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蘇
真高興,我和老伴又要去上海和兒子、孫子一家團聚啦!雖說離上次團聚只過了半年時間,但全家人在一起濃濃的親情,讓我和老伴回到湖南后非常留戀。我們更是想念乖巧,可愛的孫子。孫子總能讓我和老伴開懷大笑。
我和老伴第一次接孫子時,提前去了學校。當時還沒放學,站在校園外等著孫子走出校園。
班主任舉著牌子喊:一年級六班的家長請準備!
孫子在學生的隊列里,學生有秩序的往門口走。孫子看到我和他爺爺在等候區,一邊大喊著:“爺爺奶奶!”一邊往爺爺懷里沖。
爺爺沒防備,被孫子沖倒,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們三個人笑得前仰后合。
孫子左手牽著爺爺,右手牽著奶奶說:“奶奶愛散步,我們走路回家吧?!?/p>
孫子蹦豆子一樣,走一段路,還要拎起來“凌空飛翔”。他把班上發生的趣事一件件告訴我們。他說:“奶奶,您看巧不巧,您是英語老師,姓蘇。我的英語老師也姓蘇,她很年輕,很漂亮,口語和你一樣好?!?/p>
我和他爺爺不禁對視了一下。
孫子問:“為啥做鬼臉?”
我說:“爺爺奶奶覺得你口頭表達能力強,為你高興?!?/p>
一進家門,孫子便翻箱倒柜地找東西,他說:“我爸爸是個饞貓,愛吃零食。他買了這么多零食,你們喜歡吃啥?”
我說:“奶奶不吃?!?/p>
孫子坐在我腿上,往我嘴里塞。
我說:“寶寶,你怎么塞給奶奶吃呢?”
孫子說:“這個好吃啊。我喜歡吃的,奶奶也愛吃。”
我說:“嗆著奶奶怎么辦?”
孫子說:“不會嗆著。萬一嗆了,爺爺也有辦法解決?!?/p>
打打鬧鬧一會兒,爺爺進廚房準備晚飯了。孫子開始寫作業了。上海公辦學校老師不給低年級學生布置紙面作業。但兒子、媳婦望子成龍,在家給孫子布置了練字、數學和英語等作業。
孫子笑瞇瞇地說:“奶奶是英語老師,我從英語開始練習怎么樣?”
我假裝不情愿。
孫子說:“奶奶,您靠著我坐,離近點。”
兒子和媳婦是下班后一起回家的。
孫子見到爸爸媽媽的第一句話是:“媽媽,今天爺爺奶奶來了,我想和爺爺下盤圍棋,想晚半個小時睡覺?!?/p>
他爸爸問:“為啥下圍棋,不下跳棋,或象棋?”
孫子說:“爺爺是象棋和跳棋的高手,我不敢跟他下。爺爺不會圍棋,我要殺他屁滾尿流!”
全家人哈哈大笑。
孫子還提出今晚和爺爺奶奶睡,搬來了他的小花被。
周末我們全家驅車去崇明島度假。
孫子儼然小大人地說:“奶奶,你怕冷,帶條毛巾被吧?!?/p>
兒子提醒孫子說:“你在車上睡一個小時。到了地方,能有精力玩?!?/p>
孫子笑著。
兒子說:“你是想去野生動物園,還是兒童樂園?”
孫子說:“都去!”
小孩子的世界歡笑是主旋律,哭鬧也不會少。在度假間隙,給孫子安排了一點學習任務。因為他心不在焉,20道數學題,居然做錯了10道。
兒子看了說:“你再檢查一下?!?/p>
孫子不到五分鐘就看完了。
兒子用嚴厲的口氣說:“再檢查檢查!”
孫子一臉不滿意地說:“不查了?!?/p>
兒子說:“不查不行?!?/p>
孫子往地上一躺,放聲大哭。他邊哭邊說:“我要外婆!我要外婆!”
兒媳婦走過去,命令地說:“我數一、二、三,你起來,去改題?!?/p>
我贊同他媽媽的教育方法,附和地說:“小朋友,是不好瞎鬧的,哭是不解決問題的,把題做好才行。”
于是我們四個大人故意站在陽臺談笑風生,裝作不理孫子。
過了一會,孫子悻悻地爬起來,拉著他媽媽的衣角,討好地說:“媽媽,你還生氣嗎?”
