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在黨建工作中,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就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升管理效能,及時精準地了解民情民意和黨群干群關系的發展趨勢,以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積極利用各類新移動網絡技術開展黨建工作,效果非常明顯。許多黨政機關都建立了自己的黨建網絡,黨建網絡體系初步建成,但各地的建設水平有高有低,還做不到協調統一。覆蓋全國各級黨組織的黨建統一平臺至今尚未形成,即使是“全國黨建云平臺”,也只是一個具體的宣傳平臺。同時,相對于建設的高速度,各地平臺的運用卻相對滯后,有些局限于專職的黨委部門,對于普通黨員來說只聞其聲、未見其面。一些地方建設了黨建手機APP應用,但真正運用此功能的黨員為數不多。原因在于相關部門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對一些最新的應用不下大力氣及時推廣,也在于一些黨員干部的現代信息素養不高,安于傳統處理手段的運用,缺少在大數據時代采集、收集信息的熱情,對應用辦公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復雜問題缺乏必要的認識。
因此,在應用大數據加強黨的建設時,應從“量”和“質”兩方面入手:在注重收集各類數據建立相關數據庫的同時,更要重視提升各級黨組織挖掘數據價值、應用數據決策的能力。
加強黨建信息平臺的建設,進一步推動黨務公開。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收集黨內數據、建立統一的黨建信息平臺是應用“大數據”的第一個環節,而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級黨組織和黨內各個部門的信息公開程度。盡管目前許多黨組織都建立了相關的數據庫,但很多信息仍然無法單純通過互聯網獲得,特別是一些規章制度、領導決策和相關統計數據。這就要求我們在政策容許的范圍內實現信息共享,特別是基層黨組織的信息,將原來被忽視的大量數據信息納入數據庫。而且結合當前的實際,應最大限度發揮云計算技術的功能與價值,在黨內建立一個完整的黨建工作云平臺,不斷豐富和完善黨員、干部的個人信息,建立完整的信息數據庫。同時,其他如干部任用信息、黨內選舉信息、決策執行信息等也應收集在內,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提供工作、學習和交流平臺。這樣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網絡技術,依托黨建云平臺,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方法,密切黨員、干部之間的聯系,使“最后一公里問題”得到徹底而有效解決。其實,云平臺的作用絕不僅僅體現于此,我們也可充分利用各類媒介載體,進一步夯實網絡黨組織。如手機APP、易信群、微信群、QQ群等平臺,都是實際中可以利用的對象。這樣,通過網絡黨組織,接轉黨員關系工作將變得更加順暢。而且,通過網絡可實時、動態地管理黨員、干部,并為黨員、干部提供諸多的便利,如繳納黨費,等等。通過這個統一的黨建平臺,我們可以真正地實現黨務工作的全面公開,方便快捷,從而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保障。
加強大數據應用,進一步提高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在大數據背景下,我們可以突破傳統條件下實地走訪、建議箱等手段,通過互聯網的各種應用、通過云平臺的數據收集和交流,有效地架起黨群關系的新橋梁。首先,積極搭建網絡服務平臺。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實現基層黨組織網絡服務的轉型,如傳統服務到智能服務的轉型、單一服務到多元服務的轉型、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的轉型,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利益,享受優質服務所帶來的諸多便利。其次,有效連接各類服務資源。通過云服務平臺以及大數據技術,完善互聯網的益民服務,同時積極推廣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為廣大群眾提供量身定制的優質服務。再次,努力探索新型交流平臺。要做好大數據時代的群眾工作,要有效避免那種程式化的行為以及怕麻煩的思想,在開展各種常規服務的同時,應努力打造多種網絡民情平臺,如將“書記信箱”建立在黨建云上,加強黨員與黨員干部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實現網上網下聯動,把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只有在黨組織和群眾之間建立一個“信息高速公路”,隨時隨地實現無縫對接,才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廣大群眾的合理利益訴求,更好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加強數據挖掘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黨建決策分析能力。黨的制度建設已經越來越完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一些系統的缺陷和不足仍然存在,需要及時采取措施改善和調整。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各類黨建數據進行二次或多次開發利用,挖掘黨建數據中隱藏的規律性,發現不足,反饋信息,規范運作。例如,我們可以將大數據分析技術引入到評價體系中,充分保證群眾在評價中的主動性,夯實網絡測評工作,根據群眾的測評結果以及提出的相關意見或建議,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如果將大數據挖掘技術納入到組織的各個層面,將總結工作、在線審查內容納入數據庫,則可以實現全面的信息分析,不僅使要素分析更加豐富,分析系統更加完善,而且還能從微觀的角度來審視系統的優缺點,使黨組織能更直觀、更深入地尋找到相關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由于大數據時代的一個明顯特征——數據的有跡可循性,使互聯網成為對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最大最好的平臺。
加強多媒體教育平臺的建設,進一步促進黨員教育方式的多樣化。大數據實現了黨員教育時間的碎片化利用,為廣大黨員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教育平臺的建設也應融入新技術,才能更好地吸引黨員學習,實現黨員教育內容、載體、方式的現代化。例如,充分而有效地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與大數據技術,利用豐富的黨性教育資源提升黨性教育的實效,使黨員學習環境變得更加逼真、更加生動,使黨員知識思維更加飽滿、更加開放。首先,可以把教學內容虛擬現實化。即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把在傳統教學中無法一一呈現在黨員面前的內容(如一些重要的歷史場景,特別是一些紅色記憶,以及一些難以通過語言文字來描述的場景如重要的歷史時刻,等等。)通過虛擬的場景實現,這樣可以讓黨員在感官上受到強烈的震撼,加深學習的效果。其次,可以把遠程教育虛擬現實化。將虛擬圖書館、虛擬教室、虛擬教師等各類虛擬資源有效結合起來,使黨員、干部能在一種虛擬的環境中學習,隨時隨地進行黨性教育。同時虛擬學習平臺也可對社會開放,這樣有利于創造更大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等等。最后,實現實訓基地虛擬現實化。在各類技術的保障下,將各類實訓基地(如紅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等。)虛擬化,這樣黨員可在逼真的虛擬環境中了解自己所需的各類信息,既可激發黨員的學習熱情,又滿足了黨性教育的創新要求,同時也可大大減少經費的投入。
加強大數據能力素質的培養,進一步促進黨建人才隊伍的建設。隨著黨建工作中大數據運用的深入,提升黨務工作者的數據信息素質不可或缺。首先,大數據技術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信息能力和素質。各級黨組織要加強領導干部采集、收集數據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對數據的敏感度;要促使領導干部學會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服務,享受大數據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要培養領導干部有效使用信息工具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從而提高領導干部的信息技術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思考和解決能力。其次,要著力培養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黨建信息工作骨干隊伍。對黨建工作人員,要開展專業化的數據思維技能培訓和教育,提高數據挖掘能力,以保證數據挖掘技術的有效利用,實現信息挖掘的價值,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同時積極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定期進行培訓、舉辦經驗交流會,以提升專業人員的數據挖掘能力。
(作者單位:蘇州市行政學院)
責任編輯:張功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