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孫煥明++王衛
摘 要: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16 號文件)指出,“要發揮共青團和學生組織作用,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學校團組織要把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在教育、團結和聯系大學生方面的優勢,竭誠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從以上文件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個共青團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以西藏高校調查為數據,分析了新媒體對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希望對廣大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對策
1 新媒體和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體的含義及主要內容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是指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新興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主要包括互聯網媒體(QQ、微信、微博等)、電視新媒體( IPTV、移動電視等)、手機媒體等。
(二)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及主要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根據黨和國家的要求,結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來看共青團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觀與法制觀教育、綜合素質教育、共青團員意識教育等。
2 新媒體對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一)新媒體對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1、新媒體為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載體和手段
新媒體手段豐富之后教育工作者可以從多種渠道、方式獲得教育資源。據資料分析,當今學生最喜愛的團組織交流形式是 QQ和微信等網絡交流方式,其次是當面交流、電話交流等傳統形式。我區進行調查的學生中,325名學生上網時間在2-4個小時,占42.75%,其次是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的有219人,占28.74%,該項數據與上網時間4-8小時的學生接近,181人占23.75%。被調查者中599名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占78.56%。可見我區大學生上網時間普遍較長,大部分學生利用網絡獲取信息,這為網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輿論引領奠定很好的基礎。
2、新媒體擴大了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范圍
在實踐調查中,筆者發現共青團在工作中運用新媒體最多,學校團委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微博去發表一些正能量的新聞和轉載一些有利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信息。通過調查,63.4%的學生會主動關注共青團官方網站、微博和公共平臺,此項數據表明網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良好的群眾基礎,48.1%的學生會主動參與公青團組織網上發起的活動。這樣不拘泥于固定的地點,統一的時間,在自己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隨時接受信息,使信息得到了最大的利用。
3、新媒體提高了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及效果
自從共青團工作中運用 QQ、微信、微博之后,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例如學校校級團委有一個QQ 群,所有院級團委都在里面,有什么工作只要在群里說一下就可以,非常方便。我區調查中95%的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當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47.19%的同學選擇上網尋找答案,45.75%的同學選擇向老師、同學或朋友求助。新媒體的發展增加了共青團工作者與學生交流的方式,這樣不僅提高了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而且無形中擴大了受教育的受眾面。
(二)新媒體對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1、新媒體的影響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在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下,有學生經常參與不文明網絡行為,如人肉搜索、惡搞圖片、發布虛假信息、網上言語謾罵等行為。通過調查發現,78.3%的學生能正確處理網絡上傳播的不客觀或不真實的言論和觀點;能夠做到“弄清楚實際情況,不跟風”,能夠做到“勇于發聲,澄清事實真相”的僅占11.5%。作為學生,社會閱歷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形成,這時候網上的一些不利于學生思想進步的信息就很容易對其思想形成消極影響,這無形中增大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輿論引導的難度及要求。
2、網絡平臺建設不完善,學生對青少年類網站關注程度較低
新媒體中心主要是對校內關注度較高的稿件進行轉載。通過調查發現,同學們更加關注網絡信息的真實性、親和性(發生在身邊的人或事)和實用性,依次占比69.93%、38.82%、36.86%。很多新聞只是簡要概括了一些社會比較火熱主要事件,卻沒有對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和潛在的教育性報道出來,甚至有些網站建設很不到位,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內容幾乎沒有。
3、新媒體利用不充分和過度依賴問題
由于技術、財力、人力等問題新媒體建設并不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新媒體使用不充分現象,但是同時也存在了過度依賴問題,表現為: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發一發微博,更新微信信息,需要查找資料時用百度搜索,工作中與學生溝通用 QQ 就是使用新媒體。在這種錯誤的認識下,許多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非常依賴 QQ、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有些需要當面溝通的問題也使用 QQ,從而削弱了工作效果。
3 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對新媒體影響的對策與建議
(一)正確認識和主動運用新媒體,推動學校思政政治工作開展
我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與時俱進,正確認識新媒體,充分認識校園網絡、手機平臺等新媒體對高校青年學生的重大影響。特別是要切實加強校屬新媒體陣地建設,努力打造政治堅定、引導性強、覆蓋面廣的校屬傳媒系統,增強新媒體在思政工作中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時,學校應正確認識新媒體的利弊,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新媒體運用,適當的時候可以開設與新媒體相關的課程,從而進行普及和引導。
(二)加強融合,使新舊媒體互為補充
共青團工作者要對學生的喜好有所了解,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工作,了解學生喜愛的媒體方式、團組織交流形式和喜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只有了解這些方面才能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采取適合的媒體方式。目前共青團的許多實踐活動都是線下的,共青團教育工作應具體到實踐中,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不同的線上活動,同時要將線上活動和線下活動進行結合,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活動的形式,也可以讓大中專學生在參加線上活動的同時更加了解新媒體,更加熟練的運用新媒體。
(三)完善網站建設,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網絡平臺建設是新媒體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要在網絡平臺建設上加大投入,努力創建符合新媒體時代要求的現代型網絡平臺。學校應加強新媒體硬件設施建設,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現實保障,同時也要迎合學生的喜好,充分發揮手機新媒體的優勢,進一步增強教育效果。在技術上要采取多媒體形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在內容上要將黨、團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結合,并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4 總結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學校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新媒體環境既給共青團組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這要求共青團工作者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環境,并積極進行探索和正確的引導,因此我國新媒體政治教育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各方努力從而帶領新媒體共青團政治教育工作不斷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2]徐晶 楊鶴.新媒體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其對策[J].環境構建,2013(21).
[3]田穗.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