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磊
【摘要】在初中體育課的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老師職業生涯的不斷追求。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教師對課程本身的特點進行詳細的了解,需要對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了解清楚,這樣才能比較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的體育教學質量提升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教學質量教與學
一、簡析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現狀
總體來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確存在一些參差不齊的現象。例如,從重視程度上來說,有的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對體育器材的購置從來都是大力支持,對運動會,體育教學活動等也是積極提供配合。不過,也的確有很多的學校在這個方面做得很不夠。領導不重視,資金不到位,班主任、其他任課老師都會向學生傳授功利的升學理論,這給體育的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尤其還有一些班主任,擅自不顧體育老師的感受把體育課停掉,尤其到了快期末考試的時候更是如此。
所以,與以上現象相關的還有家長對體育課的不重視,因為體育成績占比較小,所以家長也是在分數指揮棒的左右下,給學生灌輸體育不重要的思想。他們為了增加孩子的學習時間,甚至會組織孩子放學后或周末去進行體育運動。如打籃球,他們就非常的不支持。在家長的眼里那都是在浪費時間,沒有用,所以家長的這些做法會對學生產生嚴重的影響。
老師不重視,家長不重視,學生們自然也很難重視起來。本來學生們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賦,每個學生將來會從事不同領域的工作,所以,看著那些身體素質好,頭腦靈活,適合從事體育事業的學生硬生生的被拉去突擊文化課,又難以突破的時候,真的讓體育老師非常的心疼。學生們在這些功利思想的影響下不得不走很多的彎路,在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徒增沒必要的挫折。
所以,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其實面臨著很多的困境,如果缺乏學校支持,任課老師的支持和學生的主動學習,體育課教學的效果提升就是一個空談。教師要在應對這些困境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對整個教學進行優化的調整,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提高教學質量。
二、科學處理好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關系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相互的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不能過度偏重任何一個方面,雙方密切配合,實現教與學的完美配合。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一節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是否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如果無視這一重要因素,只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無論教學內容多么完整,語言多么準確,動作多么完美,教態多么專注,那也只能說明你的體育理論和技能優秀,是自我陶醉式的教學,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老師的技能水平和教學水平的確很重要,可是即便如此,也要注意去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們自覺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覺到愛學,學習的過程充滿樂趣,學習以后可以有成就感。例如,在體操學習中。首先,要講明白體操對于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的作用,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起來;其次,用完美的動作展示愉悅學生的身心,使他們產生對美的追求,完成興趣上的激發;接著簡明地講解動作要領,并作巡回指導,及時鼓勵和表揚,使他們在心理上增強自信;再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挑選優秀學生擔任組長做榜樣,在比學趕幫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質量自然得以提高。
三、教師要加強自我提高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為學生打造更加高質量的課堂
打造更高質量的體育課堂,自然離不開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體育這門學科要求教師不僅要懂得體育運動背后的原理,同時也要在身體動作方面可以做到精確、穩定。為了讓學生學到準確的技巧和理論知識,教師的不斷學習非常重要。尤其近些年來,體育界也有很多的創新,我們對體育運動本身和練習的方法都有很多的創新突破,這些都需要老師們加強學習,用更先進的理念來開展教學。學習的基礎上,老師的實踐經驗也很重要。例如,體育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課堂上,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與練習,一旦課堂組織不好,師生脫節,學生自己練習,一些錯誤的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形成定型,改正起來就極為困難,這樣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一堂課組織的好,就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體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組織能力以及對學生的組織能力,對提高教學效果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體育教師需要的學習是全方面的,而且樹立一種終身學習的理念并付諸實踐也是教師這一職業的自身要求。作為學校管理者要形成學習培訓制度,讓老師們每年或每幾年都能有機會深造學習,經常舉辦一些教學比賽,激發教師們的潛能和上進心,促進教師們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
總之,當前初中體育教學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我們要分析形勢,面對困境,想出解決困境的出路,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強.關于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