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艷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在我校已經推廣兩年多了,我在一線課堂的應用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下面是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1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當今社會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各行各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些競爭并不是靠個人的單槍匹馬
就可以取勝的。三國時期孫權云:“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倍〗M合作學習的精髓便在于合作,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養成團隊合作意識,學會合作,學會學習,這其實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初目的吧!
正基于此目的,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不要一味地采用“評比”“競賽”的方式來激勵學生,單一的以此手段來維系學生的合作熱情,這是有悖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的。我們應該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給他們合作的方法,解決他們合作時的困惑及矛盾,養成一種“耐心、虛心、用心”的合作態度。
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組長會抱怨個別組員不積極參與,不聽從他的安排,不愿意和某個同學合作,老師不僅要教育個別組員端正態度,也要建議組長開動腦筋,想辦法調動組員的積極性,并且要讓所有同學明白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和任何人在任何環境下合作!又如:組內及小組之間常常會因為競爭相互埋怨、爭執、影響同學情誼,那么,如何正確對待“評比”“競賽”便成了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關鍵,也成為學生們必修的學習內容之一。教師應該在每一次的合作評比或小組競賽中反復滲透一種思想——我們的“評比”“競賽”就好似“華山論劍”一般,憑的是真才實學與光明磊落的比試,贏的贏得精彩,輸的輸得心服。
2 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隨著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責任感成為人才選拔的一項重要指標,重視和加強學生責任心的培養,對其將來的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義。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要求每位同學在每個團隊里擔任不同的分工,每位同學既是團隊的成員,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必須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前提下,幫助團隊獲取成功。這種學習方式無疑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也促進了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
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我們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善于把握這一有利因素,讓每個小組、每位學生在每一次的合作學習時都有一份難度適宜的班級奮斗目標、小組合作目標和自己的學習目標,真正落實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責負,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尋求到展現自身價值的舞臺,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對集體、對他人是有用處的,責任心就在合作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起來了。
3 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
不管我們長到多大,積極主動應該都是我們人生的基本原則。心理學研究表明,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是使學生快樂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學生具有愉快、樂觀、主動等積極情緒,就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提升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美國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關于心態的重大作用講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因此,我們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尤其是分組時,應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充分信任每一位學生,經常更換一下分工的角色,給每一位學生提供獲取成功的機會,如:組長輪流當;輪流擔任主要匯報員;多采用小組成員一起展示的方式……我們合作學習的目的不是發現“學生的問題”,更不是發現“問題的學生”,而是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潛能,發展每一位學生的個性,提升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所有的學生一起享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4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闭n堂上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給他們自學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小組合作一般相對比較自主,小組成員可以自己提出意見、查閱資料、解決問題;合作學習把學生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學生在合作學習活動中進行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是最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學習方式之一。
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更順利、更持久地開展下去,我們作為教授者首先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怎樣使用工具書,怎樣預習課文,怎樣聽講、記筆記,怎樣進行復習,怎樣自我或小組內進行檢測等。其次是教師要持之以恒地訓練學生,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主動預習和學習的習慣,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良好的寫字、識字、記憶的習慣,勇于向同學、家長和老師請教問題的習慣,朗讀背誦的習慣,多看書,細觀察,勤練筆的吸光等。古人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學習慣的養成在于教師的長期指導和訓練;“善學者教師安逸而功倍,不善學者教師辛苦而功半”,學生有了自學能力,就有了開啟知識之門的金鑰匙。
5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薄敖逃侵R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毙乱惠喺n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迅速在各所學校風靡起來絕非偶然,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適應國家培養創新人才、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那么,教師首先要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鋪路搭橋:一方面給學生提出合作學習中的明確要求,要求要富有探究性,這是關鍵。如:“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是一順兒朝下生長的?”另一方面,還需針對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指導,這是合作學習得以延續、創新能力得以提升的堅實保障。如:枯燥的字詞學習,可以采用多種活動形式加以鞏固或檢測——“找朋友(拼音和漢字的搭配等知識點)”、“火眼金睛(找錯別字、易錯字等)”、“詞語串串燒(連詞成句等)”……其次學生也應為自己培養創新能力儲備條件:一是要有創新的自主性、積極性,樂于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二是要具備自主創新的精神和品質,多思考、多質疑、多討論、多發言、多閱讀。
6 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為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和育人環境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平臺。
1、小組合作學習創建了平等的學習氛圍。小組合作給了每位學生一個展示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現和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師更要把“愛”撒向每一位學生,從意識深處消除“優生”“差生”的概念,明確學生之間是“合作”關系,而不是“幫扶”關系,小組成員之間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地位高低、作用大小的差異。教師要正確引導每位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傾聽別人意見,實現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小組合作學習創建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合作學習的課堂是一個開放的、積極的課堂,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就不可能暢所欲言,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要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就要對學生樹立合理的期望,老師還要懂得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課下,微笑靜觀他們玩耍;課上,彎下腰來傾聽他們的討論。老師更要樹立與學生共同進步的思想:一個能夠適應現在社會的老師,應思考怎樣才能不斷涌出鮮活的泉水,這水怎樣才能“活”起來?
“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題研究要取得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教學者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