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豐雄
摘 要:隨著近幾年來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高中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感受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這種形勢下,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就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施以及優越性做一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政治;分層教學;教學效率
一、分層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施
(一)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
要想實現高效的分層教學模式,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即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學習態度、學習潛力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對于政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設置為A層次;對于政治學習能力一般但是潛力較大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設置為B層次;對于政治學習能力較弱和學習能力一般但是潛力較小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設置為C層次。這種分層并不是永久性的,可以根據學生一段時間內的變化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例如班級內的某個同學本來政治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在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這位學生的政治成績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下滑情況,那么教師就要考慮對這個學生所在的層次進行適當調整,保證在分層教學的環境下所有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二)對每個層次設置合理的問題
對不同的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問題與教學任務也是分層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它的目的是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舉例而言:在進行“多變的價格”的教學時,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完成“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價格變動對生產生活所帶來的影響”等問題的探究;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放寬要求,引導他們去探究“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系”等問題;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則可以不設置問題,讓他們根據教材自己發現問題,然后教師進行答疑,以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三)對不同的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采取的是統一的教學方式,所有的學生按照統一的學習方法、教學模式進行學習,這種教學形式并沒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也導致一部分學生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在時間上仍有結余,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A層次的學生政治學習能力較強,思維也比較活躍,因此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在保證學習進度的基礎上著重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B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在學習方法上也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合作式學習,以彌補學生之間存在的差距,保證他們能夠取長補短,不斷提升學習能力;C層次的學生政治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集中到一起,先給學生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自己消化并記錄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再進行二次講解,這樣C層次的學生能受到更多的關注,他們的學習信心也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在高中政治分層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求教學效率最大化。
(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形式
無論是傳統的政治教學還是分層教學環境下的政治教學,評價都是師生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傳統的評價形式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政治成績、課堂表現來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這種形式使得一部分政治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失去了對政治學習的信心。那么在分層教學的形勢下,教師應該如何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呢?舉例而言:A層次的學生只完成了C層次學生的任務,那么他的表現是不理想的,教師要適當進行提醒;再如C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完成了B層次學生的任務,雖然他依舊沒能做到班級最強,但是教師要肯定他的努力以及成績,提醒他繼續努力。這種分層評價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增強班級的學習氛圍。
二、分層教學的優越性
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分層教學的優勢在哪里呢?首先,分層教學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倡導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采取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而分層教學的方式恰恰是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更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這種形式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吻合;其次,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提升教學質量,相對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分層教學更注重學困生的感受,在教學中引導學困生使其也能有所收獲,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再次,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分層教學倡導的是學生學習團隊中他人的學習方法、技巧,這樣一來學生肯定都能有所收獲。從這三個方面來講,在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借助分層教學的模式來提升教學質量。
以上就分層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踐以及運用的優勢做了一番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相信在分層教學的幫助下,教學質量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徐國香.淺談高中政治分層教學的實施及優越性[J].成功(教育),2011(24):115.
[2]韋純琦.淺析分層教學在高中政治思想課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