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忠 王東勝
【摘要】:生態移民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要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維持生態平衡。同時,通過生態移民的方式,還能解決一部分困難群體的生活問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生態移民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生態移民區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就生態移民區生態修復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生態移民區;生態修復;策略
在我國實施的生態移民中,寧夏地區的施行時間最早,規模也是最大的。在實施生態移民后,寧夏地區的經濟取得快速的發展,當地的生活條件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對生態移民區的生態進行修復,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也能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1、 意義分析
1.1 降低地質災害的傷害程度
寧夏地區的地質災害比較多,寧夏處于青藏高原東北緣與華北地臺的結合部位,新構造運動活躍,中、強震頻發。并且,寧夏處于我國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帶,地形變化比較大,地質條件也很復雜,自然環境惡劣,屬于地質災害易發區。據不完全統計,從1995年以來,寧夏地區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為52人,直接經濟損失為2000萬元。至2015年底,全區總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2680處,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穩定斜坡分別為586處、766處、392處、22處和914處。超過20000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都受到地質災害的威脅,潛在經濟損失超過4億元。隨著地質災害發生頻率的增加,防治工作越來越難開展。通過生態移民的方式,既能對當地居民進行保護,能夠降低地質災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1.2 保護遷出地的生態環境
設施生態移民的目的之一,是要對遷出地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對其進行恢復。在對移民搬遷進行規劃時,還要做好退耕還林工作的規劃,與重大的生態工程相結合,如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在當地居民搬遷后,其土地所有權會回歸國家或集體,并將467000公頃的土地作為生態恢復區,用于種植植物,進行圍欄封育。通過這樣的舉措,不僅能夠恢復生態,還能促進當地的經濟增長,為人們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同時,當地人們遷出后,人為因素造成的生態破壞就會減少,可以減輕一部分生態壓力,從而達到對原有植被進行保護的目的。退耕還林能使水源的涵養能力得到提升,減少水土流失現象,保持并提升生物多樣性。
2、 修復策略
2.1 對土地進行統一回收
在寧夏的生態移民區,基本都是以行政村或者自然村為單位,進行整體搬遷,并由政府投資新建住房,用于安置移民。政府為移民劃分了宅基地,也劃分了耕地,使得生態區遷移出來的人們能夠繼續開展生產活動,其生活也比較有保障。根據寧夏生態移民相關政策,移民要將自己的戶籍遷入安置地,并將原有的耕地上繳國家。所以,有關部門需要對生態移民遷出區域的土地、固定資產等進行清查,將土地的類型、面積等統計出來,掌握各個區域的分布情況和生態現狀,國家統一收回生態移民遷出區的土地。與此同時,相關部門要建立臺賬和檔案,為生態移民遷出區的生態恢復提供參考依據。劃歸國有林場的林場,應進行封山造林。同時,對于面積比較大的連片區,要建立新的國有林場進行封山造林。與國有林場相距較遠,面積比較小的林場,則由林業主管部門進行規劃,由其所在鄉村進行管理。
2.2 對生態修復進行統一規劃
每個生態移民遷出區在地理環境、基礎條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對生態移民區進行生態修復時,要將各類閑置資源進行統一規劃。比如,對于荒山的開發、河道的治理、廢棄宅院的利用等,都要從整體上進行規劃,以提高修復效率。根據規劃結果,適合造林的地方要積極造林;適合種植花草的地方要根據當地的環境特點,合理選擇花草種類種植;應該封育的地方要及時封育。根據寧夏各生態移民區的實際情況,六盤山地區,包括海原縣的月亮山區,應以封為主,在條件比較好的耕地,種植落葉松、樺樹等喬木,這些喬木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對環境的要求先谷底耕地,可以加快生態修復區的恢復速度。而在海原和同心以北的地區,由于不具備封育條件,所欲需要進行人工作造林,且這些區域比較干旱,降雨量少,所以要以寧條為主。在生態修復過程中,應主要通過生物和工程等措施進行,并與農林牧水等生態建設項目結合起來,對林業、草原、水土等進行生態恢復。
2.3 對生態保護進行統一管理
在對路基。在對生態移民區進行生態修復時,要對生態區的保護工作進行統一管理。首先,林場周邊的移民遷出區,又自然保護區進行統一管理,或者自然保護區由林場進行統一管理。其次,當生態移民區是整村搬遷時,且搬遷面積超過1萬畝,要在遷出區建立新的農林牧場,由轄區的鄉鎮進行管理,也可以承包給第三方管理公司經營管理。再次,當生態移民遷出區比較分散時,可采取兩種方式管理,一種是由遷出區所在的林場進行承包管理,一種是建立家庭式林草場,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最后,鼓勵企業、個體戶等參與生態修復工作,通過承包的方式,由承包者對生態修復區進行管理,修復區獲得的效益歸承包者所有。同時,對于國家給予的補貼、管護費用等,由承包者享受。通過林業部門的統一管理,發展森林旅游、對林木種苗進行培育才,從而促進農林牧業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生態移民區進行生態修復,可降低地質災害的傷害程度,保護遷出地的生態環境。所以,在實際的修復工作中,應對土地進行統一回收、對生態修復進行統一規劃、對生態保護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加快生態移民區的生態修復速度,確保生態的平衡發展。
【參考文獻】:
[1] 蘭永杰.黑刺溝生態移民遷出區現狀及生態修復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14):243-243.
[2] 李根銀.對寧夏中南部移民搬遷區生態修復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3,(20):187-188.
[3]尚海慧.寧夏生態移民區生態恢復的探討[J].現代園藝,2012,(24):163-164. [4]李笛出乘.浙江仙居下山移民區域生態修復與開發[J].消費導刊,2016,(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