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娟
摘 要:析高職院校探索發展混合制的現狀、辦學困境,根據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本領域的探索,為發展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提供實踐依據。
關鍵詞: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是將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概念引入職業教育辦學領域而產生的新概念,是一種新興的辦學模式,主要指的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制資本等不同所有制資本交叉融合共同辦學的一種模式。
通過這種引進不同資本主體共同參與辦學,增強職業院校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拓寬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促進職業院校的發展。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以下簡稱《決定》)中將“混合所有制”這一原本為經濟領域的專業術語移用于職業教育領域,其中“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的表述引起了職業教育界的強烈反響。
目前已經有許多高職院校在“混合所有制”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例如以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公立民辦型,以齊齊哈爾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公有民營型,以南通紫瑯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民辦公助型和以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小混合”型。在調查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成功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造的高職院校多為工科類職業院校,這主要體現在工科類、制造類專業的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更趨于互幫互助型,雙方一拍即合,改革難度小。
但是,旅游類的專業的混合所有制的嘗試還十分有限,只有有少數學校做出了一定探索。桂林旅游高等??茖W?!熬频旯芾韺嵱柎髽囚邍H交流中心”、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旅苑酒店”、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青職國際旅行社”、“T-Garden”車廂咖啡廳”,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航空學院“Star Coffee”成功嘗試了“校中廠”模式,這也是現階段國內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大多選擇的改革方式。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千島湖校區”則成功推行了“廠中?!蹦J?,“廠中?!蹦J骄邆浒哑髽I經營設施設備、工作崗位乃至現場運營管理過程提供給學生進行實戰體驗和鍛煉的優勢,他們把學校直接搬到了千島湖景區,真正實現了“旺工淡學”,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值得借鑒。“千島湖校區”項目的成功得益于當地發達的經濟條件和政府在資金、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中西部經濟條件欠發達的地區卻很難復制。因此,在中部經濟條件欠發達地區探索類似的旅游管理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需要開拓出一條適應本地現狀,具備本地特色的產教融合發展新路徑。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北峽州酒店管理集團合辦的“峽州旅游學院”實踐過程進行研究,以混合所有制合作辦學為切入點,通過在峽州集團“天龍灣景區”景區建立“峽州旅游學院天龍灣校區”, 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師資培養、產學研合作等方面著手,以構建產教融合發展長效機制。
一、企業實地調研
組織專職教師進入“作辦學地點考查,了解今后學生工作學習的地方,對該地的改造升級進行初步規劃。以天龍灣度假區現有設施設備為基礎,學校負責實現教學及實踐指導,充分實現理實一體化辦學模式,建成以混合所有制為特色的辦學實體。
二、確定合作項目
根據前期“天龍灣”、“楊守敬故里”等景區實地考察調研,分析企業與學校合作辦學實施“混合所有制”的可行性。
詳細探討每學期“4+2+1”的六周實景教學實施方案,即每周周二到周五為課程學習,周六周日在企業崗位進行實踐操作,周一休息。實行“企業導師+學校教師”的雙教學管理模式。根據已有的計劃,前往與企業商談,確定具體的合作途徑,簽訂合作協議。
三、召開人才培養方案專家論證會
為制定2016級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下的旅游類人才培養方案,召開行業內人才培養方案專家論證會,聽取各方意見,為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奠定基礎。
四、項目實施方式
選取2016級旅游管理專業一個班的學生進駐景區,實施“4+2+1”的六周實景教學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企業員工和學生的雙重角色管理,從實操技能和理論知識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
這六周的實景教學探索,學生和教師以及企業都從中受益匪淺,具體總結了以下所得:
一、與企業共同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
從“互惠共贏”的可持續發展角度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建“峽州旅游學院天龍灣校區”,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機制。通過建立各類機制,出臺保障校企雙方利益,維護學生權益的政策措施,使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科學安全高效地運作。
二、與企業共同制定、實施人才培養方案。
“天龍灣”校區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同于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的“通用型”人才培養方案,須滿足峽州集團用人需求和企業文化的特殊要求。通過校企雙方合作,共同制定計劃,形成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通用要求與峽州集團特殊要求相疊加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進駐“天龍灣”校區,由校方教師、企業方技術骨干共同組成教學團隊開展理論授課、實踐教學等教學工作。
三、與企業共同創新授課模式及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講授與工作現場操作相結合的“實景教學模式”,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身臨其境,鞏固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授課方面采用校外企業導師搭配校內導師的“雙導師授課模式”,教師可以學習最新的行業走向,企業導師可以了解更為精確的行業和企業標準,學生可以同時在理論和實踐上得到提升。
四、學院教師和企業資深專業人員合作編寫教材。在實景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雙方通過長期的交流與溝通,互相取長補短,重新確定了課程的重點與難點,以及行業對技能的需求,根據這些交流成果合作編寫教材,并在學校和企業中推廣。
五、與企業共同培養“雙師型”教師。
把專業技術課程教學融入到實踐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有規劃、有措施地培訓和“孵化”一批“雙師型”教師,同時通過員工與學生的共同管理、共同學習的過程,使企業員工不用離開崗位便可以“回爐再造”提高自身素質,更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