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教育制度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專業化高素質人才,人才教育開始素質教育發展時代。受這樣的人才需求背景影響之下,各個學校開始關注學生專業學科素養的培育。但是由于起步時間較短,發展水平不均衡,在核心素養要求下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發展瓶頸期。本文以美術教學課程為例,簡述在核心素養下的美術教學設計。
【關鍵詞】:核心素養;美術教學設計;學科教育改革
【引言】:當前我國的教學改革,要求必須重視教育課程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每位老師都應該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清楚每一位學生適應未來發展應該具備的素養,改變過去“以知識為中心、教材為本位”的教學格局,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專業核心素養,推動當前教學制度和教育理念的變革。
1、 核心素養的內涵及發展意義
“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源于1997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起的對核心素養的界定思潮:除了各種專業知識與技能,還可以理解為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利用和調動各種資源,以促進相關問題解決的能力。為了緊密地聯系各個學科,中國學者又獨創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進一步豐富了核心素養的理念。
在上個世紀后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面對新世紀的人才需求變革,許多國家在逐步開展人才培養教育改革,那時的國際教育改革的重心就是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適應未來社會人才發展的要求。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能只是為了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為目標,而是要同時提升人的精神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情感。各個學科的教學要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這才是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最為重要的價值所在。核心素養能夠指導、引領各個學科課程的教學活動,彰顯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使之能夠自覺地為個人終身學習服務,把學校“教學”升華為個人“教育”。但是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需要各個學科之間的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各個學科本身的魅力和指導作用,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1]。
當前我國的美術核心素養包括學生圖像識讀、繪圖技能、審美水平、創造能力、文化理解等幾個方面。加強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要確定美術核心素養培養的主旨內容,通過找準教學切入點,深化教學內容,進一步挖掘學生專業的核心素養內涵,有效把握當前課堂教學實踐,實現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升華。
2、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美術教學應對措施
2.1做好課程結構設計,豐富教學活動
任何一門課程在它設立之初都有各自的課程教學標準,課程標準把教學價值和總體目標作了一個整體性的規劃和引導,教師每節課的教學方向都應該遵循學科的課程價值和總體目標。在做課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提前考慮到相關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來制定合理的課程教學活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熟悉課程價值和總體目標,正確把握課程方向,有了這個起點,教師就開始研究和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及教學活動等等要素,從而促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高效合理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打破現有的教學模式,充分地利用各個學科的教育資源,開展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各學科之間知識的聯系和理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校園學科知識競賽,將各個學科的知識加以混合,在學生之間進行知識問答比賽,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開展各種學科實踐活動和教學實驗,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對相關學科知識有一個深刻的了解。
2.2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發展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雖然在國內已經提出了很多年,“炒”的是沸沸揚揚,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國的教育仍舊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素質教育僅僅是一個口號,難以有效地開展實踐,發展形勢很不樂觀,而對學生開展美術素質教育不僅僅需要來自學校的努力,還需要社會與家庭的努力,尤其是社會要加強相關的美術館、藝術館等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相關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從而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時,要創新教育模式,從學校、社會、家庭多方面入手,共同為學生打造良好的素質教育氛圍,從而達到學生美術教育的目標。例如,作為學生家長,應當充分地支持學生參加相關的美術學習課程,可以在周末的時間帶孩子到藝術館等進行參觀,為孩子的美術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學校可以在美術教師的努力下,采用演講、藝術講座、美術作品展演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美術專業知識和學科素養等方面的教育。這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科素養,還等帶動整個社會開展文化學習,提高我國人民的文化素質水平[2]。
2.3做好教學評價,提升學生興趣
其實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這樣能夠提高自己對于學習和工作的滿意程度,促使自己對其能夠保持極高的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學生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的教學目標,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評價,借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對于作業中出現的個別問題分別進行處理,好的作業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對于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或有特別的思路的學生要給予表揚,發動全班同學進行鼓掌表揚。對于作業較差的同學要找到個人詳細地分析問題原因,保證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教師絕對不能將發錯學生的名單公布出來,以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師的教學評價和他人的學習反饋,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在我國的教育界,“核心素養”作為一個熱詞,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好似人人都能理解,但是真正能夠明白其中含義,并將其有效地應用到教學指導之中的人又有幾個呢!面對新的教學改革和理念,我們應該加強相關的學習,理解其深刻含義,并思考其應用對于當前美術教育課程與方法的影響,這才是進行學科教學核心素養培育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 楊慧. 以《彩球的設計》為例談美術核心素養的落實[J]. 華夏教師,2017,(07):50.
[2]張端妹.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設計與思考[J]. 考試周刊,2017,(63):49.
作者簡介:邵超然(1989.11--);性別:女,籍貫:浙江省義烏市,學歷:本科,畢業于杭州師范大學;現有職稱: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