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瑩說,從先驅到先烈,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時間要定格至2001年。在此之前,杜瑩還是輝瑞的一名中央研究院研發高級主管,在全球戰略部負責代謝類疾病項目的轉讓及兼并收購,參與公司重大新藥的研發及上市。但在此之后,杜瑩卻選擇了離開工作已八年之久的輝瑞,轉而回國,完成了從跨國公司高管向本土醫藥創業者的身份過渡。
促使杜瑩回國的,是一則來自香港大亨李嘉誠控股公司和記黃埔的邀約。2002年,杜瑩應邀創立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并擔任總裁一職,同時也成為了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創立人及首席科技官,并于2006年主持籌劃了其在英國成功上市。而與禮來、阿斯利康等多家跨國公司達成的合作,以及在國內第一個把自主研發藥物推向國際臨床Ⅲ期試驗等標志性事件,亦都完成于杜瑩執掌和黃醫藥的期間,也奠定了杜瑩在國內生物制藥領域的絕對地位。
然而,真實的世界遠比童話描寫中殘酷,光鮮外表背后,杜瑩也曾面臨著孤獨與彷徨。從跨國企業高管突然變成一個“nobody”,各類資源的嚴重缺失,都曾成為杜瑩創業路上的攔路虎?!安铧c成為先烈?!倍努摳嬖VE藥經理人,只有成功存活下來才有資格為人所知,而作為創業路的親歷者,自己看過太多折戟沉沙乃至傾家蕩產的案例。
但如今的成績已經證明了杜瑩的成功。杜瑩現在的身份是生物醫藥公司再鼎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與包括賽諾菲、BMS、GSK等一眾跨國藥企達成戰略合作之后,杜瑩帶領下的再鼎醫藥已經完成了三輪總額共計超1.6億美元的融資支持。商業模式上,從產品引進到新藥研發,再到產業投資,杜瑩為再鼎所打造的這樣一條發展路線已逐漸清晰。
杜瑩其人
杜瑩,江湖人稱“杜大姐”。投資圈里有人這么叫,制藥圈里也有人這么叫。杜瑩也并不刻意低調。在E藥經理人提及幾個當下在生物制藥領域最如日中天的名字時,杜瑩淡淡的笑道,“他們應該算是晚輩?!?/p>
杜瑩的這種性格似乎是天生而來。用杜瑩自己的話說,“從小就是孩子王”。小學時是學校大隊長,到了大學是團支書。等到出國讀了博士,為了能夠盡早畢業,杜瑩主動向導師申請成立一個學習小組,并點名要了三個性格特點各不相同的同學加入小組,杜瑩則承擔起了“大姐”的角色,分配任務,誰來設計實驗,誰來記錄筆記,誰來清潔設備都有明確分工。這樣一來本來七到八年才能畢業的博士,杜瑩用了四年半的時間便結束了學業。
1993年,杜瑩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拿到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而在畢業前半年便拿到了輝瑞的Offer,但由于當時杜瑩父親身體欠佳,真正入職輝瑞已經是在一年之后了,先是在輝瑞美國中央研究院開始新藥研發科研工作,其中兩個藥物獲得批文在全球銷售;后期則主要在全球戰略收購部,主管全球代謝類疾病項目轉讓及相關兼并收購。
2002年,杜瑩正式開始組建和記黃埔的團隊,而在杜瑩執掌的超過十年時間中,和黃醫藥完成了7項自主研發產品的向外授權,合作對象包括阿斯利康、禮來、楊森、默克等跨國藥企。這在當時的中國醫藥環境中堪稱中國新藥研發的典范。同樣在這一時期,杜瑩在中國第一個把兩個自主研發全球領先的創新藥物帶到國際Ⅲ期臨床研究,同時將數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推到了上市審批階段。杜瑩的江湖地位也就自此奠定。
只是,江湖地位奠定的背后,往往也有著難為外人道的艱辛?!皠偦貋淼臅r候,真的是要每鋪一塊磚才能走一步路,因為當時在中國做創新藥,根本無路可走?!痹诙努摰挠洃浿校敃r最重要的難題是人才荒?!皣鴥葲]有做創新藥的人才,國外有人才但招不回來,根本沒人愿意放棄國外的高薪與發展回到國內?!?/p>
但這種情況在杜瑩創立再鼎時就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觀。此時的杜瑩,早已完成了將和黃中國科技在英國推上市的工作,并且已在紅杉資本以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的身份做了兩年的醫療健康行業投資,不管是在職業經驗、資本積累還是在人才資源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創業似乎成為了杜瑩的一個必然選擇。
2014年,再鼎醫藥成立,主要致力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藥物的研究開發。其采用的是與全球頂尖跨國公司或研發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模式,從全球范圍內甄選較為成熟的臨床候選藥物,共同進行臨床研究,推動上市?!艾F在采用這種模式的企業不下50家,但我們開始做的時候,還沒人這么做。”杜瑩告訴E藥經理人。
再次問鼎
之所以將新創立的公司取名為“再鼎”,杜瑩表示,是取“再次問鼎”之意。對于杜瑩來說,過往的戰績雖然輝煌,但早已成為歷史,再鼎才是現在自己要傾注所有精力去完成的事業。
