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強
【摘要】本文從國有火電企業燃煤采購現狀出發,從微觀和宏觀層面就其背景原因展開探討,并從優化燃煤采購流程和降低成本上提出針對性的策略。
【關鍵詞】成本 差價 采購平臺 工作流程
燃料成本一般占火力發電企業總體運營成本的60%~70%,因此,燃料管理工作直接決定了火電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深刻體現著火電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2013年以來,國內煤炭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市場環境有利于火電企業大幅降低燃料采購成本,有利于火電行業的經營與發展:然而,火電企業經營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燃料成本的降低未必代表著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若要實現企業盈利的可持續,必須依靠提高燃料管理水平來抵御和化解市場波動所帶來的經營風險。
一、概述
伴隨著我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提高,火電建設項目也是越來越多,各個電力公司以及發電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殘酷,而物資的采購作為經營發電企業成本的管控點,也是提高生產效益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手段,更是成為能否降低火電企業成本的重中之重。
二、火電企業煤炭采購工作的主要特點
(1)市場化程度高煤炭價格基本由市場決定,價格依據市場供需狀況自發調節。火電企業控制煤價的方法主要有2種:一種是與重點煤炭生產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獲得低價、優質、穩定的煤源;另一種是通過調整自身煤炭庫存來平抑市場煤價。
(2)區域特點濃厚我國每年煤炭產量約40億t,卻無法形成國內統一的煤炭市場,主要原因在于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區煤炭運輸成本差異較大。根據火電廠所處的地理位置,可將其分為3類,分別是位于礦區附近的坑口火電廠,位于煤炭內陸中轉地或集散中心附近的內陸火電廠以及具有海運優勢的沿海火電廠,不同區域的火電廠對應著不同的煤炭市場行情。
(3)集體決策機制煤炭采購屬于重大資金使用,國有火電企業必須按照“三重一大”工作要求,施行集體決策。這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個人暗箱操作的行為,但決策結果的科學性、正確性則完全取決于決策層的管理水平。
三、火電項目物資采購中存在的問題
火電項目的建設單位,由于在管理的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設計單位所負責的火電項目建設物資的采購計劃在擬定上,就必須先由建設單位進行審批。并且根據相關的設計單位繼續編制,其技術以及實施規范的要求也非常的高,這樣一來,物資管理的部門在整個項目建設管理的過程中,都會處于邊緣地帶,并且其參與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一)只關注價格,對品質的關注缺乏重視
整個火電項目的建設在物資的采購價格上,占據著建設項目的主要成本,就目前來看,項目材料以及設備的采購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太過于關注采購設備的價格,只顧著與供應商壓低采購的價格,卻忽略采購物資的質量以及是否可以和供應商建立起一個可以長期合作的契機,在最后貨款的結算過程當中,不是故意刁難就是不根據合同的價格核算。長久以往,就導致了火電項目的采購人員與供應商之間關系越來越緊張,最終導致由于缺乏相互的合作關系,導致采購的成本進一步的提高。
(二)采購員對市場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很多火電項目建設的采購人員對于市場的采購價格沒有一個整體的掌控,沒有對設備的材料市場進行預先的估算,在沒有確定合理的采購方案還有采購的戰略時,就開始采購,使得采購的人員只是停留在材料本身來進行價格的預測,也就是沒有一個對采購市場價格的掌控,而價格預測不準確,也會導致在采購過程中,與采購商的談判處在一個劣勢的環境中,無法降低采購的成本,無法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四、火電企業燃煤采購的有效對策和措施
基于當前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火電企業在加強燃煤采購管理上,更應從戰略高度來分析制約采購成本的各類因素,并通過挖掘內部潛力、降低燃煤管理成本等方式來提高燃煤采購效益。
(1)完善對燃煤采購計劃的科學編制,提高燃煤需求預測水平。編制燃煤采購計劃是完善采購管理的首要任務,因涉及的環節較多,對燃煤采購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結合火電企業整體生產戰略規劃,從燃煤庫存狀況、煤炭供應動態來準確分析燃煤需求預測,并從保障生產基礎上,積極協調好火電企業運行部門與燃煤供應單位之間的信息交互。在燃煤采購量的計算上,依據下列公式來完成對發電生產所需燃煤的計算。式中Bx表示為所需燃煤量,單位為萬t;Wx表示為計劃電力生產量,單位為萬kw·H;bx表示往年同期發電標準煤耗,單位為g/kw·h;Qnet,ar表示各煤種基煤的低位發熱量,單位為KJ/kg。從計劃期燃煤數量確定后,還需要依據公式來計算出量:n表示不均衡系數,由于運輸方式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對于燃煤到廠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用系數n來表示。其中,Q表示為最優訂貨量;C3表示燃煤訂購費用,包括固定燃煤費油和可變燃煤費用;C2表示單位時間內燃煤儲存費用,主要有煤場管理及損耗相關的費用s表示為燃煤應到電廠天數m表示燃煤實到電廠天數。在進行燃煤量預測分析上,需要從煤炭需要與供應價格的整體發展趨勢進行全面預測,既要考慮到國內燃煤價格及需求變化,又要關注國際燃煤市場走向及生產狀況,還要依靠自身采購經驗融入主觀預測,以保障需求預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如對于需求預測中的“牛鞭效應”的分析,從市場供需平衡上來修正訂貨批量,并綜合考量煤炭供應商、供應方式、庫存管理及煤炭市場不穩定性等多種環境變量,加以防范。
(2)關注煤炭市場變化趨勢,合理選擇訂貨時間。煤炭市場瞬息萬變,火電企業在燃煤采購中,應該深入分析煤炭市場變化特點,把握好火電企業對燃煤的需求規律,從煤炭資源分布、供應商的選擇及煤炭質量的確定上,選擇適當的煤炭訂貨時間。
(3)創新火電企業燃煤訂貨方式,合理篩選煤炭供應商。針對當前我國煤炭市場的供需實際,以談判為主的議價方式仍將成為火電企業燃煤采購的主要方式。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新穎的訂貨方式也日益顯現其優勢。
(4)發揮火電企業整體優勢,從煤電聯營中探索合作路徑。火電企業燃煤采購管理在面臨不斷變化的煤炭市場時,遵循市場化的資源配置規律,發揮火電企業的整體優勢,進一步拓寬煤電合作平臺,以大批量的煤炭需求與信譽高的煤炭企業建立戰略購銷合作聯盟,通過平抑煤炭價格與降低煤炭成本,節省采購資金,保障電力生產的穩定運行。
五、結束語
燃料管理是一個復雜而完整的系統工程,是火電企業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對立統一。燃料管理需要企業內部其他部門的協調、理解、監督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閉環管理,真正做到“做嚴、做細、做實、做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