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新疆新聞出版廣電局6501臺
淺談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常見故障及預防
李超 新疆新聞出版廣電局6501臺
本文展開對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常見故障及預防的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的發展現狀,以及對其故障的研究情況。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現階段社會中,電力資源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是電力資源分配的重要系統,該系統的全面發展,對電力資源的合理使用十分重要。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對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常見故障加以分析,同時重點研究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常見故障的預防措施。
中短波發射臺 供配電系統 變壓器
前言:自對外開放深入實施后,我國各行業均取得快速發展,人們逐漸加強了對各種資源能源的利用。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通過對新興技術的利用,逐漸研發了各種有效利用能源的技術。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逐漸成為供電與配電的重要手段,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現階段,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發展中,容易出現不同的故障影響電能的使用。本文在研究中通過對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常見故障和預防措施的分析,能夠為日后提升電能的利用水平奠定技術,具有現實研究價值和意義。
1.1 電源與變壓器故障
通過對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發展現狀分析,能夠明確電源與變壓器故障,是其在發展中常見的故障之一。電源在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中的功能,主要是將該系統收集的其他形式能,轉化成有用的電能裝置。該裝置出現故障,可能與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的工作人員有關,工作人員在實施相應的電能轉換操作時,忽略了與電源相關的操作,導致電源長時間的運轉而出現自毀現象。變壓器故障主要體現在,變壓器內部零件,在相互接觸中,受外在因素的影響發生不良情況,導致變壓器出現發熱和功率增大的故障。
1.2 線路與設備故障
在分析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常見故障時,線路與設備故障也是其發展中,比較顯著的故障之一。線路故障一般表現并在,線路的接錯、短路和斷路等。通常情況下,變壓器高壓和低壓的兩端,可能會因長期咋室外暴露出現生銹的現象,以及各導線連接部位的氧化,在不同程度上增大觸電的電阻。此種情況的出現,將會導致在用電高峰期時,線路因用電量過大而引發斷路。設備故障通常以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中的配電盤、斷路器等為主,在系統長時間的運轉過程中,上述設備可能因電量高度的使用,而出現斷路器跳閘的現象,最終導致供配電系統的癱瘓。
2.1 加強對電源與變壓器的檢查
通過對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常見故障的分析,因針對其存在的電源與變壓器故障,加強對二者的檢查。在加強對電源的檢查過程中,應針對其故障產生的可能性人為操作原因,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其培訓內容應主要以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的具體工作為主,同時,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性,使其能夠在工作中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操作,提高其工作的嚴謹性。在加強對變壓器的檢查中,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管理者應定期組織維修人員,對變壓器進行定期檢查和維修,在檢查期間應注意辨別變壓器的異常聲音,明確變壓器零件的破損程度。
2.2 提高線路與設備的維修能力
針對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線路與設備的故障問題,提高線路與設備的維修能力是尤為必要的。在提高線路維修能力方面,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管理者應提高對線路的檢修能力,注意觀察室外的線路氧化程度,對于氧化嚴重的電線進行及時的更換。同時,要定期對線路的絕緣程度加以測試報,盡量減小中性電壓的移動。在提高設備維修能力方面,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管理者應加強對系統設備重視,明確設備的質量,在系統配電室中,對停電、來電等相應的警報器加以配置,通過警報器,及時的了解停電和來電等相應事項,從而避免因無法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引發設備的故障。
結語:在經濟、文化發展日益呈現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能源共享也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就現階段我國電能的發展現狀而言,作為供電和配電的重要方式,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在應用中,普遍存在電力故障,影響電能的傳輸和應用。針對電力能源發展的此種現象,本文在研究中從變壓器、線路與設備等方面,展開對其常見故障的分析。同時從上述角度出發,重點研究了故障的預防措施。期望通過本文關于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相關內容的分析,為日后促進中短波發射臺供配電系統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
[1]田健,李春艷.中波廣播發射臺供配電系統故障分析與處理[J].數字傳媒研究,2016,06(12):78-79
[2]潘宗英.低壓配電系統常見故障及防范措施[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8(02):27-29
[3]張玉彬,孫志明.醫院供配電系統優化設計與常見故障應對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03(2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