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玲
摘 要:主題班會課從來都是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和載體。一堂精心策劃的主題班會課,不僅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還能全面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不僅能帶動良好班風學風,還能大大提高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鑒于目前升學壓力大,學習任務繁重,很多班級忽視了主題班會課的重要作用。在此,文章作者僅以自己實踐中精心策劃的一堂班會課為例,來探討班會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主題班會;德育沃土;學生素質
一、主題班會案例展示——“一顆快樂的種子——學校滋養我成長”
1.班會背景
感恩是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品質,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不會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又是缺乏人文關懷、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感恩已經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現代人所疏遠和淡漠了,他們總以“理所當然”來搪塞父母、親戚、朋友、同學、老師的關愛……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正悄然地影響著中學生們。當今部分中學生每天接受著教師孜孜不倦的教導,接受同學朋友的幫助,接受學校的教育,卻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因此,“感恩教育”這一課實在不能小看,而且必須從小抓起!
2.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班會課,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學校是土壤,教師是陽光,同學是雨露。在認識學校、教師、同學重要性的基礎上,學會感恩一切對自己成長有幫助的人和事。
3.課前準備
合唱《校園的早晨》,排練手語舞《感恩的心》,拍攝老師祝福視頻,搜集學校簡介資料,排練小品《老師模仿秀》等。
4.班會流程
序曲: 我是一顆種子
【鳥鳴】【畫外音】
【蕓】有這樣一顆種子,它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吮吸著校園的雨露,它快樂地生長著,快樂地生長著。
小合唱:《校園的早晨》
【吉】讓我們記住這美好時光。
【蕓】直到長成參天大樹。
【吉】哎,詩蕓,你知道,一棵參天大樹最初是什么?
【蕓】我當然知道,最初是一顆種子。你看,我手上拿著向日葵種子,我想把它種在我們學校,等它們在陽光下綻放時,該是多么漂亮啊!
【吉】我手里也拿著喇叭花種子,我也想把它們種在學校,等它們在雨露中盛開時,我就去聽它們講故事。
【蕓】我們1204班是一顆種子,也是58顆種子,一顆團結奮進的種子,也是58顆陽光快樂的種子!我們扎根在學校的土壤里,快樂地生長著!
【吉】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片土壤,進入班會課的第一樂章:
【合】種子和土壤。
第一樂章:種子和土壤
【吉】不知不覺,我們這些種子來到學校這片土壤快兩年了。
【蕓】而你對這片土地又了解多少呢?
【吉】你覺得學校在哪些方面展示了它的風采?(學生發言4分鐘)
【蕓】同學們說得都很精彩,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學校這片土地,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李XX和張X同學的介紹。(學校簡介4分鐘)
【吉】感謝他們的精彩介紹,原來,我校是這么歷史悠久,名滿三湘。
【蕓】原來,我校是這么豐富多彩,生機勃勃。
【吉】今天,這片土地給予我們驕傲的資本和豐富的養料。
【蕓】明天,我們將為這片土地帶來枝繁葉茂,郁郁蔥蔥。
【吉】而我們這些種子要長成參天大樹,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澆灌。
【蕓】讓我們一起走進班會課第二樂章:
【合】種子的生長。
第二樂章:種子的生長
【吉】我們的同學在和老師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總結了老師們的一些特點。
【蕓】下面由讓我們來欣賞老師模仿秀,大家猜猜他們分別模仿的是哪位老師。(老師模仿秀 5分鐘)
【蕓】我們深深地愛著老師。
【吉】老師們也無微不至地關懷著我們。
【蕓】今天,老師給我們送來了最真摯的祝福。
【吉】請大家欣賞視頻!(老師祝福視頻 2分鐘)
【蕓】感謝我們的老師,是你們讓我們被陽光親吻。
【吉】感謝我們的老師,是你們讓我們長成一顆快樂的種子。
【蕓】接下來讓我們用手語舞《感恩的心》來表達同學們內心最真摯的情感!(手語舞《感恩的心》2分鐘)
【蕓】如果說,老師是我們成長所需要的陽光。
【吉】那么,同學就是我們成長所需要的雨露。
【蕓】兩年同窗時光,我們嘗遍酸甜苦辣。
【吉】 兩載青春歲月,我們經歷喜怒哀樂。有請班長王XX同學為我們講述1204背后的故事,大家歡迎!(1204班背后的故事——王XX演講 3分鐘)
【吉】在這豐富多彩的兩年中,58顆種子把每一次經歷都變成了養料,滋養著我們的身心。
【蕓】種子們在土壤里快樂地生長著,學校是土壤,老師是陽光,同學是雨露。
【吉】同學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滋潤我們干涸的心田。同學是汪洋大海中的導航標,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蕓】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同學的鼓勵與幫助,你可曾對他們表達過內心的感謝?
