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換了,要去銀行變更手機號碼,哪家銀行服務更便捷?記者實地體驗了鄭州各家銀行服務水平后發現,農業銀行花園路支行體驗最好,全程服務最快,用時不超過3分鐘。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手機便民措施隨之而來,通過綁定手機號,開通手機銀行,便可以使用手機快捷支付。不過,手機號碼一旦丟失或更換,將無法實現上述功能,需要重新去銀行營業廳辦理變更服務。變更在銀行柜臺的預留電話號碼,重新開通手機銀行業務,究竟哪家銀行服務更便捷?
記者實地體驗鄭州各家銀行服務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王鑫向《理財》雜志記者反映,他最近新買的一款智能手機,在等公交時,連卡帶手機,一起丟了,確切地說是被偷了。而一問朋友圈,十個里有一半都遭遇過丟手機事件。“手機丟了,手機卡號需要補辦,可我的是異地卡號,還要重回異地辦理,非常不方便。”王鑫說,“我還不如直接新辦一個手機號。”
可是,手機號碼換了,綁定的銀行卡、信用卡怎么辦?要知道,網上購物刷卡消費或者線上轉賬,都需要短信驗證碼。
是否可以通過電話銀行變更信息呢?記者致電各家銀行客服電話得知,要想變更在銀行柜臺的預留電話號碼,必須去銀行的營業廳進行辦理,而不能通過電話銀行或者網上銀行辦理。而且去銀行變更柜臺預留的手機號碼,必須攜帶身份證和銀行卡。
類似辦理銀行預留手機號變更服務、掛失補卡、開卡服務,究竟哪家銀行服務更便捷?為此,記者實地體驗鄭州各家銀行服務水平后發現,農業銀行花園路支行體驗最好,全程服務最快,用時不超過3分鐘。浦發銀行花園路支行體驗用時最長,簡單一個預留手機號變更服務,需要40分鐘。
去銀行辦理業務時,為了節約時間成本,盡量避開上班高峰期,為此記者挑的是中午時間體驗,即上午11點至下午2點,分別到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以及農業銀行體驗辦理銀行卡預留手機號變更服務。
在銀行辦理變更業務時,要注意取號。
記者最先體驗的是招商銀行文化路支行,排隊人數不多,更換手機號之前,需要發短信驗證手機號實名制。柜臺辦理業務時,不用手簽字,直接在智能平板上點觸和簽名即可。全程下來,用時20分鐘。
其次,記者來到民生銀行花園路支行體驗。不用排隊,直接來柜臺辦理掛失補卡及更換手機號業務,需要手簽字,用時25分鐘。
就在花園路附近,記者又相繼體驗了交通銀行花園路支行和浦發銀行花園路支行。交通銀行不用排隊,直接在柜臺辦理信用卡手機號變更,智能筆觸擊簽字,用時15分鐘。浦發銀行需要排隊,就一個變更手機號業務,來回手簽字好幾次,辦理業務用時40分鐘。
然后。記者來到興業銀行緯一路支行體驗,柜臺辦理信息變更業務,用時20分鐘。
最后體驗的是農業銀行花園路支行,簡單的開卡、掛失補卡、變更信息等服務都不用上柜臺辦理,直接拿身份證,由大堂經理引領在“超級柜臺”辦理,全程用時不超過3分鐘。
銀行來了智能機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和社會消費主體的變化,對于銀行來說,以往迫切進行的網點擴張悄然變成了網點轉型。銀行網點的主要功能也從金融產品交付場所逐漸轉變為綜合化的服務和體驗平臺。
對于年輕人而言,有了手機銀行軟件,轉賬、購買理財產品、開辦信用卡等一些比較簡單的業務可以直接使用手機辦理。去銀行網點辦業務的,少之又少。當然,談起去銀行辦業務,最怕的就是工作人員少,辦理業務的人多,排隊總得排上幾個小時……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大背景下,一些有實力的大型銀行已經開始嘗試引入智能機器設備,并將柜員從柜臺解放出來,轉崗從事更創造利潤的營銷工作。例如農行的“超級柜臺”,建行的STM等。
國內智慧銀行建設浪潮興起于2013年,雖然不過兩三年的時間,但是發展非常迅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銀行智能助手不少于7種,例如中國銀行的外幣兌換機;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大行都有的紙硬幣兌換機,農業銀行等國有行、招商銀行等股份行的智能機器人,農業銀行的貴金屬展示終端,還有目前各銀行比較普及的智能柜臺。
據悉,“超級柜臺”是農行首創研發的新型運營服務模式,原來需要耗時20分鐘才能辦結的個人開卡聯動五項簽約業務,現在只需3分45秒即可完成。記者在農行緯五路支行網點看見,“超級柜臺”覆蓋個人開卡、電子銀行簽約、賬戶掛失、密碼重置、個人結售匯、理財簽約購買等8類52項產品。同時,在“超級柜臺”上交易,繁瑣的簽名、打印、回單、交易也有了大大縮減。
智能柜臺通過“客戶自助服務+關鍵節點銀行審核”的創新服務模式,將客戶必須到網點辦理的高頻率、高耗時、高耗能業務場景從柜臺遷移出來,以親民友好的界面、方便快捷的操作,為個人客戶一站式辦理開戶、簽約、更改手機號、人民幣匯款等21項非現金業務。
如想辦理一張中銀借記卡,直接點擊屏幕上的“我要開卡”,插入身份證,現場自助拍照,服務專員通過Pad查驗身份,審核通過后選擇卡片品種,拿到卡片后,一并開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短信通等服務。整個過程下來,耗時僅6分鐘,比在柜面辦理至少節約了20多分鐘。目前,智能柜臺可遷移傳統柜臺約60%的個人非現金業務,辦理速度較傳統柜臺提升3倍。
各行物理網點正縮減
在眾多智能設備面前,許多銀行正不斷對網點布局實施圖為農行“超級柜臺”界面新的策略。
招商銀行年報顯示,目前累計布放的11067臺可視設備,對柜面業務替代率達到了58.08%。招商銀行表示,去年網點租賃面積壓縮了39356.34平方米,年租金節約5726.42萬元。
工商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該行的物理網點為16429家,較2015年的16732家減少了303家。
在銀行減少網點布局的同時,大部分銀行都在增加銀行自助設備數量。
中國銀行年報顯示,去年自助終端數量達36083臺,較2015年增長11.71%;自助銀行數量達14444家,較2015年增長2.84%。
工商銀行年報顯示,去年自助銀行達29385家,較2015年增加342家;自助柜員機達100083臺,較2015年增加了294臺。
建設銀行年報顯示,去年自助柜員機較2015年新增6034臺,增幅6.59%;投入運營自助銀行27872家,較2015年新增3178家,增幅12.87%。
交通銀行去年遠程智能柜員機已在全行推廣899臺,較2015年增加206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