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昱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分析及優化建議
◎趙晨昱
如何實現企業的經濟最大利益化,是所有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成本管理就是一個能很好實現收益增值的辦法,但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在成本管理這塊區域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和挑戰。如成本與收入之間的失衡,銷售與生產之間缺乏協調等引發的高成本,低收入,盲目生產以及銷售困難等問題。而科學高端的成本管理系統及理念將幫助中小型企業突破難關。
二十世紀 九十年代初,我國迎來了經濟的復蘇以及改革的開放,那時國內的經濟市場剛剛復蘇,各大商品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而主顧之間的買賣關系也處于相對原始的階段,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企業也無需考慮如何控制成本管理以實現產品最大的利益化。企業的工作就只需將商品生產出來,然后投入市場即可,這也就形成了大多中小型企業實行粗放型的生產經營模式。經營模式或許有效,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漸漸的已形成了向消費者轉移的趨勢,即供過于求。這時,只單純的以粗放式的生產經營模式來經營管理企業就很容易造成產品積壓,給企業帶來虧損。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成本與收入,生產與銷售之間無法達到平衡的狀態,這就更給企業造成負擔并極可能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使其未來的發展受阻。所以,科學系統的成本管理系統及理念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在資金運轉方面較為靈活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更能發揮其意想不到的作用。以下,是近幾年一些專家學者在做了大量調研后,歸納出的目前關于我國中小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以及相關的應對措施。
目前,在我國的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中,主要的是以粗放式的成本管理及生產經營模式。這就很容易形成一人獨大的現象,在成本管理方面也很容易受管理者的主觀意識的影響,而缺乏科學系統的分析與判斷。而在考慮成本管理時,也只是從最基本的產品生產入手,這種只考慮到控制生產成本的淺薄意識在后期銷售時很容易會出現產品積壓而導致大量虧損的問題。
思想上缺乏對成本管理的高度重視。目前的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識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上。而沒有從一個更加宏觀,考慮整體大局的方面去認識到成本管理對企業未來發展及盈利的重要性。企業的管理者認為,只需控制好生產產品的成本即可,將控制生產成本看作成本管理的全部。這樣的思想觀念如果不及時地進行轉化,就極有可能危及企業未來的發展。
成本管理制度單一,存在缺陷。我國大多中小型企業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都面臨著這個問題,不夠完善健全。他們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沒有明確的職責權限,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對制度做出系統的調解,這就使得中小企業無法跟上經濟的發展,最終極有可能被社會淘汰。
對于成本管理真正含義的認識及解讀尚淺,以偏概全。在以往的成本管理中,大多企業只考慮生產產品的過程階段,而在考慮成本管理問題時,也只將目光停留在如何控制生產成本上,并沒有從產品的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時間角度,商品流通的價值鏈,成本管理的目的,以及轉變成本管理執行者對于成本管理的觀念等多方面去考慮關于成本管理的問題。
成本管理的方法缺乏多樣性,太過單一。目前由于大多中小型企業仍然采用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模式,所以在處理成本管理時仍然以最大限度降低生產產品的成本來實現成本的控制。標準成本,計劃成本,目的成本在中小型企業的成本管理中仍然占著很大的比重。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由于管理者的思想觀念問題,墨守成規,使得一些先進的理念如戰略成本管理,作業成本管理以及績效評價等仍然得不到推廣和普及。

成本管理的技術過于落后,無法跟上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如今世界已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電腦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延伸到的社會經濟的每個行業和領域。成本管理也不例外,運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以及管理系統去處理問題,不僅能提升辦事的效率還能提高準確率。但對于目前的大多中小型企業來說,要想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仍然缺乏實際考慮。
中小型企業的員工缺乏成本管理的專業素養。在大型的企業的管理中,通常都具有一套完整,先進,高效的管理體系。而這也正是中小型企業缺乏的專業素養,一般在中小型企業中,員工對于企業的成本管理大多漠不關心,但有效的成本管理是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來實現的。
樹立正確有效的管理觀念與認識,形成企業成本管理的中心文化,提高全體員工關于成本管理人人有責的觀念意識。 現如今,人力就是財力,一個企業擁有強大的人力資源就意味著這個企業擁有者一筆無形的財富。所以,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但前提是,中小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有重視管理的觀念,并且知道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采取措施,實現企業的成本管理。同時加強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使成本管理在企業中形成一個自覺的行為。
管理者應意識到專業人員對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高薪聘請專業人員。其實要想實現成本管理的轉型,普通的會計人員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必須聘請專業的從業人員,才能擺脫墨守成規的現狀,讓企業實現在成本管理的突破。雖然,專業人員在薪酬方面要求較高,但從企業的未來發展考慮,這個建議是可取的。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不再使用單一的粗放式成本管理,擺脫只從控制生產成本方面去考慮的老辦法,而應順應時代的發展,運用先進,科學的成本管理制度,以此實現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核算企業利潤時,將財務會計法與管理會計法相結合。首先,如果企業在核算利潤時只一味地采用財務會計法,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高估最終的利潤,缺乏準確性。而管理會計則避免了此類問題的產生,尤其是在產量大銷量低的情況下更能準確地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讓企業能更客觀的認識企業本身。
企業在擴大自身發展的同時,不要忽視對環境的保護。企業如能從源頭上解決環保問題,做到設計科學合理,避免原材料的浪費,這樣不僅能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而且能實現對環境的保護,產生一箭雙雕的效果。
天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