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顏
摘 要:欣賞教學在整個小學美術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學美術的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效率。采取各種措施讓學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充分的理解和欣賞美術,可以讓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評價,豐富小學美術的教學內容。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分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欣賞教學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與此相關的幾點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美術 欣賞教學 必要性 策略
欣賞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伴隨著小學美術課程的全面實施,在小學美術中應用欣賞教學也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把欣賞教學充分地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小學生的欣賞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重視欣賞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在小學中開展美術教學的現狀
(一)在教學觀念上重視結果忽略學習的過程
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很多美術教師只是讓學生學著畫畫,忽視了在畫畫過程中對美術作品的體驗和感受能力,即使欣賞美術作品,也只是讓學生看一遍即可,只是注重審美的結果,沒有注重審美的過程,學生只是學會了畫畫,并沒有獲得美術審美的體驗。
(二)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應用的方法不恰當
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只是為了讓學生畫好畫而教學,教學上多采用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傳統教學方式,忽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形式比較死板,課堂上缺乏活力。
1、圖片教學應用不當
在很多小學美術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利用了大量的圖片對學生進行教學,只是單純的讓學生模仿圖片畫畫,沒有對圖片的內容以及應用的意義進行詳細的講解,沒能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2、問題教學應用不當
教師為了了解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情況,對學生提出了大量的問題,卻沒有給學生提供比較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學生在回答時比較倉促,教師未能得到滿意的回答。
3、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講解了大量的知識讓學生進行理解,沒有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見解,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也很少進行交流,教學方法顯得比較單一,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課堂教學的效果不明顯。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開展欣賞教學的作用
(一)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美術是一門有著豐富知識的學科,小學教學中的美術教師應當充分地了解到開展美術欣賞教學的重要性,在美術教學中積極地開展欣賞教學,充分地利用古今中外的各種名家作品進行教學。中國是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國家,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欣賞彩陶、繪畫、雕塑以及各種工藝和建筑藝術,學生可以充分地領略到繪畫藝術的精髓,既能擴大學生文化視野又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
美術是對藝術的欣賞,是藝術的外在表現形式,在藝術學習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欣賞藝術的過程就是一種獲得文化體驗的過程。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獲得美好的精神體驗,與作者進行對話與交流,必要時還可以與作者達到思想上的共鳴,學生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總而言之,學生可以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來增加自身的思想文化與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三)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道德上的教育
美術的欣賞過程不僅是一個審美教育的過程,而且是一種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讓學生在情感上獲得升華,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同時在進行藝術審美的過程中,可以把道德情操植入學生的內心深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操。
三、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研究策略
(一)以教材為本進行小學美術教學
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是每個學生都擁有的、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種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教材教學的作用,把教材中可以引用的一些圖片或者素材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的發揮教材的作用。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路,尋找每一個藝術品特有的個性,把藝術家與藝術作品中比較突出、能夠凸顯其本質、最感人的因素充分地調用出來,增加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印象,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興趣
美術教學對學生有著非常大的感染力,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能夠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修養,在欣賞藝術作品中獲得的巨大震撼力,會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換句話說,開展美術欣賞教學就是增加學生對美術的審美體驗、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過程。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美術教學,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三)結合教學的背景,發散學生的思維
在對作家或者作品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當時的時代的背景,了解作家的生平和經歷,作家所屬的教學流派,在藝術方面所持有的觀點,這些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些方面。可以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充分地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結合相關的背景知識對作品和作家做出客觀的評價,發散學生的思維。
(四)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不斷地對欣賞過程進行完善
對于美術的欣賞過程就是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充分地利用相關的教學設施進行教學,比如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多進行思考,不斷地豐富文學作品的內涵,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五)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適當的進行引導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意識到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重要性,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在這一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把教材上的知識進行詳細地講解,還要經常關注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情況。美術欣賞是一個發現、探索、求證以及獲得啟發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到教材上的知識,還要啟發學生對問題的探討,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充分地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相互交流之間獲得知識通常會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學的知識還要多,教師要充分地利用這一教學優勢,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此外,學生在學習中會對知識產生不同的認識和見解,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見解并適當的給予肯定。教師要用一種平等、理解與寬容的心態面對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六)把多媒體技術充分的應用到教學實踐過程中
把多媒體技術充分地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的課堂中,如此美術學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圖片、音頻以及視頻更加直觀的展現出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加直觀的體驗。這一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活躍了課堂上的氛圍,增加了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七)聯系實際生活環境進行教學
欣賞是一種能夠改變學生主觀世界的活動,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所學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充分地結合起來,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帶學生到博物館對文學名著進行參觀,也可以帶學生去參觀一些文明遺址,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我們沒有挖掘到的文化事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僅僅盯著書本來學習很容易產生審美上的疲勞,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不良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地挖掘日常生活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能夠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結語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對其及時的進行解決,這就需要把欣賞教學充分的應用到小學美術的教學實踐中,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所要學習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欣賞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推廣。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新問題,比如增加了教師的負擔,教師教學之余還得學習各類課程的知識,結合詩詞等方式教學為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很短時間內很難適應,但是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能得到有效地解決,教學體制也將變得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朱錦賢.高校美術欣賞教學的有效策略——試析如何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的有效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6.
[2] 張挺峰.巧用課堂提問促進美術欣賞教學——以浙美版《飛天》教學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7,12:79-81.
[3] 張小衛.且行且思,求全求美——小學美術課堂有效實施隨堂欣賞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