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到人們的生產生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利工程建設既要滿足用水需求,又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因此對工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紹了現代水利工程的設計要點,然后指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闡述了幾點改進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設計要點;問題;改進對策
引言:
水利工程在農業灌溉、供水發電、旅游航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證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程項目。其中,設計方案是否科學合理,決定了工程性能質量,影響工期、進度、成本等管理要素。在節能環保理念下,發展生態水利工程,才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以下對此進行探討。
1、現代水利工程的設計要點
1.1 安全經濟
現代水利工程具有系統性和綜合性,除了滿足供水、防洪、航運、發電等基礎需求以外,還要保證生態環境穩定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設計期間既要滿足規范要求,又要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遵循風險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則。以城市環境水利工程為例,除了考慮防洪要求以外,還要滿足游客親水、戲水的要求;以農田水利工程為例,除了正常供水灌溉以外,還要提高運行經濟性。
1.2 以人為本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在設計中融入更多情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其中,人工景觀應該和自然景觀相結合,考慮原有景觀的類型、分布、特點,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設計人員必須考察當地環境,制定針對性、規劃性的部署工作,了解河流環境、水流形態,建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保證工程建設以后,能實現水體的自我恢復,促進水利工程健康運行。
1.3 保護環境
在環境保護上,一方面堅持生態化、自然化,利用自然環境的優勢,采用因地制宜的設計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循環利用的效果,減少水源浪費。在傳統設計理念中,會根據水體的不同功能進行劃分,導致水體之間存在障礙無法流通,影響水中物質的有效轉換,繼而影響周邊生態系統。對此,現代設計理念下,應該樹立全局意識,考慮到生態系統中不同要素之間的關聯,盡量保持水體的原有狀態,避免影響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2、當前水利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 內容缺陷問題
水利工程設計內容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圖紙設計不規范,尤其是細部尺寸標注不明確,不利于確定施工工藝,也不利于機械設備的選擇,如此會影響施工建設的開展,直接影響工程質量。二是工程單價的分析缺少相關依據,由于分析不合理會影響項目單價的確定,或者單價和實際項目不相符,因項目單價過高或過低,會造成概算失真,影響資金使用效率。三是設計圖紙內容過于簡單,不能反映出水利工程的全貌,會影響招標投標、現場施工、后期維護,甚至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2.2 設計審核問題
目前在水利工程的設計審核上,缺少科學嚴謹的精神,審核是檢驗設計科學性的重要步驟,是順利施工的基礎,因此必須嚴格遵循規范要求。然而在實際審核中,設計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就會影響審核結果的準確性,出現不負責任的情況,例如審核只是走過場,難以發揮出實際作用。
2.3 景觀設計問題
在景觀設計上,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景觀規劃和工程建設相脫節,一般施工建設在前、景觀規劃在后,不僅增加了設計難度,效果也不如人意。二是景觀設計和周邊環境不協調,沒有融合地貌景觀、當地文化等要素,沒有凸顯出人文特色。三是景觀設計創新性差,存在盲目跟風現象,缺少鮮明的風格特點。四是單純注重設計,忽視維護管理,景觀設計完成后,難以長期維持美觀性。
2.4 生態保護問題
在生態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一是規劃設計沒有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條件,無法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工程建設可能以環境破壞為基礎。二是缺少具體的設計方法和標準,生態保護和地域環境密切相關,設計方法和評價標準也具有地域性,因此難以出臺統一的標準。三是設計人員自身的環保意識差,在工程設計期間沒有融入環保理念,忽視了生態環境的發展規律。四是設計期間當地水文資料、生態資料不全,因此設計缺少針對性;而且建成后的生態管理不到位,影響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3、水利工程設計的改進對策
3.1 嚴格執行規范
設計工作的開展,應該以《水利工程設計規程規范》、《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等為依據,確保各項規范落實到位。設計時不僅要充分收集各項資料,還要結合以往類似工程的經驗,及時發現設計中的問題和不規范現象,實現設計改進的目標。對于設計人員而言,應該樹立規范意識和責任意識,熟練掌握規范標準和法律法規,為設計施工提供堅實基礎。考慮到現代水利工程的要求較多,設計時一方面保證圖紙的科學性、嚴密性,另一方面準確標注各項數據,尤其是細節構造和關鍵部位,避免影響施工進展。
