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華
[摘要]高職高專無法完全實現自己的辦學自主權,所招收的學生不能完全由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所決定,培養的畢業生也不一定完全實現與社會接軌,滿足社會用人的需要,這也成為如今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影響因素。如能擴大高職高專的自主辦學權,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緩解行政化的問題,高職高專能根據現實需要制定招生計劃和專業,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社會職能。為了達到此目標,我們必須要完成高職高專與市場的合理對接,只有在保證高職高專能自主分析市場需要,且能依據需要作出分析判斷時,才能培育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高職高專 去行政化 改善途徑
通過研讀一些黨和國家政策性文件,不難看出高職高專去行政化已經真正由理論研究走向了逐步實踐的過程,在2000年,《關于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就提出了幾個改變,首先是要改變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向民主管理過渡,逐步轉變之前對于事業單位管理的方式,其次是要改變行政級別的分配,對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逐步進行更換和取締。事業單位人員的待遇不再根據其行政上的級別來劃定。廣大學者也認為在國家綱領性文件的指引之下,高職高專去行政化更是應按照文件精神來逐步進行,首先要對高職高專的行政級別要逐步弱化甚至取消,減弱行政職務對高職高專的影響。此外,《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提出也為推動高職高專去行政化提供了可行之際,即當前行政化已嚴重制約高職高專發展,如何對高職高專教育進行科學有效的行政管理已成解決問題的關鍵,那么解決問題離不開依法行政,科學行政,法制手段需要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現行體制下,也有諸多具有可行性的實施途徑和方案。
上圖所示T學院師生對高職高專如何做到去行政化的建議。其中A代表轉變政府職能,恢復高職高專自治,B代表建立現代大學制度,C代表建立服務型行政,D代表精簡高職高專管理者和管理機構,E代表落實和擴大高職高專辦學自主權,F代表建立民主參與機制,G代表更新思想觀念,消除官本位權本位思想。
不難看出,轉變政府職能,恢復高職高專自治和建立科學的高職高專管理模式是探索高職高專去行政化的方向,是更好緩解和應對現有高職高專行政化問題的民心所向。
政府在高職高專的管理中不能充當一個統治者或者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監督者,高職高專要改變其直接受管理受監督的地位,由一個行政級別上的被管理者逐步變為一個具有民主決策權和民主辦學自主權的獨立存在的機構。
首先,要想使高職高專的辦學自主權得到真正落實,需要通過有關立法,明確規定高職高專與政府的關系,且建立合理有效的基于法制框架中的高職高專與政府的管理,諸如委托代理關系或間接督導關系等等。
其次,政府在某些高職高專與市場對接的環節應減少干預和操控,如:招生方面,學校應該有自主制定招生計劃的權利,自主決定學生生源的分布和招生數目,自主決定各專業各院系的學費收費標準,自主決定各院系的專業設置,高職高專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某些專業的去留,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市場及用人單位需求靈活掌握專業的設置范圍和趨勢,使高職高專更好地與社會對接,從而培養出更符合社會真實需要的合格人才。這一點在高職高專院校中體現出更明顯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
再次,制定相關法律,研究有助于推進管理改革的合理有效的大學體制改革辦法,確立高職高專辦學主體地位,以保護學術自由,對于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種種阻礙要進行排除,對政府的不合理干預進行抵抗。從而達到提高高職高專辦學水平、實現依法治校、管辦分離的目的。合理立法為高職高專發揮自己的學術權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空間,是一種有效實施權利,履行義務,發揮高職高專最大功效的有效手段,在法律的規范下,所有資源都將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從而在本質上解決了高職高專目前內部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趨向問題,對學者教授以及行政人員起到了很好地約束作用,可以逐步減少現有的越位、缺位和錯位的問題。
綜上所述,當今高職高專形勢下,高職高專充分發揮其自主權來進行辦學和治學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關重要的。高職高專無法完全實現自己的辦學自主權,所招收的學生不能完全由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所決定,培養的畢業生也不一定完全實現與社會接軌,滿足社會用人的需要,這也成為如今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影響因素。如能擴大高職高專的自主辦學權,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緩解這個問題,高職高專能根據現實需要制定招生計劃和專業,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社會職能。為了達到此目標,我們必須要完成高職高專與市場的合理對接,只有在保證高職高專能自主分析市場需要,且能依據需要作出分析判斷時,才能培育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