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我國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水土流失,以及風沙現象嚴重等問題。制定并啟動了“綠色萬里長城”項目,加強對營造林工作開展進度的重視。但是就目前營造林的現狀而言,營造林的開展過程中始終存在一些問題。 本文將結合營造林的一些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關于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
【關鍵詞】:營造林;關鍵技術;管理措施
引言
現如今,在我國造林工程中,最主要以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如何盡快有效的提高營造林質量,并就已發現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有針對性對提高營造林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展開結合實踐情況的具體分析。近年來,各種氣象災害頻繁發生,致使人民群眾對營造林的質量關注度再度提升。但現狀卻是營造林的質量并不好,人民群眾在營造林工作中,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大肆砍伐,而忽略了營造林的發展。因此,要想改變現狀,我國林業部門的工作開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1、現階段營造林工作存在的問題
1.1對營造林的認識不夠全面
在營造林建設過程中,相關領導以及人民群眾并沒有對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重要性形成一定的認識,或者是存在意識不夠全面的問題,同時,對于營造林的保護意識也很欠缺。他們將利息放在首位,一方面忽略了對營造林的建設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因營造林質量不高而產生的水土流失現象日漸加重。
1.2對營造林的管護意識不夠強烈
在營造林建設過程中,一些單位存在應付上級工作檢查的敷衍現象,對于營造林管理欠乏。在有檢查的情況下,便加強對營造林的建設以及管護工作,當檢查合格后,就任之自生自滅。比如說,在我國東北林區,因為地理位置的差異性,使得該地區的林木生長周期變長,一些林農為了獲取利益,增加投入卻忽略了林木后期的管護工作,致使經濟負擔增重的同時,營造林也沒有得到長遠發展。
1.3營造林建設工作量巨大
營造林建設工作本就是一項復雜并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工作量巨大的同時對專業行和技術性的要求也相當高。但是某些地區的林業部門在嘗試林區改革后,便將林區的管理工作承包給林農,讓林農去管理營造林。而實際情況卻是林農并不具備專業技術,也不懂如何管理,再加上資金的缺乏,導致我國營造林質量提高速度緩慢,甚至是難以前進。
2、提升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
2.1因地制宜
在營造林建設工作中,要想取得成功的關鍵表示因地制宜,同時也是提高營造林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建設時,相關部門應該多進行實地走訪,充分了解不同地區的土壤溫度,濕度,降水量和地理環境等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經過長期的自然環境演變,各地情況有所差異,只有在全面了解以前因素后,整合的信息才能為該地區適合種植的林木提供可靠性的支撐。目前,我國主要的造林技術是播種造林,分殖造林和植樹造林。其中,采取植樹造林的技術較為廣泛,它主要是指先將林木放在苗圃中培養一段時間,等長到樹苗大小時,便移植到土地上,這種方法較適用于水土流失或者是干旱的地區,因為它對環境的要求較低,適應力較強。分殖造林是指將樹木的枝干根等部位,利用起來進行種植,這種種植技術可操作性較強,樹木的成活率也較高,但是對土地的條件要求較高。而播種造林則是一種相對而言非常簡單的造林技術,它就是直接將種子撒在土體上,讓樹木自由生長,這種種植技術簡單方便,主要適用于大面積種植,但是,它對土地要求較高。另外,對于造林時間我們也要特別注意,要選擇早晨或者是傍晚,要避開雨季或者是陰天,這種情況的播種才能保證樹木的存活率。
2.2建林整地
整地工作也是影響營造林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想改善樹種的立地條件就必須整地。而土壤層的結構,土壤層中水分養分,土壤的肥力不僅可以為種植樹木提供結實的基礎,還有利于樹木的種植自己樹苗的存活率。整地的方式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全面整地,它主要是指將要進行播種的土地,全面翻耕,它比較適用于地勢平坦的土地,而且還需要清除土地上的雜草,以便于機器作業。二是區域整地,它則只需要翻耕部分土地,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2.3保證育苗質量
育苗作為營造林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壯的,質量上乘的育苗使營造林質量得到提高的有效保證。因此,在栽種時,我們應該以優良品種為種植對象,建設營造林,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不管種子質量的好壞就直接種植在土地上。另外,樹木種植管理部門還應大量回收優良品種,從源頭上杜絕購買劣質種,做到用育苗的質量來使營造林的質量得到保障。
3、提高營造林質量的管理措施
3.1建立營造林管理部門
為了保證營造林的質量,我國先后建立了營造林質量管理處和營造林質量稽查機構。但是現目前的機構在工作的分工上不夠明確,機制不夠完善,使得有些政策根本無法實施。只有健全營造林的管理機構,才能明確的任務分工,另外,還應采取領導責任制,加強各級領導對營造林質量的重視,切實落實營造林政策。
3.2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在營造林建設過程中,工人的技術過硬才能使得營造林的質量有所保障。現階段的營造林工人,他們專業技術欠缺,在建設過程中更沒有專業知識作為支撐,以至于無法解決實際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降低了營造林的質量。因此,對營造林工人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當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有所提升,營造林質量才會有所提高,兩者是相互影響的。
3.3建立管理機制
要想提高營造林的建設質量,就必須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相關領導應做到定期對營造林質量的檢查,實地檢查營造林的建設質量,并對發現的問題立馬進行處理。領導的負責,政策的完善才是能真正意義上落實各項造林政策和造林措施的有效途徑。
3.4加大資金投入
目前,我國要想徹底改變營造林質量,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林業部門應該加強資金的追人,將資金切實落實到提高質量管理上;二是加大科技的投入,采取科技興林的政策,著重研究抗旱技術,優良育苗的種植技術,營養液育苗以及植物蒸發抑制劑和生根粉等技術,進一步提高營造林質量,
結語:綜上所訴,營造林工程作為我國長效發展的工作,對維持生態平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開展實際工作時,我們應該就營造林技術進行不斷的摸索和研究,并將此作為一個持續探索的長遠目標。只有當營造林質量得到了提升,才能不斷使我國營造林工作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軍.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花卉.2016年2期
[2] 侯明華.淺談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中國科技博覽.2015年36期
作者簡介:黃玉平(1968年06月-),男,漢族,四川省古藺縣人,大專,林業工程師,從事林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