【吉】請大家踴躍發言。
(《同學,謝謝你》聶XX、李XX、陳XX、梁X、曹X發言 4分鐘)
【蕓】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很多的感動。
第三樂章:種子的心聲
【吉】我突然想起艾青有這樣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蕓】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合】我愛學校!endprint
【吉】“愛”這個字便能代表我們全部的心聲,同學們心中“愛”的最強音體現在下面這首詩歌里。
【蕓】這首詩是班主任蔣老師寫的,她要對同學們說的話全在這首詩里。請欣賞詩歌朗誦——《一顆快樂的種子》
二、主題班會總結反思——在班會課中培養學生“長寬高”
1.“長”——各有所長,盡情展現,在活動過程中培養自信
班會課的活動給學生表現、鍛煉和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能鞭策他們增強責任感,發展特長和潛能,積極向上。短短的四十分鐘,卻凝聚了全班同學的才華和智慧。策劃組的反復討論,合唱組的配合排練,主持組的耐心磨合,小品組的反復排演,舞蹈組的辛苦訓練,發言組的充分準備,視頻組的精心雕琢,后勤組的任勞任怨,等等。相比最終的課堂效果,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大家在準備過程中展現了才華,培養了自信。
在班會課組織過程中,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根據自己的特長加入了不同的小組,盡可能地為班會課貢獻自己的力量。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的表演才能、文學才能、主持才能、舞蹈才能、組織才能、演講才能、歌唱才能等得到了盡情的展現,每個人都成了發光發熱的星星,每個人都為班會課添磚加瓦,這既是對他們特長的展現,又是對他們自信的培養。當孩子們經過不斷磨煉,最終在比賽時呈現自己的作品時,我看到了他們眼睛中透出自信的光。
2.“寬”——寬容待人團結協作,活動組織重視配合
一堂成功的班會課,絕不是哪一個人的杰作,它凝聚著全班學生的奉獻與付出。在組織班會課過程中,學生之間增進了友誼,學會了合作,懂得了付出。就拿最后一個環節“種子的心聲”來講,需要全班同學都站到舞臺上朗誦一首詩,不僅要背誦下來,分男女角色朗誦,還要在不同地方配以不同手勢,非常考驗全班學生的配合和默契,因為有一個人做錯了就會影響整體效果。全班學生排練了一遍又一遍,剛開始總是有人不集中注意力做錯,于是抱怨聲此起彼伏,影響了整體進度。我趁此機會教育孩子們:“那些做錯的人肯定不是故意的,但是每一個做錯的人都要明白,你的錯誤會給大家都帶來麻煩,造成別人對你的抱怨和不信任,因此,無論何時,無論處在哪一個團隊中,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的失誤去給別人帶來麻煩。而抱怨的孩子們,請不要再繼續指責,這對解決問題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會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讓我們停止抱怨,善意地提醒做錯的同學,多一分寬容,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責任感,少一分不認真,大家一定能做得更好。”經過教育之后,學生果然更加認真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會課過程中,每個小節目都是經過團隊成員的不斷磨合和反復排演才達到最終的默契,每個環節的銜接都是事先經過彩排和訓練才達到最后的融會貫通和秩序井然。在親身體驗的同時,學生從中學會了寬容,學會了體諒,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奉獻,而這才是班會課無形的德育力量。
3.“高”——班會總結升華主題,活動反思提高修養
本堂班會課的主題為“一顆快樂的種子”,從三個環節入手來解讀一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的秘密。第一篇章是“種子和土壤”,由李XX和張X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和資料,對學校作了深入的介紹。當學生們聽到我們學校竟然有這么多優秀的教師和學生,有這么多精彩的社團活動,有這么多外界的贊譽,學校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篇章講“種子的生長”,學生的教師模仿秀幽默滑稽,將老師們各自的特點表演得淋漓盡致,然后馬上就播出教師們的祝福視頻,拉進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班長王XX《1204班背后的故事》的演講,回憶起大家兩年來走過的路,令很多學生都感動落淚,也更加珍惜同學情誼。第三篇章“種子的心聲”中大家齊聲說出心中的感恩,合誦詩歌《一顆快樂的種子》。
三、結語
通過三個環節的設置,旨在讓學生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顆種子,在學校這片土地上快樂地生長。學校是土壤,老師是陽光,同學是雨露。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感恩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我們要感謝培育我們的學校,感謝辛勤付出的教師,感謝支持幫助過我們的學生。班會課結束后,我讓學生寫下對這次活動的感想,希望他們在反思中提高修養,懂得感恩。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劉福國.班主任工作概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