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琴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各種新型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影視是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文化藝術,對人們的行為、思想和語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將影視資源引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既突破傳統語文教學方法,促進語文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和創新,也充分利用學生對影視的喜愛程度,加強課堂內容的趣味性。本文主要研究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通過選擇恰當的時機播放影視視頻、引導學生立足課文內容對視頻進行點評、邀請學生模仿影視人物進行對話三方面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影視資源;課堂資源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積極探索和開發新的課堂教學資源,開展更多的創造性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領悟能力。在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單憑課堂講解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完全理解到課文意境的深層意義。影視資源很好地再現了語文課文中描寫的人物和場景,通過逼真的特效和栩栩如生的畫面,加強課堂教學內容的感染性,使學生身臨其境,有利于教師對文章思想與情感的傳達。而且,相比靜態的事物,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記憶動態的事物,教師通過播放影視視頻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課堂記憶能力。所以,教師應認真思考怎樣才能使影視資源與初中語文教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影視資源更好地為語文教學工作服務。
一、 選擇恰當的時機播放影視視頻
部分教師對影視視頻播放時機把握不當,過早播放影視視頻,雖然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但學生事先沒有經過對課文的了解和學習就直接觀看視頻,使得學生的關注重心反而放在了視頻本身上,而本應得到學生重點學習的課文內容卻被遺忘在一旁。所以,教師應在認真分析文章故事走向的前提下,選擇恰當的時機播放影視視頻,發揮好影視資源對課文教學的輔助作用。比如,教師在上《香菱學詩》一課時,教師先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根據香菱的學詩過程與成果將課文分為懸想、苦索、頓悟三個部分。教師接著依次分析香菱作的三首詩,第一首中對月亮的描寫毫無含蓄,思路受到局限,顯得措辭不雅。第二首詩在寫法上雖然與第一首詩相比已有較大的進步,但詩人過多地借助其他事物來比附月亮,顯得過于穿鑿。第三首詩在寫法和創意上都得到了成熟的發展,詩人巧妙地運用寄情于景的手法來抒發內心的幽怨,還用到一定的雙關手法,使人物情感更加飽和、豐富。然后教師再播放影視劇《紅樓夢》中有關香菱學詩的節選視頻,要求學生認真觀看香菱三首詩前后得到的評語和香菱學詩的具體表現,使學生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香菱學詩的認真和刻苦,引導學生思考香菱學詩最終成功的原因。教師在適當的時候播放視頻,不但最大程度地利用視頻中人物的神態變化來幫助學生掌握人物的心理變化,使得故事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更加深刻,還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對課文的獨到見解,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
二、 引導學生立足課文內容對視頻進行點評
教師在引用影視視頻時應邀請學生一起對視頻內容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立足課文內容對視頻進行點評,促使學生主動聯系思考課文內容觀看視頻,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加深學生對課文人物性格和主題的探討,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如,教師在上《智取生辰綱》一課時,教師先簡要介紹《水滸傳》和作者施耐庵,指出課文選用《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教師向學生示范重點字詞的拼音讀法,解釋其特定含義。然后教師讓學生仔細瀏覽一遍課文,提問學生:什么是生辰綱,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突出生辰綱其實是地方官員為太師蔡京祝壽而搜刮的不義之財,也就解釋了梁山好漢巧設妙計對生辰綱志在必得和楊志與梁山好漢存在矛盾沖突的原因。接著教師讓學生觀看節選視頻,通過視頻中人物的表演加深學生對楊志“上路-中計-失綱”和梁山好漢“定計-施計-劫綱”情節走向的認識。教師在學生看完視頻后請學生結合課文和視頻說說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發現梁山好漢的“智”,提高學生對視頻和課文內容的信息提取能力和觀察能力。所以,教師應善于利用提問引導學生深入問題本質,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三、 邀請學生模仿影視人物進行對話
經典影視作品常常由于其演員精湛的表演功底,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喜愛,也引發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模仿熱潮,如小咖秀等應用軟件就利用了這一熱潮。教師可學習他們的做法,邀請學生比照影視視頻,模仿里面人物進行對話,通過對話加深學生對人物情感的感同身受,有利于學生更好把握課文人物的情感變化。比如,教師在上《孔乙己》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熟讀課文,要求學生從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了解全文。教師請學生帶著人物感情朗讀掌柜對長衫主顧、短衣幫和小伙計的對話,突出掌柜虛偽、勢利、唯利是圖的為人,并烘托出整個封建社會落后、不幸的時代特征,揭示孔乙己不幸的社會根源。教師再分別播放酒客取笑孔乙己偷東西、酒客奚落孔乙己沒有進學、孔乙己教小伙計識字、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吃的這些視頻片段,請學生仔細觀看人物的表情變化和對話中語調的變化,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對話,利用不同場景中孔乙己的表現突出孔乙己優點和缺點的鮮明對比,以此來刻畫出孔乙己熱衷功名,輕視勞動、死要面子、迂腐可笑,卻又有著誠實善良的一面。因此,學生互扮角色,有利于營造生動、形象的故事人物形象,加深學生對人物個性的理解,同時促進學生對課文知識展開交流與互動,以此來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四、 結語
影視資源雖然看似與語文課程毫無關系,但教師只要對影視資源善加利用,就能充分發掘出它的語文教學意義。同時教師也要避免混淆影視資源與教學的位置關系,應堅持以教學為主體、影視資源為輔的教學方針,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課堂提問與討論環節,促使學生向更高層次的認識進化。
參考文獻:
[1]賀翠.談初中語文影視教學[J].華夏教師,2014,(7):31.
[2]阮桂嬋.影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及效果綜探[D].廣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