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賢
關于對銀行80、90后員工成長、成才的研究
◎王登賢
80、90后代表著國家的希望與未來,更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帶著寒窗苦讀后的理論知識,在社會進步的浪潮中不斷拼搏進取,彌補作為青年人缺失的經歷與經驗。目前,銀行青年員工比率逐年上升,雖然他們有著高學歷、高智商,但一些矛盾問題也日漸凸顯,比如:他們的積極進取與缺乏目標、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匱乏的實踐經驗、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與解決復雜問題能力不足等。80、90后思想意識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存在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如何解決他們存在的矛盾問題,不僅是推動銀行自身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培養其員工成長、成才的關鍵所在。
思想狀況
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大發展的年代,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更新,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擴大。走上工作崗位,面對新鮮的事物,思想活躍的他們在強烈求知欲的催化下更是表現出積極進取的工作熱情,并很快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和領悟。但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也會讓經驗匱乏的青年員工稍感焦慮,甚至出現無所適從的低落心態。他們渴望單位能提供自身更大的學習和發展空間,提升自己付出與回報的正向比例。隨著工作年限的不斷增加,成長、成才的強烈訴求,使其好高騖遠的心理也逐步顯現。
壓力狀況
生活壓力。80、90后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在其成長過程中,如同溫室的花朵難經得起各種挫折的“摧殘”。當下,正處于適婚年齡和初婚不久的他們,面對高昂的房價、贍養的父母、待育的子女,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有種“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心理的焦躁與不安,顯現的跳槽、違規兼職的現象近幾年也時有發生。
工作壓力。做為銀行的員工,不僅承擔著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更是承受了來自各方面的心理壓力,比如:客戶不滿投訴、客戶故意的刁難、領導的訓斥、加班導致的家庭矛盾等等。工作中,任務指標繁雜眾多,考核機制量化權重逐漸加大,使其不堪重負。

學習壓力。為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適應快速發展的金融市場格局轉變,承擔起自身單位面對的各種競爭與挑戰。他們工作中兢兢業業,工作外奮發學習,不僅在專業知識水平上武裝自己,而且學習更多的非專業知識技能。尤其是80、90后,他們工作氛圍中的競爭意識日漸強烈。
格局狀況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融資脫媒趨勢的加劇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運用科學合理的態度,借助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調整業務發展理念,實現業務從同質化競爭走向差異化競爭、從“坐商”(坐等客戶)轉為“行商”(主動挖掘客戶潛力,積極創造新的服務需求)、從單一服務功能轉向綜合服務功能,為大眾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是當下乃至未來員工轉變觀念,推陳出新的關鍵。
加強思想教育引導,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80、90后員工的自我教育意識和對扭曲事物的自我辨別能力較差,單位要及時給予工作和生活上的關注。一是引導員工“講文明、講法治、講道德”,一切從大局出發,學會摒棄個人主義,從集體利益考慮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幫助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給出更多幫助性意見和建議,讓員工從心底體會到單位對自身的重視程度;三是關注員工生活,培養健全的人格,緩解生活壓力帶來的各種不良情緒,增強員工對自身的單位的歸屬感。把實現自身的個人理想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形成同發展、共進步的工作格局。
擺脫“思維懶惰”,鼓勵“深度思考”。當下的青年人并不是“勤奮的努力沒有用”,而是“表演勤奮”的這種行為沒有價值,這種看似勤奮的行為實質上是一個人“思維懶惰”的保護色。目前大多數的80、90后都存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也就成為了“低品質勤奮者”。如果想得到與過去不同的結果,如果想實現結果的圓滿,就必須做一些與過去不同的事情,而這些不一樣就要體現在認知層面,而認知的提升就要依靠“深度思考”,從而成為“高品質勤奮者”。只有擺脫“思維懶惰”,更多的鼓勵青年員工“深度思考”才能實現他們的認知升級、能力提升,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拉近領導與員工的距離,提升員工內心的被認知感。目前,銀行的青年員工與領導之間,尤其與高層領導之間,仿佛隔著敬畏、陌生的“厚墻”,從員工的一面無法去穿越,只能從領導一面去為員工打開,拉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更多地去關注員工內心的需求、情感和行為,為青年員工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機會,最大程度的發揮青年員工的潛在能力,讓其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關注、被認知。可定期舉行領導與青年員工座談會,高層領導要貼近實際與員工打成一片,在會議上各抒己見,無限制、無約束;同時也可建立溝通交流渠道,比如通過微信、郵箱等,拉近領導與員工之間的距離。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及企業格局不斷完善,時代在變遷,80、90后員工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銀行只有在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下,逐步探索適合青年員工成長、成才的道路,了解青年員工的心理動向,幫助設立方向,不斷改進方法、完善機制、精細安排,為青年員工創造成才通道,使青年員工能夠在企業的不斷發展中穩步成長。讓我們的80、90后在黨的指引及企業的正確培養下,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