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朝
摘 要:思維,以語言為工具,而語言又是通過語文學習得到發展的。在高中階段,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應注重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訓練。同時,在實踐訓練過程中抓住語言與思維之間的密切關系,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邏輯思維培養路徑,讓學生思維和語言得到雙重提高。首先分析了關于邏輯思維的理論概念。然后闡述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關鍵策略,旨在推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邏輯思維;發展
一、邏輯思維概述
邏輯,又稱“logic”,是思想、理性、言詞的延伸含義。它由嚴復學者翻譯提出,但從現階段來看,關于邏輯的定義有所不同。
從廣義來看,邏輯可用來表示規律。如,客觀規律、思維規律等。同時,邏輯又包含著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其中,形式邏輯可分為演技邏輯和歸納邏輯兩種形式。
從狹義角度來看,邏輯是指思維的規律。如,抽象邏輯、形式邏輯等。同時,又可用來表示思維規律的學科。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借助邏輯方法,準確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比較、觀察的能力。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邏輯思維的對策
(一)把握教學活動對邏輯思維的培養
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邏輯思維,應注重科學安排教學活動,包括演講、辯論等。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以“成語:中華文化的微觀縮影”為主題的演講指導中,為了點撥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遵從金字塔原理,規劃了對學生思維和語言表達進行培養的策略。金字塔的塔尖是中華傳統文化,第二層是成語概念、成語來源、成語運用,第三層則是豆蔻年華、日理萬機、望文生義、嘆為觀止等成語。然后,讓學生根據金字塔的三個層次,總結此次演講的中心思想,并以從下而上的思考順序,探討“成語:中華文化的微觀縮影”這一主題。因為,金字塔條理清晰,所以,更符合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需求,讓學生有意識地展開邏輯思維的訓練。
此外,在進行口語教學活動時,應注重結合文章內涵和背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提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赤壁賦》教學時,可提出一個課堂問題:“蘇軾在游赤壁的時候,詞中的種種感嘆你能感受到什么?”讓學生對詩人情感進行思考,可以對古詩文中表現出的文化內涵進行把握。通過這一方式,能夠讓學生從整體上對詞的意思進行了解,并以此對學生的邏輯能力進行提升。
(二)書面語言表達教學對邏輯思維的培養
1.閱讀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實現對學生邏輯思維的高效性訓練,應善于運用閱讀教學功能。例如,在《論語選讀》這一篇閱讀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思維,需按照“點→線→面→心”的教學順序進行教學。其中,點是指由教師負責在課前整理關于《論語選讀》的教學材料,并從學生興趣和愛好角度出發,確定閱讀的切入點。而線,則是由教師負責帶領學生根據閱讀切入點,對閱讀中所體現的特點進行逐一剖析。面,則是根據閱讀體驗,引導學生自己總結閱讀課文的中心思想。心,就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表達自己對課文的認識。這種“點→線→面→心”教學環節的設置,邏輯性較強。
2.寫作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通過對學生寫作練習中違反邏輯思維常見錯誤的分析,對學生邏輯思維進行培養。例如,某教師在一堂寫作課上,總結了A同學寫作中的邏輯思維錯誤之處。A同學在作文中寫道:“因為運動可以鍛煉身體,所以,電腦游戲作為一種運動也有助于實現對身體的鍛煉。”這一句話就出現了邏輯問題。前面的運動主要表示體力運動,后面的運動屬于腦力運動,兩個“運動”含義不同,有悖邏輯。
有了這些邏輯思維的訓練基礎,面對2017年的全國Ⅲ卷第11題的邏輯推理就易如反掌了:
下面文字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爆竹聲中舊歲除”,說的是歡度春節時的傳統習俗,春節燃放煙花爆竹雖然喜慶,但會帶來空氣污染、噪音等環境污染問題,還可能引起火災,一旦引起火災,勢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現在很多城市已經限制燃放,這樣可以避免發生火災,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環境污染,讓空氣新鮮、環境優美。
①火災不一定造成人身傷亡。
綜上可知,現階段語文教學活動的展開仍然存在著教育思想中邏輯思維淡化、教材內容制約邏輯思維培養等問題,影響到了高中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此時,為了創造良好的素質教育環境,應注重從口語教學和書面語言表達教學兩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進行訓練,通過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認知,實現智力的全面發展,并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心應手,正確思考和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1]白忠明,潘忠.試論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
[2]張曰虎.透視新型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