兒媳說:“你題沒做好,我不生氣,但你躺在地上耍賴,我就生氣?!?/p>
孫子說:“我去改題?!?/p>
兒子插話說:“小男孩做錯事了,得打幾下才行?!?/p>
這是我對兒子教育的方式。那時兒子小,雖然這事過去多年了,但兒子還記著幼年時的經歷。
崇明島位于長江人海口,我們在大堤上散步,志愿者自行車隊上插著小國旗,在大堤上巡邏。孫子跟著奔跑。我驚嘆孫子的敏捷和速度。望著浩浩蕩蕩的長江,建議每人用一句話表達此刻的感受。
孫子說:“我想背李白的《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兒子說:“這詩好像不搭調,沒有其他的嗎?”
孫子說:“那就是,長江啊都是酒,爺爺你想喝就喝吧!”
我想,孩子眼中的世界跟大人真不一樣。
走在長江大堤上,看著老伴、兒子和孫子三個人在堤內的水塘里撿瓦片,比賽,打水漂的溫馨畫面,一股甜蜜和滿足之情從心底升起。
我們這一代人,年輕時初為人父母,工作繁忙,無暇關注孩子成長,那時感受不到這種細微的交流與樂趣。如今,有幸見證孫子的成長,彌補珍貴的記憶,享受天倫之樂。
又秀嬸嬸
1948年在長沙經商的爺爺,到淚羅沙溪關山村置辦了田地,蓋起了豪華氣派的四合院。1949年定階級成分時,爺爺被定為地主。那時我父親在縣中學當校長,因為受到階級成分影響,被定為“死不改悔的走資派”后,他得回老家接受勞動改造。
母親想跟隨父親到農村去,請求組織開除她。組織認為母親沒有錯誤,沒有開除理由,拒絕了我母親的請求。
我是父母的大女兒,那時11歲。我休學跟著父親去農村生活。雖然父親有點不同意我到鄉下生活的想法,可我堅持去鄉下,父親沒有強行阻止我。
我們在沙溪的鄉下結識了許多人,交了一些新朋友。其中又秀嬸嬸是我記憶中最鮮活的一位。
當時又秀嬸嬸33歲。我和父親來到沙溪時,又秀嬸嬸已經生了三個女兒。她丈夫責怪她沒生兒子,經常打罵她,抓住她的頭發往門上撞。又秀嬸嬸長相好看,連哭相都好看。
我恨又秀嬸嬸的丈夫,恨這個不懂憐香惜玉的男人。我喜歡又秀嬸嬸和她的女兒。
又秀嬸嬸把女兒打扮得干凈,頭上的蝴蝶結還經常變換花樣。映山紅開了的時候,她們家的醬油瓶、罐頭瓶等都插滿了映山紅。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塵不染。
我到她們家時,突然心里敞亮了許多。
又秀嬸嬸的丈夫不在家時,雖然飯少,吃不飽,可她們快樂,高興,還唱戲。她們嗓子特別好。
我羨慕她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又秀嬸嬸的丈夫常年在外謀生,干什么活家人不知道。他回家時,家中變了樣,死氣沉沉的。我曾經對又秀嬸嬸的丈夫說:“你在湖北干什么呢?”
又秀嬸嬸的丈夫生氣了,當著大家的面對我兇,警告家人說:“你們給我聽著,以后不許跟這個小地主來往?!?/p>
又秀嬸嬸在我額頭上吻了一下,安慰地說:“麗麗,別聽你叔的鬼話。我們都喜歡你。你是好孩子,一定到我家來玩?!?/p>
又秀嬸嬸的丈夫不在家,歌聲又飛起來了。
可鄰居有意見了。一天,鄰居順奶奶把我扯到一邊說:“你怎么與她們家搞得這么黏呢?她們家種不好。雖然她的三個女兒長相好,卻都是妖精樣?!?/p>
我不懂種不好是什么意思,問在一起玩的大姐姐們。
大姐姐們擠眉弄眼地說:“你不是常跟她去飄峰山砍柴嗎,有人搶你們的柴刀和扁擔嗎?封山育林這樣嚴,沒人管,這正常嗎?你好好想一想吧?!?/p>
我想不出來,還想知道是什么意思,便問順奶奶。
順奶奶直言地說:“你又秀嬸嬸不守婦道,跟了在飄峰山守山的那個男人了。那男人一米八幾的個子,還會武功。不然,村里能讓他守山嗎。”
我笑著說:“那個叔叔我看見過,好魁梧,好英俊!”
我和守山的叔叔在又秀嬸嬸家一起吃過幾次肉燉蘑菇,吃得津津有味。我又問:“那叔叔有老婆嗎?”
