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供稿
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
——自閉癥兒童救助基金項目紀實
·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供稿

他們猶如天上的星星,守著自己的一片天空獨自閃爍。他們可能在某方面具有常人難以比擬的天賦,但說話怪聲怪調,不喜歡和別人溝通。他們是自閉癥兒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在他們的世界里更多的是孤獨、悲傷和不易……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日。自閉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匯,熟悉,源于我們時常能夠聽到與自閉癥相關的新聞報道;陌生,是因為多數人不太了解這一群體真實的生存狀況,以及他們家庭所面臨的真實困境。
自閉癥是一種人類目前病因不明的精神心理障礙性疾病,也叫孤獨癥。患者有的抑郁安靜,有的多動狂躁。病癥主要特點為語言很少、不善交流、行為刻板等。自閉癥是20世紀40年代才由美國和奧地利醫生通過臨床研究確認的。
據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統計數據,上世紀初,自閉癥發病率約為1/10000。截止2014年,美國最新統計結果更是高達1/68。韓國、日本以及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的統計結果與這一數據相差無幾,我國的自閉癥發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趨勢。迅速激增的發病率已經引起了全球醫學界的恐慌。即便如此,其病癥的成因至今仍然不被人們所掌握,導致在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自閉癥仍是不治之癥。
國內有關自閉癥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2006年我國將自閉癥兒童正式劃入精神殘疾的類別,中殘聯在“十一五”規劃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在全國31個試點城市開展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建立示范性康復設施,培訓自閉癥兒童篩查、診斷、康復訓練專業技術人員。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自閉癥患兒家長于2011年發起成立自閉癥兒童救助基金,是國內最早的專門從事幫扶自閉癥群體工作的全國性公募基金之一。
基金成立以后,先后開展了多種以自閉癥群體生存狀況調研、貧困自閉癥家庭經濟幫扶、普及自閉癥相關知識、呼吁社會公眾關愛自閉癥群體等為主要目的的公益活動。
2012年,基金與國內第一家專注于自閉癥領域的社會組織——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出“星光益彩”自閉癥藝術療育公益項目,旨在通過藝術介入的手段,開拓新型的自閉癥療育方法,在幫扶自閉癥患者快樂康復的同時,通過定期舉辦的自閉癥人士繪畫作品展、繪畫作品拍賣、藝術衍生品義賣等活動,來實現自閉癥人士的社會價值,給予他們應有的生存尊嚴。
“星光益彩”的療育課堂,設在北京著名的798藝術區,名為“天真者的空間”,選址在此緣于社會人士的關愛。在2011年年底,一批演藝界明星舉辦了一場關愛自閉癥兒童藝術品拍賣活動,當場所得善款全部捐贈于自閉癥公益事業,并為孩子們選擇了798藝術區這個空間,空間的兩年租金及學費由這筆善款支出,讓愛繪畫的孩子們有了屬于自己活動的固定場所。
“星光益彩”療育課堂,開設了繪畫、音樂、舞蹈、體能等多項藝術課程,孩子們在這里學習全部免費,所有費用依靠自閉癥兒童基金向社會進行公開募捐。
截止目前,“星光益彩”自閉癥藝術療育公益項目直接惠及自閉癥人士7000多人次,在國內外舉辦畫展、論壇、文藝演出、義賣拍賣、慈善晚宴等各類公益活動近千場次,先后得到了顧秀蓮、劉延東、張海迪等領導的鼓勵與肯定。
自閉癥公益,不是扶危濟困型的慈善救助。一個自閉癥家庭,既要承受高昂的康復費用的經濟壓力,還要面對自閉癥兒童無法融入社會、父母離去后無人養老的精神壓力。精神與經濟的雙重壓力往往導致自閉癥家庭迅速走向崩潰,甚至離散。身陷困境的事實,將會伴隨大部分自閉癥家庭終生,也是每個家庭每天都要面對的無情事實。


從2016年起,基于自閉癥群體面臨的主要實際問題,自閉癥兒童救助基金開始籌備啟動自閉癥人士職業培訓公益項目。經過反復的走訪和調研,并與數家機構進行嘗試性實踐以后,目前開始啟動“星緣助”自閉癥人士職業培訓計劃公益項目,將陸續開設烘焙師、陶藝師、保潔員、咖啡師等職業培訓內容,以填補該領域的空白。
“星緣助”自閉癥人士職業培訓計劃公益項目,通過吸納愛心企業為自閉癥人士提供就業崗位;通過專業人員的輔助,幫助自閉癥人士順利實現上崗就業。同時,通過項目實踐積累相關經驗,探索總結出固定的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復制,幫助更多的自閉癥人士找到一條真正實現就業的職業通道。讓自閉癥大齡人士有融入社會的渠道和途徑,開辟一條大齡自閉癥人士的生存之路。
愿“自閉癥兒童救助基金”能夠推動政府與全社會的力量,讓那些“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感受到溫暖和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