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瑾
摘要:2013年,四級題型改革后,新增題型段落翻譯取代之前的句子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的飲食、教育、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段落翻譯不同于以往的句子翻譯,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學生分析文本,本文總結出學生在翻譯時的常見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四級翻譯;常見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06-01
翻譯新題型的分值從5%提高到15%,其改革旨在突出翻譯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以及用英語表達中華文化的能力,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因此,本文對學生的翻譯不足進行分析,借此提出教學建議,以期提高學生的翻譯技能。
1.學生錯誤分析
1.1 詞匯。詞匯是翻譯技能的重要基礎,也是翻譯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學生在翻譯時,或望文生義,或搭配不當,造成誤譯。
原文材料:在中國文化中,紅色通常象征著好運、長壽和幸福。在春節和其他喜慶場合,紅色到處可見。人們把現金作為禮物送給家人或親密朋友時,通常放在紅色信封里。紅色在中國流行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們把它與中國革命和共產黨相聯系。然而,紅色并不總是代表好運和快樂。因為從死前者名字通常用紅色書寫,用紅墨水書寫中國人名被看成是一種冒犯行為。
對3個班,近200名學生的譯文分析,得出學生在單詞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于:單詞拼寫錯誤、單詞詞性亂用、以及詞義混淆等。信封envelope被拼寫為envolope,invelope或evelope等其他形式。同時,詞性不分,動詞當名詞用,名詞當形容詞用,介詞當連詞等。如原句中"紅色象征著好運、長壽和幸福","象征"本可做動詞也可做名詞,一些同學直接使用"symbol"當謂語動詞,甚至還有同學使用其形容詞"symbolic"。原句中"長壽"不少同學直接翻譯為"long living",則屬于對原文的直白翻譯,造成翻譯錯誤。
2.語法
2.1 句子成分殘缺不全。原文:人們把現金作為禮物送給家人或親密朋友時,通常放在紅色信封里。
許多同學主語或主句定位不明,翻譯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則為"People use cash to give present to families and close friends and usually put in red envelope"。而正確的譯文,則應把"現金"做為主語,如下:Cash is often put into a red envelop when it is sent as a present to relatives or close friends。當然,翻譯方法多種多樣,以上只做為舉例示范。
2.2 邏輯關系錯誤。"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英語如此講究邏輯,因此,許多在漢語中不言自明或者不言而喻的意思,放到英語語言環境下,都要用外在形式一一體現出來。
原文:在春節和其他喜慶場合,紅色到處可見。
此句中的"到處可見"應翻譯成被動態,"The colour of red can be seen everywhere r",但許多同學恰恰最容易忽略隱藏的"被動態",將主語定位錯誤。如原文中的另一句"人們把現金作為禮物送給家人或親密朋友時,通常放在紅色信封里",實則也為被動態。
2.3 篇章把握不清。以另一真題為例:珠江是華南一大河系,流經廣州市,是中國第三長的河流,僅次于長江和黃河。此句包含陌生名詞,多個動詞,以及"一大"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形容詞。原句中文較長,如要譯成復合句,學生需要分析句子邏輯結構,選擇合適句型,再考慮時態、語態及詞匯。除此之外,學生還存在其他問題,如細節理解失誤和文化知識缺乏,導致翻譯錯誤頻發。如上文的"共產黨",很多同學的"自創"翻譯,令人啼笑皆非。
3.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對
大學四級翻譯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大對翻譯的重視力度,針對相關的問題,積極調整和應對。
3.1 加強語法學習。語法一直是英語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長期以來,英語考試也著重于語法考察,但效果甚微。不少學生時常出現詞不達意、語句不通、結構混亂等錯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語法基礎薄弱,書面表達能力欠缺。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加強相關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
3.2 適當融入翻譯理論與技巧。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從語法層面審視,漢語是典型的分析性語言,
而英語屬于綜合性、分析性語言。教師應多加入英漢語言對比分析,使學生能真正理解兩種語言的根本差異。同時,教師應結合課文,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基礎的翻譯理論和技巧,理論結合實踐,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
3.3 增強文化相關的語匯積累。四級翻譯內容多數與中國相關,從傳統文化到現代經濟,同時一些"中國特色"的熱點熱門詞匯都是學習重點。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搜集、總結相關語匯,使學生能熟練掌握相關表達,以備不時之需。除此之外,學生還需增強跨文化知識的研究與輸入,才能提高翻譯質量,達到文化輸出的目的。
4.總結
大學四級考試的翻譯題型改革旨在促進英語教學的改革,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做為相關教師,則應引起重視,在教學中積極應對,從學生本身出發,作出調整,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慶麗. 大學英語四級漢譯英解題策略及大學生翻譯能力培養[期刊論文]-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5)
[2] 于樂樂.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翻譯部分的改革對高校如何增設中國文化課的啟示[J]. 課程教育研究,2014,(5)
[3] 王佐良.思考與試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