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工程水質污染源的分析,結合未來新農村發展建設的需要,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強化灌區渠道工程管理,實現水利可持續發展,為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工程提出思路與管理對策。
【關鍵詞】東圳水庫灌區;可持續發展;水環境管理
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系傍山開建,沿渠有居民生產生活、工業發展給渠道水資源形成了嚴重的污染,其污染程度是不同的,各種污染狀況的防治對策也是不同的。為了能夠促使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水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夠強化對污染源的分析,提出相關的改進對策,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就當前管理狀況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污染源分析
1.1畜禽養殖業造成的污染日益突出
當前,福建省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污染源調查分析中,能夠普遍發現污染影響較大的則是畜禽養殖業的存在。當地居民為了能夠依靠養殖業獲得一定的穩定的經濟收入,大量依靠水庫渠道兩邊建設魚塘、養鴨場子,這些非正規建設的場地在廢水和污染水的排放方面存在很大問題,再加上當地政府屬于制度化的建設和管理,給當地居民肆意妄為、擴大養殖面積等形成了很多空間。當前與往年相比,莆田市東圳水庫渠道兩邊非正規的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居民水環境保護意識淡薄,治理沒做或跟不上發展需要,企業不肯投入或無能力投資治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大量的畜禽糞便及沖洗廢水已成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1.2工業“三廢”及農村生活污染
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水環境污染問題的產生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則是工業“三廢”及農村生活污染。首先,東圳水庫灌區渠道建設為莆田人民提供生活、工業和農業生產用水,但在東圳渠道的“三尾”,水質受污染的問題尤為突出,部份水質含氮、磷或重金屬嚴重超標,從而使農業生產用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甚至富營養化,有的甚至直接威脅到人的健康。如莆田市秀嶼區眾和印染廠,因排放的廢水中重金屬鉻等嚴重超標,不僅造成當地農業生產用水污染,水體散發惡臭味、無生物生存且水質顏色發黑,嚴重造成了水環境污染;其次,農村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生活垃圾隨意堆放丟棄入渠道也是當前水庫灌區水環境保護工作中急需改變的問題。渠道周邊居民在生活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堆放中未能按照相關標準制度進行,污染行為缺乏監督管理和指導,對于農民隨意排放、堆放的問題一直都是處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狀況,管理不到位更加劇了農民此行為頻率的提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量是非常大的,一旦長期排放到水庫灌區渠道中,造成的污染代價將是非常大的。現階段,由于農村基礎設施不全,財力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約下,這些污水垃圾基本都是在沒有任何處理或只是簡易處理的情況下排入渠道,特別是垃圾中的“白色污染”——各類廢棄塑料更是隨處可見,這些廢塑料將在水環境中存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成為影響灌區渠道水環境的另一因素。而且,當地居民未能夠充分意識到水庫灌區渠道周圍環境的良好保護對于自身以及后代身心健康,村落實現可持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主觀思想觀念未能得到正視改變,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保護工作落實更困難。
1.3化肥的污染
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水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灌區管理人員發現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在農業生產中氮肥損失最大,其損失率在30-50%之間,隨農田排水流失和滲入地下水的約占10%。但是化肥又是當前農業生產必須運用的部分,當地居民又缺乏現代化化肥使用的觀念思想,化肥使用中出現大面積濫用、誤用的狀況,不合理的化肥使用導致渠道周圍水環境中氮磷超標,水體環境富營養化現象突出,水質遭受了嚴重的污染。
1.4農藥的污染
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污染源分析中,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已經成為另一個重點關注的問題。農藥中含有大量的化學成分,農藥使用不合理、超標等污染源直接流到東圳水庫灌區渠道內,造成水質中某種化學成分超標,發生化學反應,破壞了原來水體生態的穩定,導致水環境出現污染的狀況。
2、加強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管理,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
2.1加強水環境保護宣傳,提高公眾參與水平
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水環境保護工作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認識到水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公共性的、全民性的,需要各方面工作人員切實參與保護,尤其是當地居民的參與水平。首先,要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面向廣大公眾宣傳《水法》、莆田市東圳水庫基本概況、存在價值、渠道的功能以及保護意義、保護策略,重點提高廣大公眾對水環境健康保護重要性的認識,認識到渠道周邊居民自身身心健康與渠道環境的水清堤綠有著長久的聯系,同樣也認識到自身微不足道的一言一行將影響了周邊群眾對水環境日常保護意識,從細節小事上提高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水平和能力。其次,通過系統化的宣傳教育促使公眾形成相配套的專業化保護體系,提高公眾參與水平,如,辨別行為的污染影響力、平臺反饋舉報監督以及建言獻策意識覺醒和能力提高。為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保護工作發揮重要的參與作用。
