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摘要】:在我國整體經濟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國,對于電力行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介紹了如何將供電企業中的營銷業務應用的數據與財務管控系統的數據通過ESB緊密集成,實現電費收入的資金流、業務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實現營銷與財務電費自動對接,實現數據共享,確保實時、自動、準確歸集,規范電費收繳的會計核算功能。應用集成數據成功拓展完成電價輔助分析系統功能,實現對企業電費管理的探索,同時分析了營財數據集成后帶給電力企業管理決策層的深遠影響。
【關鍵字】:清潔能源;電力發展;電價政策;電網企業;影響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電網建設得到迅猛發展,智能電網建設成果豐碩。“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步入“全面建設”階段,自主創新的特高壓電網技術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在全球能源互聯網背景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結合省內清潔能源的發展現狀和優勢,以國內外建設大電網互聯的經驗為依據,通過先進技術與工程示范,促進重大技術成果和裝備的應用,大力開展能源電力技術創新,著力破解河西棄風、棄光困境,不斷加大清潔能源外送力度,全面發揮全球能源互聯網潛在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提供借鑒
1、清潔能源在電力行業中的發展
近日,從北京城建二公司獲悉,該公司已經組織22支專業隊伍、上千名專業施工人員打響海淀區全境無煤化工程最后的攻堅戰。今冬,海淀區全境將基本告別煤爐子,實現無煤化清潔能源供暖。此次無煤化“煤改電”清潔能源改造工程,被列為北京市重點工程,總投資6億多元,主要涉及到海淀區溫泉鎮、西北旺鎮、四季青鎮、東升鄉四個鎮鄉,總面積達到260平方公里,供暖面積達到149.32萬平方米。改造完成后,將使7031戶居民受益。此次無煤化改造工程,與以往一戶一機的改造方式不同,在北京市“煤改電”清潔能源改造工程中首次采用空氣源熱泵集中供暖方式。近年來,地方政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鼓勵清潔能源發展。作為駐吉央企,國網電力公司著力在優化能源結構上下功夫,全力推進清潔能源應用,助力重點企業節電降耗,推動全社會節能。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替代發展戰略,不斷提高電能在終端消費市場的比重。年初就開展學校電能替代潛力調研,編制《電能替代行動計劃》,明確2017年重點推廣電能清潔供暖目標,針對不同客戶分類推廣電采暖。他們還大力推動冬季清潔取暖,促成省政府出臺電采暖補貼政策。該公司還積極推動特高壓入吉,把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作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關鍵。建設安全水平高、適應能力強、配置效率高、互動性能好、綜合效益明顯的智能電網,既是清潔能源發展、節能減排、能源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戰略選擇,也是落實國家能源戰略部署,推動低碳經濟發展,促進電力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能源和電力工業科學發展的必經之路。
2、電價政策對電網企業的影響研究
2.1市場競價有利于促使發電企業加強成本管控
面對傳統電網規劃模式下形成的一線城市配電網和變電站擴容瓶頸,新一輪的以“電價”為核心的電力體制改革,通過重點調整輸配電價,綜合資源規劃,充分調動需求側資源來替代供應側資源,滿足在土地以及環境資源約束的情況下國家對用電需求的同時促進了電力市場化,促使發電企業加強對企業成本的控制來獲得更大的收益。隨著電價市場化改革,用電價格不再由發電企業決定,而是由市場形成,通過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決定性作用,確保我國電力的廉價、安全。新的定價機制確立,不僅取消了原先的相關電價政策,而且打破了傳統按機組容量平均分配電量的模式,導致發電企業之間的經營差距逐漸拉大。而且,隨著輸配電價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企業的競價能力逐漸依賴于生產成本,而生產成本的高低取決于企業管理模式是否優化,機組是否容量大、效率高且符合環境保護政策,生產成本越低,企業越具有競爭優勢,利潤也會大幅度的提升。
2.2有利于建立市場導向的新型結構體系
輸配電價改革的目的在于通過區別不同類型用戶對電網成本耗費情況的不同來確定不同的價格,使得價格核定面向市場,形成公平合理的用電價格,這樣,用戶才會合理地使用電網,不會導致因使用過度而導致電網負荷過大,也促使發電企業建立合理的電力生產系統,按需、按量生產電能。長期以來,我國的電力行業一直處于壟斷經營的局面,電力企業的經營也不會遇到類似市場競爭的問題,但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的推動下,電價開始由市場決定,這也導致發電企業開始改變傳統的經營機制,建立市場導向的新型結構體系來適應社會的發展。面對國家大力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當下,發電企業將逐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順應時代大潮,以綠色環保為基準,根據社會平均成本,對于不同性質的電源分別制定不同的容量電價標準,實現發電企業購電成本的最低目標,減少企業購電成本。
2.3對供電企業投資影響分析
隨著輸配電價改革的不斷推進,未來電網企業投資規模將受控制,電網企業將打破超前發展模式。改革后,電網企業電網投資不能完全由企業自己決定,需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管。投資和資產增長過快,將推高準許成本和準許收益,帶來輸配電價上漲的壓力。為了抑制輸配電價上漲,政府有關部門將嚴格控制電網企業投資規模,保持投資規模與售電市場協調增長。投資增長過快可能導致成本被過度核減,投資和成本共同影響輸配電價水平,在電價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蹺蹺板”效應,即如果投資增長過快占用較多的電價空間,可能導致成本在核價時被過度壓減。建設投資管理程序需要更加規范,輸配電價改革以后,電網規劃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政府對規劃的指導作用會進一步強化,電網企業所有電網建設項目均須納入規劃,規劃以外的投資項目將無法核定為有效資產。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輸配電價改革的發展及主要建設任務,挖掘分析輸配電價改革對縣域供電企業投資的主要影響,并梳理總結了我國縣域供電企業投資建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新形勢下優化縣域供電企業投資管控的發展建議,為提升縣域供電投資決策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張華祥.中國電力行業價格形成機制與改革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