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翠
摘 要:2016 年秋,部編版義務教育一年級語文教科書開始投入使用。這是一本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它有了許多方面的變化:篇幅更新較多,更富有人文色彩,不僅外觀大氣,配圖選用精美,更在教材的內容編排、結構體系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
關鍵詞:部編版 一年級 語文教材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采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的特點進行了系統的編排,所謂“雙線組織”一是指“課文內容主題”二是指“語文基本要素”。[1]在教育部門的編排與完善下,每一個課程單元課文的選用都圍繞著特定的主題,并體現出不同的語文要素。部編版教材越發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夯實基礎知識的結構上再推進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關于教材總體編排與內容的新變化
從新舊一年級語文教材的總體編排對比上來講,新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以前的先進行拼音的學習到如今先進行一部分常用字的學習;第一冊教材的識字量減少了一百字;新增了幾個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與激發寫作興趣,提倡拓展課外閱讀的讀書書寫欄目,致力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教材中的課文發生了大篇幅的更新。
在課文的更新中,最為顯著的一部分是增加了介紹并描述我國傳統文化的篇目,并選取了部分的古詩文。[2]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所誕生出的璀璨結晶,樹立保護并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意識,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而另一部分所保留下來的內容不少都是兒童詩歌,它們符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內容生動豐富,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并由此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對學生學習引導方式的新變化
新課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指導下,傳統的教育觀念開始轉變,教師的主體地位開始轉移,弱化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語文教材也隨之改變,在文章的選取和系統結構的建立上更加關注對學生語言的積累、理解以及運用能力的培養。部編版教材將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深化在各種常見的提問中,將直接的灌輸轉變為潛移默化的引導,一步步地引領著學生閱讀意識的激發與閱讀感悟的產生。
在幫助學生完善基礎知識方面,部編版教材更注重引起學生的興趣并由此提高感悟能力。深入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教授給學生更為高效的認字記字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練習,在練習中掌握字形字義。
此外,部編版教材還巧設情境,創設生動合理的語境來引導學生運用語言,鍛煉學生全方位的表達能力。例如在《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的課后練習中,要求學生以“我多想……”為開頭對自己的愿望進行描述。對于一年級學生的初次寫作練習而言,教師的要求不能過于嚴格。學生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即可。教師需要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組織語言,并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與探討鍛煉自己的口語表述能力。
三、教學強調內容和能力培養方面的新變化
部編版教材的編寫歷時四年,其審核過程也非常嚴謹。教材選文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既具有經典性,又充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在課程設置的方面,教材既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對學生的情感進行了熏陶。課文選編類型豐富,舊教材中的經典課文得以保留,又增編了大量貼近學生生活,充滿童真童趣的優質課文。部編版教材深入貫徹落實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的興趣與認知能力出發,選文不僅生動有趣,且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思想內涵,有助于學生進行語言素材的積累,收獲情感熏陶,激發出語文學習的自主性。
四、關于入學教育的新變化
部編版教材的入學教育就對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意識,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呈現。[3]教材圖文結合,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與感官。學生可以在選圖中得到有效信息:威嚴壯麗的天安門廣場,在空中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以及所有民族的孩子歡樂地聚集在一起。直觀的圖像更容易激發出學生的情感。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抓住課堂時間來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愛國觀念,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孩子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嶄新階段。部編版教材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性,為了減輕學生對于上學的反感情緒,采用一首《上學歌》來引導學生感受學習生活的快樂。
五、關于識字寫字的新變化
部編版教材的識字教學方式更加豐富有效。有運用象形文字來辨認字形的方式,有將同種主題的字歸結在一起系統學習的方式,有通過反義詞幫助學生理解字義的方式,還有應用傳統文化識字教材,以及在兒歌傳誦中幫助識字的方式。多樣化的識字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的識字教育產生更加有利的影響。
而關于寫字,新教材直接在生字旁邊書寫筆順與偏旁部首,且基本筆畫全書跟隨,讓學生在識字辯字中同時強化寫字練習,鍛煉寫字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漢字的記憶、掌握與運用。
參考文獻
[1] 鄭新麗.部編版語文教材傳統文化選編維度的定量分析——以已出版的七八年級語文教材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09):9-14.
[2] 李路平.探討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的新變化[J].名師在線,2018(07):34.
[3] 周慧玲.淺析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的新變化[J].亞太教育,2016(3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