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紀文
[摘要]開展“雙證融通”工作,對于國際商務中高職貫通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專業發展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據上海電機學院高職學院國際商務中高貫通建設的實踐經驗,提出了開展“雙證融通”工作的必要性,同時提出了實施途徑。
[關鍵詞]雙證融通 職業技能鑒定 教學質量 實踐
一、中高國際商務專業開展“雙證融通”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根據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的有關文件,開展實施“學分認可型雙證融通”和“證書認可型雙證融通”模式。目前,市場對國際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具備行業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要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職業技能標準,開展職業技能考核鑒定,考核鑒定合格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職業資格證書,從而增加學生就業實力。
在中高貫國際商務專業開展“雙證融通”改革試點,主要考慮下列因素:
(一)區域經濟發展對國際商務人才之需。上海先進制造業擴大產業規模,提升技術能級,增加經濟效益,發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端產業的裝備,形成新的產業亮點是抓住全球生產要素重組的重大戰略,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是做大產業規模的途徑。發展自由貿易實驗區,是利用世界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品牌,和市場銷售網絡、國際貿易渠道推動產業升級是必由之路。這樣的變化對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對國際商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2015年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提供的數字:就全國貨運代理人才缺口將近600萬人,而上海市貨運代理人才也將缺口近50萬人。從專業布局上看:上海市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布點多、在校生多,該專業的學生在上海地區目前呈現供需兩旺的局面。選擇中高貫通國際商務專業開展試點,不僅使試點學生受益,而且必會起到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試點專業對應的“物流服務師(國際貨貸)(三級)”職業技能證書,是長期以來作為職業準入類證書和上崗就業的重要憑證,在社會上具有廣泛的認可度。
(二)積極的生源之需。試點專業對應證書的專業技術性強、證書體系完整,從中級(四級)到高級(三級),很多鑒定內容與專業課程內容有對應關系,方便實施融通。同時,通過實施融通試點,可以大幅減少重復學習和考核的內容,減輕學生的時間成本和經濟負擔,可以更高效得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增強擇業能力。目前我院國際商務專業每屆招生2個班、約100人,近三年報到率每年均超過90%、畢業生一次就業率超過95%,我院國際商務專業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高級技能的培訓率和獲證率也呈現逐年攀升的局面,每年獲證率高達85%以上,可見學生對獲取證書的積極性較高,這些為實施“雙證融通”培養奠定了基礎。
(三)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之需。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充分體現職業屬性。通過在試點專業實施“雙證融通”改革,將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鑒定要求結合,有利于會推動職業院校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和崗位(職業)調整課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組織課程教學、建設課程資源,緩解高職教育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不相適應的頑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試點專業在開展“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改革前,也曾試圖通過課證疊加和考證結合的方式實現雙證融通。但因為職業資格培訓與學歷教育分屬兩個系統,目標和方式很不不同,學生只能通過額外培訓和程序化考核獲得證書,這就使原本完整的課程體系被割成幾段,融通流于形式。因此深感必須在教委、人保局頂層設計下,將職業資格標準、培訓過程和職業資格考核與專業教學標準、教學過程和教學考核環節融合,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獲得過程統一,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證融通”。
二、國際商務專業“雙證融通”實施途徑
(一)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標準融入專業課程體系。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高級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它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依據,構建教學體系與教學內容,強化崗位技能訓練,因此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各行各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實施“雙證融通”,將國際商務專業核心能力與職業崗位能力有機融合,使人才培養質量符合崗位需求,是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更是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
(二)調整國際商務專業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動手能力,與實際工作內容對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以國際商務工作為主線,按國際商務業務開展的流程,采用并列與遞進相結合的方式將各個工作項目分解成“工作任務”,按照活動項目組織教學內容。中高職貫通國際商務專業的有關教學內容可以前置到前三年,同時相關技能的強化也可以前置到前三年。
教學內容從“任務”著手,通過設計解決“任務”的方法與步驟,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和實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最終達到國際商務崗位對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學生評價方式,強化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與職業技術技能鑒定要求對接。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高專職業教育的顯著標志,職業技術技能鑒定考核的核心是技術技能操作,涵蓋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素養,其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聯系。由于目前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在實訓指導上的能力參差不齊,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存在差距,使學生的知識、技能缺乏針對性與實用性。這就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在教學評價方式上要進行改革,使之與職業技術技能鑒定考核的有關內容與要求有機地結合,實現“雙證融通”。
(四)完善保障條件和機制建設。通過外引內培、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以“雙證融通課程”任課教師為重點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水準;建設和改造培訓和考核設備,滿足“雙證融通課程”培訓和考核需要,提升設備建設和管理能力:在教學、學生、人事等方面建立配套的管理機制,保證改革試點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