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降飛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步認識到了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體育課程也逐步被列入中學生升學考試的科目里,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通過大量的調研與文獻參考,以及自身的教學實踐反饋,探究出以下培養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由于一直以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不重視,導致高中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了解也是很淺薄的。加上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很多學生和家長其實都抱著速成和應試的心態來學習體育,對于終身體育意識淡薄。作為中學體育教師,就需要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轉變學生的思想意識,為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通過不斷地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來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
一、注重提升中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而且一直以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重視程度都不是很高。尤其中學的大部分女生,相對好靜,對于體育活動更是沒有什么熱情。所以中學體育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激發起他們的興趣,讓大家能夠體會到體育學習中的樂趣,從而開始重視體育學習,養成終身體育意識。體育學習興趣是需要從學生開始對體育這門學科有自己的理解和親身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感受到體育活動的快樂這兩方面來形成的。
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中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多開展一些大家感興趣的團體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設計一些具備娛樂性和競爭性的體育活動,比如開展一些班內的籃球、排球、乒乓球比賽等,讓學生在競爭和合作中不僅體會到體育活動本身的樂趣,同時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
二、制定科學性的教學方案
無論是哪門學科,都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來制定一個合理的易于為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案,也就是教學方案制定的科學性??茖W性的教學方案設計有利于學生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明確體育鍛煉對生命的作用和意義。同樣在中學生鍛煉方案的制定中,需要考慮到鍛煉方案的合理性。例如鍛煉方式、能量消耗都要符合學生自身的體質。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不同,在制定鍛煉方案時,更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差異性,不能一概而論,導致適得其反。
在體育教學和鍛煉方案制定中,教師需要針對男女學生身心的不同特點,來制定兩套不同的方案。女生可以以健美操的講授與鍛煉方案制定為主,男生則以對抗性和力量性強的鍛煉方案為主。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要將教材完美地融入教學課堂中,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完全接受,增強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體育鍛煉觀念,提高主動性,逐步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三、重視體育教學的創新性和開發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教學模式也逐漸發生了轉變。體育教學的創新性和開發性是指,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盡量給予學生更加自由的發展空間,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體育教師則是作為一個輔助者和引導者。用此種開放式的課堂,在逐步的引導中使學生自主地構建對體育的認知理念,從而將對體育的認知理念優化和轉變為對于終身體育的認識和建立。
提高學生主動掌控課堂的積極性,更加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以及對于課堂氛圍的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的積極性更高,才能實現開放性教學。比如在學習排球時,教師在講解了排球墊球的動作后,可以讓學生自行練習。但是這時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學生的練習成果。在學生出現疑惑或者是動作不規范時給予指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更加耐心與細心。
四、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教師是課堂氛圍的創建者,能否為學生創造出一個愉悅的課堂氛圍就決定了學生是否能有一個愉悅的體育學習氛圍,也就影響了體育學習的效果。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這一結論。想要學生構建終身體育的意識,首先就要在自己的課堂中營造出一種愉悅的氛圍。因為作為高中生,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壓力都很大。如果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還是繼續對學生實行重壓,勢必讓學生產生厭倦教師、厭倦體育這門學科的心理。所以營造出一個愉悅的課堂氛圍是至關重要的。
體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來傳遞給學生歡樂,讓自己的積極情緒感染到學生,逐步讓學生喜歡上體育,構建終身體育的意識。
因此,中學體育教師在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中需要綜合運用到以上幾點,以讓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的觀念。
參考文獻:
[1]蕭麗君.論中學體育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教學方法[J].當代體育與科技,2015(10).
[2]梁趁營.高中終身體育意識教學探究與思考[J].當代體育教學與實踐,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