2.2加強對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的監測工作
為了能夠實時性、動態性的發現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污染狀況,遇到嚴重超標污染能夠組織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實地調查分析,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改進對策。當前,莆田市東圳水庫管理局能夠強化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輔助加強人工實地水質檢驗工作對水環境進行穩定性的監測。首先,3S技術在實時監測中的應用。通過GPS動態定位監測以及GIS圖像、信息、數據以及RS高空遙感的三者相互協調搭配的基礎上,在計算機操作界面的調控前提下,工作人員能夠實現對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的實時監測,通過數據收集和信息分析,能夠最大化方便工作人員分析水庫灌區渠道水質是否存在問題,且3S監測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工作人員提供輔助性較高的應對方案和應對策略,對水環境保護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其次,為了能夠進一步更加精確的獲得關于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的實時狀況,管理局定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到實地中對水質進行檢驗分析,對其中超標的元素和物質等進行明確鑒定分析,通過形成科學的鑒定報告,工作人員能夠針對性的發現造成水環境污染的源頭,對應治理,制定出最佳有效的控制措施。整體上而言,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中,實時性、動態性的監測是非常必要的。
2.3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的綜合治理
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水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必須切實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的綜合治理工作,取締非正規的、小規模的、零散的畜禽養殖農戶或場地,提倡集中養殖,綜合治理,降低污染水平。管理局一方面強化前期調查工作,對當地存在零散的畜禽養殖場地調查分析,對不符合規格標準的養殖場地加強溝通交流,協同當地政府依法取締不正規畜禽養殖業的決心;杜絕或降低污染源,另一方面,依靠當地政府審批大規模的土地,將散落的畜禽養殖業集中在一起,加強現代化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集中處理,嚴格制度化建設,提高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水平,是當前降低污染的主要措施,且成本投入低見效快。
2.4防止建設項目對水環境造成污染
莆田市東圳水庫水環境污染治理和保護工作,注重外部建設過程中使用渠道水資源期間造成的污染,嚴格控制污染源建設項目對水環境造成的污染。一方面,管理局在渠道周邊的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做了明確規定,對于建設項目能夠強化日常審批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對建設項目選址工作加強審查,嚴格控制建設項目選址與灌區渠道之間的距離和方位,保證渠堤兩邊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另一方面,管理局明確提倡建設項目“綠色施工、文明施工”,尤其強化對建筑材料規格、標準的要求,堅決反對工程建設單位選擇使用污染大、化學反應大的材料,且注重監督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抵制隨意堆放建筑垃圾和隨意排放污水,一旦發現,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懲處,強化嚴格管控,加強追蹤管理,降低外部建設項目對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形成的污染。整體上而言,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對水庫灌區水環境形成了污染,管理局必須圍繞水環境保護目標,通過制度建設和政策制定的補充與加強,提高建設單位進入空間建設的門檻,加強市場化調查分析,選擇經驗豐富、市場形象良好的施工企業單位,避免或降低建設項目造成對水環境污染。
結語:
莆田市東圳水庫灌區渠道水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針對當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實際出發,強化前期調查分析,對造成水環境的污染源分析和資料整理收集的基礎上,尊重客觀規律,加強水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參與水平,從加強農村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出發、強化對水環境污染監測、以及防止建設項目對水環境形成污染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治理,在動態性、實時性數據信息利用基礎上,加強渠道水環境管理,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莆田市環保局,《莆田市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報告》
[2]范衛斌. 莆田市紅山水庫水環境保護及防治對策[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7, 45(4):156-159.
[3]王丹丹. 楊家杖子水庫環境保護措施與應用探析[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5, 43(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