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倩
摘 要:本文對芪芍抗毒顆粒中黃芪甲苷的提取工藝進行研究。最佳提取工藝為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蒸餾水,提取1小時,第二次加入10倍量蒸餾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入10倍量蒸餾水提取1小時,濃縮。本方法可靠、簡單,可用于生產。
關鍵詞:芪芍抗毒顆粒;工藝;研究
黃芪為芪芍抗毒顆粒主要成分之一。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3]。黃芪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含皂甙、甜菜堿、膽堿、葉酸、多糖、蔗糖、多種氨基酸等多種微量元素,促進蛋白質代謝,降血糖,改善腎功能,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本文對芪芍抗毒顆粒中黃芪甲苷提取工藝進行研究。
1 儀器與試藥
Temp 300雙通道熱電偶式溫度計(塞默飛世爾科技水質分析儀器); HP系列無油真空泵(天津市恒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210瑞士步琦旋轉蒸發器(上海沃瓏儀器有限公司);HN-6AL汗諾功率可調超聲波清洗(上海汗諾儀器有限公司);Cascada III.I全新智能純水/超純水一體化系統(頗爾過濾器(北京)有限公司);英國艾德姆PWC分析天平(艾德姆衡器(武漢)有限公司);天瑞儀器LC-310液相色譜(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乙腈(上海埃彼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甲醇(上海埃彼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磷酸(上海埃彼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正丁醇(長沙江龍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乙醇(上海埃彼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2 方法與結果
2.1 水提
按處方稱取藥材,粉碎為粗粉,至于圓底燒瓶內,分別加4倍、5倍、6倍、8倍、10倍水,浸泡0.5小時,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70攝氏度測)。采用高效液相測定濃縮膏含量。
2.2 醇提
按處方稱取藥材,粉碎為粗粉,至于回流提取器內,分別加4倍、5倍、6倍、8倍、10倍60%乙醇,浸泡0.5小時,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70攝氏度測)。采用高效液相測定濃縮膏含量。
2.3 滲濾
按處方稱取藥材,粉碎為粗粉,至于滲濾罐內,分別采用4倍、5倍、6倍、8倍、10倍60%乙醇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每分鐘1升,合并滲漉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70攝氏度測)。采用高效液相測定濃縮膏含量。
2.4 浸泡
按處方稱取藥材,粉碎為粗粉,至于浸泡罐內,分別采用4倍、5倍、6倍、8倍、10倍60%乙醇浸泡8小時,合并浸泡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70攝氏度測)。采用高效液相測定濃縮膏含量。
2.5 正交試驗設計
實驗結果表明,水提取工藝優于其他工藝。選擇提取次數、加水倍數和提取時間作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試驗法對影響提取效率的其它工藝條件進行優選。采用3個考察水平,用L9(34)正交表進行試驗,因素水平表見表1。
表1 大黃酚提取工藝因素水平表
3 含量測定
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Waters SunFire C18液相色譜柱 (規格250×4.6mm,5um);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按下表進行梯度洗脫,漂移管溫度為105攝氏度;載氣流速為3.0ml/min;放大倍數為2[4-5]。理論板數按黃芪甲苷峰計算應不得低于2000。
3.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芪芍抗毒顆粒濃縮膏,精密稱定,加20毫升水,超聲5分鐘,用水飽和過的正丁醇振搖提取四次,每次20毫升,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試液充分洗滌2次,每次20毫升,棄去氨液,正丁醇層水浴蒸干,殘渣用甲醇溶解,轉移至5毫升容量瓶,用甲醇定容,搖勻,過0.45μm的濾膜,即得。
3.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黃芪甲苷對照品約50mg,置1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超聲波振蕩溶解并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10毫升,置10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溶液中含黃芪甲苷0.5mg)。
3.4 標準曲線的制備
制備濃度為0.1mg·mL-1、0.2mg·mL-1、0.4mg·mL-1、0.6mg·mL-1、0.8mg·mL-1、1.0mg·mL-1、1.2mgomL-1、1.4mgomL-1、1.6mgomL-1、1.8mgomL-1、2.0mgomL-1的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10μL注入HPLC,記錄色譜圖。以峰面積積分值的對數A(μg)為橫坐標,進樣量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回歸方程。試驗表明,黃芪甲苷對照品在0.1~2.0mg·mL-1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3.5 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供試品各6份,分別精密添加一定量的黃芪甲苷對照品,測定含量,計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為98.3%,RSD為0.92%。
4 實驗結果
按照L9(34)正交設計表條件進行試驗,得到最佳提取工藝為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蒸餾水,提取1小時,第二次加入10倍量蒸餾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入10倍量蒸餾水提取1小時,濃縮。本工藝穩定、可行、收率高。
參考文獻
[1]陳士林,魏建和,孫成忠,劉召芹,趙潤懷,王繼永,周應群,肖小河.中藥材產地適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及蒙古黃芪產地適宜性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2006(03).
[2]余坤子,劉靖,洪浩,郭寶林,蔡少青,陳虎彪.黃芪種植產地與生態環境及飲片規格的調查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0(09).
[3]索風梅,丁萬隆,謝彩香,董粱,林余霖,孫成忠,李應東.蒙古黃芪的生態適宜性數值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0(03).
[4]高建,夏泉,黃趙剛,許杜娟,李俊.HPLC-ELSD同時測定當歸補血總苷中黃芪甲苷和黃芪皂苷Ⅱ[J].中成藥,2012(02).
[5]劉浩文,劉嘉儀,楊妙榮,陳建萍,王冬梅.黃芪藥材中黃芪甲苷含量測定的兩種方法的比較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