自信的背后,是杜瑩對當下中國醫藥創新發展環境的判斷?!艾F在的中國制藥創新環境,真正到了良幣驅逐劣幣的時候。國家層面在鼓勵中國創新企業,政策支持力度也是空前。”杜瑩向E藥經理人表示,國家層面諸如藥審政策的改革、中國加入ICH框架等,都是讓企業家感到振奮的行為。這是“天時”。另一方面,資本對于杜瑩本人的認可,使得其在爭取融資支持上從無壓力,可以看作是“地利”。而“人和”層面,此時的杜瑩終于不用再像第一次創業一樣為爭取人才回歸而使出渾身解數了,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學者愿意回國發展,另一方面,“杜大姐”這個名字本身就已成了一塊招牌。
現在的再鼎已經形成了由杜瑩領銜的一支穩定團隊。這些人一般都在大型跨國制藥公司擔任過要職,或是擁有創新藥物的研發與生產經驗,全程參與過藥物研發的過程。有的人是從輝瑞就追隨杜瑩的老部下,而也有從其他公司出來愿意加入杜瑩團隊的新鮮面孔。這是杜瑩所認為目前再鼎的突出優勢之一,即一個有經驗的團隊,并且這個團隊已經跟我摸爬滾打很多年了?!?/p>
也正是這個團隊,一起打造出了再鼎堪稱豐富的在研產品線。將創新療法以及創新藥物研發引入中國,并通過自主研發,為全球患者提供創新藥物治療手段。采用“中西合璧,創新為本”的策略,通過積極的自主研發和強大的戰略合作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打造遍布研發各階段、極具競爭力的新藥產品線。
而對于這種模式,資本市場無疑是認可的。2014年8月,剛成立不久的再鼎便獲得來自紅杉資本與啟明創投的3000萬美元A輪融資。
杜瑩引進項目自有其邏輯,若是一些早期項目,針對全球患者都能發揮出效力,那么優先選擇是買斷全球權利;而對于更適用于中國市場的產品品種,則考慮買斷亞太區權利。對于杜瑩來說,這種“新藥遺珠”的機會實在是太多。對于大型跨國藥企的運作流程,杜瑩再清楚不過,隨著全球很多臨床基地不斷關閉,大量極具發展前景的藥物被外企放棄,這就是再鼎的機會。
但盡管如此,杜瑩還是表示,最終再鼎還是要走內部自我研發的道路。到目前為止,再鼎已經在上海張江高科技院區成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同時也與清華大學免疫研究所建立了戰略合作,共同開展免疫學研究及藥物研發。而在產品上,再鼎自主研發的也已有多個產品,針對腫瘤免疫療法和自身免疫病的大分子產品。據杜瑩介紹,不僅在上海,再鼎在美國波士頓、蘇州、北京都設立了分部。
至于團隊的人數,杜瑩則并不太關心。“越精簡越好。”杜瑩告訴E藥經理人,自己剛加入輝瑞的時候,研發人員一共才三千多人,等到自己走的時候已經有一萬多人了,但最后發現產品研發能力和三千人的時候并沒區別,因為70%的時間都消耗在交流吵架溝通上。
投資江湖
其實正兒八經做投資,杜瑩只做了兩年時間。
2011年,杜瑩離開和黃醫藥加入紅杉資本,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的身份,重點對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進行關注。對于杜瑩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太過陌生的事情。在輝瑞全球戰略收購部多年的工作經歷,使得杜瑩早已形成了一種從科學家的思維視角考察收購對象的能力。因此盡管2013年杜瑩便離開了紅杉資本,但短短兩年間其其投資的戰績卻不容小覷。
時至如今,談及對貝達藥業、華大基因以及百濟神州等公司的投資,杜瑩仍不免得意。這些現在以明星公司形象出現在業界面前的公司,在剛剛成立之初可并沒有太多人看好,但杜瑩能夠看到其中的機會。例如華大基因,杜瑩只憑三點判斷便做了投資的決定:一是壟斷,外企不能在中國收集基因數據;二是牌照難拿,但華大已經有了積累;三是華大已經是龍頭地位,再虧也不會死掉。而事后證明杜瑩選擇了一個絕佳的時機進入,投資回報自然豐厚。
“別看我做了這么多年CEO,又做了兩年投資,但我骨子里其實還是個科學家?!痹诙努摽磥恚鏊幍慕涷炞顬橹匾_@跟簡單的具備藥學背景還不相同,只有真正走完過藥品研發的全過程,對整個過程反復研究,才能真正對做藥這件事情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實際的項目篩查中,這種經驗帶給了杜瑩極大的主動權。曾經杜瑩去考察一家企業,對方表示其response rate是50%,杜瑩便追問是不是confirmed response rate,結果當時對方就有些惱怒,合作也就不了了之。但后來證明這個數據是不可靠的,response rate變成confirmed response rate就只有20%,對方提供的是有問題的數據。因此對于新項目,杜瑩往往會再三仔細檢查,包括自己做實驗看是否能重復對方的數據,如果不能,就交給第三方CRO進行檢測。
包括杜瑩自己的再鼎,在面對火熱的資本熱情時,也保持了一種難得的理性與冷靜。從各輪融資的金額來看,A輪3000萬美元,B輪1億美元,C輪3000萬美元,在所有其他公司每輪融資屢破紀錄的時候,再鼎卻極為克制的引進資本?!霸俣ζ鋵嵅⒉蝗卞X,C輪也僅是戰略融資?!倍努摬⒉幌M嗟馁Y本進駐,包括成立之初也是自己先放完錢后再去找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