3.2 注重生態保護
設計時注重生態保護,就是要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保證生態平衡發展,消除或減少水利工程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危害。隨著工程設計的科學和創新,傳統的設計理念發生改變,要樹立生態理念。一方面,分析河流生態系統的特點,保持水流循環,才能提高水體的凈化能力,保護水中生物的健康生存。水體的利用要尊重自然規律,提高水體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另一方面,將生態水文學作為設計基礎,工程建設不能破壞河流的運行,提高水源利用的效益。
3.3 提高設計水平
設計人員自身的技能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設計方案的質量,因此提高設計水平是改進設計質量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首先從職業道德入手,提高設計人員的責任感,認識到設計對于施工的重要性,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其次把好人才聘任關,適當提高準入門檻,以文化水平高、具有工作經驗的優先。企業要加強人才資質審核,針對設計水平和能力進行測試,確保每一位設計人員均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最后針對現有員工,要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方法,總結國內外成功的水利工程設計經驗,提高設計方案的科學性。此外,落實績效考核制度,將工程設計質量和職工的薪酬待遇、職稱晉升等相掛鉤,以此激發工作積極性,促進設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3.4 加強設計審查
水利工程設計完成后,審查工作是查缺補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具體來說,審查要點如下:第一,保證基本資料完整。針對委托方提供的施工圖紙和資料,審查人員應該以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為依據,開展逐項審查工作。其中,基本資料包括設計報告、批復文件、概算方案、勘察結果、施工圖紙等。如果是分批審查,應該保證每個批次施工圖紙的系統性,避免混淆不清影響審查工作的進展。
第二,把握審查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初步設計批文;②施工圖紙的完整性;③設計總說明;④總平面布置圖;⑤地基處理和基礎設計圖;⑥結構布置圖;⑦鋼筋圖;⑧設備的型號、規格、性能;⑨計算書。從這九個方面進行審查,能避免項目遺漏或重復審查,有效提高審查效率。
第三,提高審查水平。對于審查人員來說,其一要掌握相關政策法規、技術標準,了解行業內的最新信息,例如設計理念、設計方法等;其二要和設計方、業主方加強溝通交流,制定科學的審查規劃,明確進度和質量要求;其三編寫審查報告時,保證文字簡要、表述準確,提高總結評價的規范性。
3.5 建設生態水利
生態水利工程,指的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遵循生態平衡法則建設的水利工程,從人與自然的共同需求入手,把人員、水體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個要素,在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維護中,均融入生態保護理念,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結合以往項目經驗,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滿足生態水利設計標準,我國生態水利工程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工程設計上可以參考國外工程經驗,針對設計規范標準進行補充和完善,繼而指導設計工作的開展,滿足生態水利的發展需要。第二,工程設計和生態環境緊密結合,既要考慮地質、水文、氣候等條件,又要發揮環境科學、工程技術的作用。設計時要分析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的相同點、不同點,能根據季節變化設計調整用水量,并且關注水污染治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環保性。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水利工程的設計要點,是安全經濟、以人為本、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分析可知,當前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集中在內容缺陷、設計審核、景觀設計、生態保護等方面。對此,應該嚴格執行規范、注重生態保護、提高設計水平、加強設計審查,并推廣建設生態水利工程,促進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佳梅.關于水電站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3):1123-1123.
[2] 張明.水利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5):664-664,661.
[3] 韓煒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5):2800-2800.
[4] 楊清義,賈海濱,孫業海等.現代水利工程設計問題及關鍵點分析研究[J].科技資訊,2013,(13):54,56.
[5] 謝安國,付二偉,孫平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分析[J].江西建材,2016,(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