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將更多國家拉到自己一邊,而不是推向對立面。但特朗普的這種舉動,卻可能導致美國和整個穆斯林世界作對。
在美國,很多人這樣嘲笑美國政客,說這個世界上最不能相信的,就是一個男人結婚前的海誓山盟,和一個政客上臺前的競選承諾。但特朗普似乎真是一個例外。
他競選時說要廢除TPP,果然,上臺第一天,就不顧日本等國的苦苦哀求,一腳把TPP踢到了垃圾桶里。他質疑全球變暖,上臺后果然義無反顧退出了“巴黎協定”。全世界都驚詫了,這家伙真不顧子孫后代的死活啊。在美國國內,特斯拉CEO馬斯克、迪士尼CEO艾格等,立刻發飆宣布退出特朗普顧問委員會。
最近,特朗普又兌現了另一個承諾: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在推特上,特朗普還附了一段小視頻,都是他的前任們的原聲。譬如,在1992競選時,克林頓說:“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會是對所有人開放、不會分裂的城市。”在2000年大選中,小布什承諾:“一旦我當選,我就會推動把美國的使館遷至以色列選擇的首都(耶路撒冷)。”在2008年,奧巴馬則這樣說: “我還是會說,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我以前就提過,我還會再提的。”
在為自己這項決策辯護時,特朗普說,歷任總統的做法,都認為推遲承認耶路撒冷,將有助于推動和平近程。有人說他們缺乏勇氣,但他們當時根據事實做出了最好的判斷。但現在還假設重復使用同樣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或更好的結果是愚蠢的。因此,我認定現在是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時候了。
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確實是一條漢子,敢作敢當,不回避問題。但以前的美國總統,都很虛偽,或者如特朗普所暗示的,“他們缺乏勇氣”?或許也不能這么說,為贏得大選騙選票是一回事,真正理性執政是另一回事,你可以說這是西方政治的虛偽,但這何嘗不是一種政治理性和潛規則。
具體到耶路撒冷問題,以前的美國總統缺乏勇氣,是因為這太敏感了。十幾年前,我曾有幸在耶路撒冷工作過一段時間,這個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共同的圣地,是中東問題中最敏感的部分,稍有不慎,引發的是血雨腥風。那段日子,就一直爆炸不斷,觸目是血光。
簡單來講,雖然通過戰爭,以色列控制了整個耶路撒冷,但巴勒斯坦一直將東耶路撒冷視作自己的首都。這涉及民族矛盾、歷史恩怨,更有宗教的感情。所以,盡管以色列早就將國會、政府等搬到了耶路撒冷,但中俄英法等國,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
只有美國國會唯恐天下不亂,1995年10月通過法案,要求政府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國會可以耍流氓,政府還是要理性,所以克林頓以后,每位美國總統都每六個月簽署一道豁免令,避免美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聲明此事須由巴以通過和談解決。
現在來了一個特朗普,一定要兌現自己的承諾,要把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實際上是承認耶路撒冷歸屬以色列,那巴勒斯坦還怎么談?圣地都歸猶太人了,穆斯林世界肯定也要炸鍋了。哈馬斯已經號召發動第三次起義。最近一次起義,導火索是2000年沙龍貿然闖入圣殿山,由此巴以處處烽火,成千上萬人死亡。
外交是將更多國家拉到自己一邊,而不是推向對立面。但特朗普的這種舉動,卻可能導致美國和整個穆斯林世界作對。對以色列來說,欣喜背后也是忐忑,畢竟,暴力事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中東國家斗不過美國,但以色列還在可攻擊范圍。這種不計后果的事情,也只有真性情的特朗普能干得出來了。
特朗普快意恩仇,但爛攤子還要美國外交官來收拾。也難怪,國務卿蒂勒森在一次會議上忍不住痛罵特朗普是一個“白癡”。當然,這樣的美國總統,對有些國家也未必是壞事,估計俄羅斯就應該在偷著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