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年發
摘 要:本文以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實例來說明幾何畫板進行輔助教學的優勢,并指出:用《幾何畫板》教學,能為教師在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等方面提供一種方便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幾何畫板;技校數學;教學;應用
一、 問題的提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幾何畫板強大的圖形和圖像功能、方便的動畫功能、神奇快速又準確的測算功能作圖或是演示,就能突破使用常規工具(如黑板、粉筆、圓規和直尺等)作圖或是演示帶來的局限性,不僅能達到動態地、任意地展示的目的,更多的時候還能揭示事物變化過程中的規律,而且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比較容易地突破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為數學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情景和平臺。因此,在教學中,應重視利用幾何畫板來呈現以往課堂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那么,幾何畫板在技校數學第一階段教學中有哪些應用呢?
根據廣東省技工院校數學課教學大綱(中級),一般將技工學校數學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教學階段的教學內容為基礎部分,第二教學階段的教學內容為專業選學部分。在第一教學階段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方程、集合與不等式、函數及三角函數三大塊。因此本文主要通過這三大模塊中的一些重難點作為教學實例來說明幾何畫板進行輔助教學的優勢。
二、 幾何畫板在技校數學第一階段教學中的實例應用
1. 幾何畫板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應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廣東省技工院校教材《數學》(2011版)第一章的重點,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延續和深化,也與后面的直線與圓錐曲線等內容密切相關,許多數學問題的解決都會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個技校數學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基礎性,體現出很大的工具作用。教材中給出的解法是將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為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通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來確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這種解法對數學基礎差,基本知識掌握差,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技校的學生來說顯然不適合。倘若本節課借助信息技術工具,以“幾何畫板”軟件為平臺,找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一元二次函數,用幾何畫板作出二次函數的圖像,觀察縱坐標的正負,寫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就能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數三者的關系,并利用其關系解不等式。這種方法比較容易突破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過程中用幾何畫板繪制圖像如圖1所示。點擊“運動點”按鈕播放或暫停動畫,觀察x軸上的點x和曲線上對應的點M的位置變化情況,體會M的縱坐標隨橫坐標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2. 幾何畫板在冪函數、指數函數及對數函數中的應用
教師在函數教學時,通常借助于圖像研究函數的性質。大多數老師會選擇常規工具(如黑板、粉筆、圓規和直尺等)作圖或是演示,但這有不精確、速度慢的弊端。倘若教師使用幾何畫板的圖像功能,可以精確快速地畫出函數圖形并直觀地顯示圖像的變化,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冪函數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幾何畫板快速作出圖像(如圖2),可節省大量時間用來進行函數性質的對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