順奶奶說:“沒有,他只愛又秀。如果你以后還這樣到她們那里,就能學壞。我讓你爸爸打斷你的腿。”
從那天起,我與又秀嬸嬸像有了深仇大恨似的,不去她家玩了。
過了些天,又秀嬸嬸察覺到了我行為反常,到我家問我父親。我父親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又秀嬸嬸不相信我父親說的話,臨走時說:“是你不讓麗麗來我們家玩的。”
我父親每天干活累,哪有心思想這些。他只要看我開心就行。
又秀嬸嬸打那以后就與我勢不兩立了。她每次去飄峰山砍柴,在經過我家門口時,就放慢腳步,扯著嗓子,故意高聲喊:“砍柴去,砍柴去!”
有一天,我母親帶著弟弟從城里來了。我把這件事告訴母親了。
母親批評我說:“小孩子不要議論大人的事。就算又秀嬸嬸有什么不好,做得不對,也輪不到你管?!?/p>
我又告訴母親我們家五只生蛋的母雞被又秀嬸嬸偷走了,柴火也被偷走了。
母親說:“你能確定是又秀嬸嬸偷的嗎?”
我說:“能,保證沒有錯?!?/p>
母親不相信我說的話,沒一絲生氣的樣子。她說:“你還想和又秀嬸嬸做朋友嗎?”
我沉思著說:“想!沒有她們我很寂寞?!?/p>
母親說:“小孩子,哪有這么復雜的心思呢?!?/p>
我說:“你怎么相信又秀嬸嬸,不相信我呢?”
母親牽著我的手去了又秀嬸嬸家。
又秀嬸嬸娘四個抱頭痛哭。又秀嬸嬸說:“你們都是讀書人,我們特別害怕讀書人看不起我們。麗麗能和我們做朋友,我們好開心。她們三姐妹原來唱的歌都是從村里的高音喇叭學的,很多字唱錯了。麗麗幫她們改對了……突然不理我們了,就是大人不讓她來我們家玩的?!?/p>
我母親反復解釋說大人不知道這件事。
又秀嬸嬸說:“我拿走了你們的蛋和柴火,會加倍還的。”
我聽著也哭起來,比她們哭的聲音更大。
又秀嬸嬸的丈夫常年在湖北,只是春節時回家。又秀嬸嬸領著孩子們在家。第二年她生了個男孩。村里人又議論開了。孩子是誰的種?
又秀嬸嬸的丈夫回家了,抱著兒子吻著說:“看這濃眉,跟我一樣,其他都像媽媽這么好看,起名叫:志氣?!?/p>
轉眼又是一年,我父親平反了。我們準備離開淚羅,回城市了。我唯一舍不得的是又秀嬸嬸一家人。這是患難之交。
時間一晃過去多年了。又秀嬸嬸的三個女兒小學都沒畢業就不讀書了。志氣考上了湘潭大學。志氣大學畢業后,在佛山找到了好工作。
志氣給家里安裝了電話,每周往家打幾次電話。又秀嬸嬸打扮得更加漂亮了。又秀嬸嬸剛開始享福,志氣出車禍了,上帝又把幸福之門關上了。
我第一時間得到了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似的擊打著我。由于工作走不開,我讓弟弟去詳細了解這件事,把死因弄清楚。并且不能告訴又秀嬸嬸。
志氣是出公差時發生車禍的。單位賠了20萬元錢。我弟弟叮囑志氣的大姐,二姐,把這筆錢慢慢交給又秀嬸嬸用。并建議編造個理由說,志氣被單位派到國外工作了,短時間不能回家。這個善意的謊言維持了兩年。
兩年后,又秀嬸嬸患病了,起不了床,到縣醫院檢查,診斷結果是肺癌晚期。天啊!她的命怎么這樣苦呢。好在她有三個孝順的女兒和女婿,還有幾個外孫,親人輪流值班,護理,照顧又秀嬸嬸。
又秀嬸嬸病情加重了,盼望兒子回家,不時地念叨說:“志氣怎么還不回家呢?”
家人說:“他在國外呢。”
又秀嬸嬸說:“國外很遠嗎?”
家人說:“遠,得坐飛機才能回來?!?/p>
又秀嬸嬸說:“我還能見到志氣嗎?”
家人沉默,無語了。志氣已經先走了,又秀嬸嬸是想去天堂找志氣嗎?
又秀嬸嬸緊緊抓住我的手說:“麗麗,志氣怎么還沒回來呀?”
我悲慟,哽咽地說:“他在國外……”
又秀嬸嬸離世時表情安詳。她的丈夫,女兒,女婿,外孫們,還有我這個好似女兒一樣的人在為她送葬。
時間催人老,我也過花甲之年了?;叵胪拢腋酉肽钣中銒饗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