學閱讀,不要做功利的閱讀教學,要還原閱讀的本性,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感受其自身的魅力,徜徉在閱讀的海洋中,有了長期大量的廣泛閱讀,孩子們才能真正的構建起屬于自己的語文素養。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我們要不斷地努力。
讓我們帶領孩子飛向閱讀的王國吧!
參考文獻:
[1]陸志平.語文課程新探[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美]瑞琪路德曼著.郭妙芳譯.飛向閱讀的王國[M].阿布拉教育文化有限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