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奎
【摘 要】:森林是我國陸地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主導者,其不管在經濟發展中還是在生態平衡的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播種育苗技術在營林造林中十分重要。本文以播種育苗與林業經濟為主線,深入分析營林造林中的播種育苗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育苗; 播種育苗; 技術
苗圃播種育苗、田間管理是林業生產的關鍵,從苗圃地的選擇到播種、種子處理和病蟲害預防等一系列林業技術規范操作方法需要大量的實踐與理論的檢驗。
1 、 林業經濟與林業育苗
1.1林業經濟
林業經濟是我國一項傳統經濟模式,是指林業培育部門和相關生產企業之間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組織管理,包括林業育苗、種植、修剪、砍伐以及加工生產的各個環節。目前,林業經濟的主要生產對象有:
1.1.1森林。森林是指以喬、灌木為主的大型天然植物群落,各種植物間相互影響,并且和周圍的地理、氣候等環境條件相互聯系,構成了陸地上規模最大、最穩定的生態系統。森林包括森林內部的多種林木、林地以及林內的一切動植物資源。
1.1.2林業。林業是指經人工培育和保護非天然形成的森林或林地,并以取得木材或其它林木產品,以及利用林木的生長特點發揮環境防護作用的生產行業。涉及造林、育林、護林、采伐以及林木更新、木材和其它林產品的采集加工等。發展林業不僅可以給社會提供大量的產品,還可以保護環境,比如,防止水土流失、預防沙塵暴、調節氣候等。
1.2 林業育苗
林業育苗是林業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是指根據不同地方的地理、氣候等相關條件,利用現代育種、育苗技術進行林苗培育,使得林業能夠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等條件,保證林業作物的健康成長,從而獲得優良的林業產品,取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2、 播種育苗技術
2.1播種前準備工作
為提高播種質量,保證早出苗、出全苗,播種前要做好整地、做床做壟、土壤消毒、種子消毒等準備工作。
2.2播種時間確定
營林造林的播種時間要根據各種因素進行選擇,通常情況下,需要結合所要種植樹木種子的生長規律和生長條件來決定,大部分都會選擇在春季或者秋季播種。在對林木進行播種前,要先了解該區域所適合種植的植物,并掌握植物種子的生長習性。有許多樹種的生長周期短,因此,要根據氣候的變化規律隨種隨播,做好幼苗的防寒工作,播種時間的合理與否與樹種后期的生長狀況息息相關,所以,要合理選擇營林造林的播種時間。
2.3播種的主要技術
2.3.1 確定播種密度。在種植過程中,如遇到名貴品種,且該品種又十分稀少,一定要采取精細化的種植方式對其進行種植,在合理控制數量的基礎上,還要對其嚴加管理,確保所種植的樹木可以成活。密度調控將直接影響樹木的生長發育,所以,要考慮到樹木長高后的枝葉狀況,如果枝葉太過緊密,則會影響通風和光照效果。另外,播種的密度太小,會阻礙苗木正常的吸收養分,種植的太過密集,會使苗木之間的間距太小,從而減少了對苗木的光照范圍,因此,合理的播種密度至關重要。
2.3.2 選擇播種方法。營林造林的播種方式有許多,通常使用頻率最高的方式就是直接把種子播撒到種植區域內,這種方式具有操作簡便等特點,比較適用在營林造林地理條件優異、土壤充分、溫度較適宜的區域,這種區域的種子生命力也比較頑強。除了這種種植方式外,條播和點播的方式也時常會使用到,這2種方式雖然在前期準備中較為復雜,但是相比前一種方式來說更加節省種子,同時,在精細化的管理過程中,其發芽成活率也會大大提高。因此,在播種過程中,要仔細測量所種植的區域,并根據所種植樹木的品種計算出最為合理的間隔距離,從而高效完成營林造林的種植任務。
2.3.3 覆土。覆土的作用不但可以保持土壤中內部的水分,還可以有效調節地表的溫濕度,防止水分過度揮發給所種植的種子帶來傷害。通常所覆蓋的土層厚度要按照實際狀況來確定,覆土量大概是種子大小的2倍左右。
2.4田間管理技術
2.4.1 灌溉、除草。水分是苗木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條件,按照苗木的生長特征,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土壤狀況都需要適時確定好灌溉的時間和數量。灌溉苗木時,不但要對其松土,保持根部的空氣流通,還要為苗木進行除草,防止雜草在生長時與苗木爭奪養分。因此,在選擇土地時都會選取離水源較近的區域或者排水性能較好的地方。良好的排水系統可以有效避免苗木始終浸泡在水中,從而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
2.4.2 追肥、間苗。苗木生長到一定階段后,要按照苗木的變化和土壤的情況為其增添肥料。苗木的前期澆灌階段應施加氮肥,中后期階段施加磷鉀肥。另外,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還應該對其進行間苗,確保苗木處在良好的生長環境中,并有足夠的養分。通常情況下,間苗工作要按照苗木的生長發育狀況加以處理,在間苗的后期階段適當澆水。
2.4.3 降溫。高溫會給幼苗帶來灼傷,因此,如果遇到陽光直射的狀態,采取遮蔭、澆灌等措施為幼苗降溫,保證幼苗不被高溫所傷害。
2.4.4 病蟲害。苗木在生長過程中最危險的“敵人”就是病蟲害,因此,要做好苗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幼苗生長過程中,要不斷觀察幼苗的生長狀況,如發現有病蟲害要及時加以防治,避免造成較大損失。
2.4.5苗木遮蔭
苗木遮蔭是為了降低地表溫度,減少苗木本身的蒸騰和土壤水分蒸發。遮蔭方法很多,生產上普遍應用的是搭遮蔭棚,在苗木周圍打木樁,然后拴上粗鐵線,上鋪遮蔭網(透光度50%-60%),這種方法透光均勻,保持土壤濕度好,但成本高。在不影響苗木生長的情況下,盡量縮短遮蔭時間。
3、 總結
3.1在育苗方面從采種到播種、病蟲害等工作中都要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尤其是播種時種子處理崔呀要格外操心。
3.2播種苗床必須深翻精耕細做,做到苗床要松軟平整。
3.3苗木出苗后加強管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防治措施以及發病原因做到提前預防。
3.4田間管理,苗圃應常年積肥,以積有機肥為主,廣開肥源。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育苗地應實行輪作和休閑制。
3.5在使用農藥方面應進行防御措施。
熟練掌握播種造林技術,不僅能夠確保樹木的產量和質量,增加林業部門的經濟效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的環境收益。國家大力倡導綠色環保,加大營林造林的工作力度,完全符合我國的發展規律,因此,需要全國人民共同的響應與努力,才能為我們的子孫后代造福。
【參考文獻】:
[1]王亞榮,唐永臻,姚鴻濤.國槐播種育苗及大苗培育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