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強
【摘要】:近年來,隨著常規火力發電給社會帶來的污染等問題日漸突出,新能源電力成為許多地方關注的重點。基于此,就當前新能源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前景進行分析,認為當前我國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與社會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我國對新能源電力系統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技術的不斷完善,風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能等新能源電力開發將會進一步提升,社會應用效果也將逐步顯現。
【關鍵詞】:新能源電力;發展現狀;發展前景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其中電力能源表現尤為突出,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到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電力支撐,而我國傳統的電力能源模式是以火力發電居多,新型的電力能源開發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社會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傳統電力能源雖然能夠解決社會需求,但是給社會環境也帶來了很大影響,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等等。這些電力能源供給造成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又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因此,發展新能源電力成為當前能源供給領域的研究重點。
1、電力行業新能源發展現狀
1.1目標調整頻繁,無法有效銜接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響,發展目標調整頻繁,很難有相對穩定的五年目標,一些省中長期規劃目標遠遠大于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確定的各省中長期目標,兩級規劃目標缺乏制約。
1.2新能源產業仍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國經濟發展已向建設資源節約型經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二氧化硫排放量、單位GDP能耗、氮氧化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等許多領域已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但仍未完全走出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注重開拓能源特別是新能源的供應渠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可見,新能源產業仍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1.3新能源發電規劃其他電源規劃脫節
新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取決于電力系統發電出力特性,一些電力企業在制訂新能源發電規劃時未考慮調峰調頻電源規劃,大規模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直接導致調峰能力不足而限制新能源發電出力,主要表現在中西部新能源消納能力極其有限,導致新能源項目與配套電網項目投產不同步。加上缺乏有力的協調機制,造成新能源發電與消納市場脫節。
1.4缺乏統一協調機制
發展新能源很大程度上是對環境保護的需要,但在我國的偏遠地區,因電網覆蓋率低,新能源發電就成為解決用電問題的唯一方法。此類新能源工程在夜間和無風天氣時就會手打影響,且目前我國儲能產業模式尚處于起步階段,應該著力研發高端儲能產品。
2 、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措施與前景
2.1確定目標,遵循原則
2.1.1主要目標
我國電力規劃樹立系統協調的規劃理念,從根本上規劃好各種發電能源和輸配電容量。要求電力規劃與保證電力供應與環保低碳發展并重,以適應經濟社會綠色轉型。首先是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其次是將傳統的化石能源供應體系轉變為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利用傳統化石發電能源的靈活可控等優點來實現發電出力的協調可控。同時盡早解決清潔能源的“棄水、充風、棄光”等問題。
2.1.2遵循原則
經濟性原則:各種類型新能源發電就是要在新能源發電中以全系統成本最低為原則,全面優化區域布局;協調性原則:新能源發電一方面要保障電量的充分消納,另一方面要建成跨區聯網,加快構建堅強智能電網;安全性原則:安全性主要體現在各類電源的出力能夠及時跟蹤負荷變化,確保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鼓勵性原則:新能源發電在滿足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減少電力行業的化石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為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2.1優化產業結構,統一規劃布局
盡快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與完善供電網絡,優化電力傳輸線路,同時取締與關閉小火電廠,加快核電建設步伐,加強水電發電開發力度,進一步優化火電結構,因地制宜大力開發可再生資源,加強電網的建設。在充分進行資源評價、地質勘察等準備工作后,有步驟有計劃地拓展風電建設工作。太陽能光伏發電按照“分散開發、低電壓就地消納”并舉的思路發展。在重點建設區建設大型并網型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在偏遠地區推廣使用戶用光伏發電系統或建設小型光伏電站,解決無電人口的供電問題。
2.3具體發展前景
2.3.1太陽能
當前,光伏發電已經應用在電力系統中,許多農村偏遠地區已經通過光伏發電來解決電力資源緊張的問題。太能能電力系統供給不僅能夠解決偏遠農村地區用電問題,而且在補充傳統電力資源、供給工業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2.3.2風能
風能是我國儲備量非常大的可再生能源,目前,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逐步將風力發電量發展至與傳統火力發電量相近的水平,我國風力發電起步相對比較晚,國家對風力發電的支持使得風力發電系統在逐步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與我國風力儲備量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技術保障電力儲備、運輸、調節成為風力發電的主要制約因素,但是隨著我國發電技術的不斷研發,風力發電也將更多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2.3.3核能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幾所規模比較大的核電站,也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儲備,核能電力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隨著我國核能技術的進一步完善,核電供電規模也將進一步提高,據市場機構調研,未來我國核電供應量占市場份額將達到4000億元。
2.3.4生物能
生物能主要是發展沼氣、作物秸稈以及廢棄物等生物質能,這些能源供給原材料我國資源同樣豐富。為了更好地推廣應用生物能電力資源,目前我國計劃建設兩百多個生物綠色能源示范縣,并且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撐,這些建設規劃以及政策保障對我國發展生物能電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結語
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目前我國仍然初步起步階段,技術儲備相對比較薄弱,國家在推動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方面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等支撐。相比我國巨大的電力需求市場,我國新能源電力資源量具有充足的保障,未來隨著我國新能源電力技術在電力儲備、運輸、調節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新能源電力將會得到快速發展,能夠進一步解決常規火力發電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王當齡,朱健.新能源利用的現狀與問題分析[J].能源研究與利用,2005(01).
[2]姚曉霞.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路徑[J].江蘇商論,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