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祥
“教育是傳承文化、創造知識、培養人才的活動,是人類得以繁衍、發展的基礎”,強調人的發展功能。楓葉教育在堅持“中西教育優化結合,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下,經歷了20多年的實踐探索,認為教育是“成全人”的實踐活動,即“幫助人使實現某種愿望”的實踐活動。
“幫助人使實現某種愿望”,在英文中有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tomakewhole”,即教育使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亦即“成人”教育,楓葉教育定位在塑造一個“健全的人”;第二層含義是“tohelpsbaccomplishhisaim”,即教育使人成為人才,亦即“成才”教育,楓葉教育定位在培養國際化“精英人才”;第三層含義是“tohelpsbsucceed”,即教育使人走向成功,亦即“成功”教育,楓葉教育的“成功”定位在“引領社會進步、促進人類和平”。顯然,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期待成功,正如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一樣,幸福是人的終極目的,但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成才,具備了一定的才能、智慧和品格,才有可能走向成功。要成才,又必須先成人。立德樹人,這是人的成長規律。另一方面,教育首先要使人成人,由一個個體自然人成為一個社會的人,再成為人類的人,成為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社會發展的能力的人,進而促進實現人類的和平和全人類的共同美好生活。這就是楓葉教育“成人、成才、成功”觀的雙向相輔相成的實踐邏輯。
何謂“成功”?美國著名的激勵大師布恩·崔西說“成功等于目標,其余一切都是這句話的注解”,該定義強調的是目標;著名的銷售大師湯姆·霍普金斯說“成功就是向著預定的有價值的目標不斷努力的過程”,該定義強調的是過程;《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的成功是“獲得預期結果”,該定義強調的是結果。我們認同的“成功”,當然離不開具有某種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目標和結果,同時也與過程密不可分。怎樣才能成功?愛因斯坦認為“成功=勤奮+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富蘭克林篤信“成功=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卡耐基信奉“成功=努力+抱負+堅忍+判斷”,稻盛和夫堅持“成功=思考方式×熱情×能力”。可見,確定目標,多走些路,正確思考,高度自控,組織能力,自信心強,創新精神,熱忱性格,專心致志,合作品格,善待失敗,不斷進取,恪守時間,身心健康,良好習慣等都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楓葉教育在綜合中西方道德標準和智慧法則的基礎上,總結出了52條準則,作為楓葉學生“每周一品、身體力行”的依據:(做人篇)誠實,快樂,堅定,勇敢,知足,謙遜,慷慨,樂觀,自信,厚道,敬畏,孝敬,智慧;(做事篇)定力,服從,盡責,熱情,慎重,守時,信心,協作,職業,專業,完美;(待人篇)愛心,包容,感恩,友善,尊重,和氣,禮貌,同情,寬恕,守信,理解,欣賞,幫助;(學習篇)主動,專心,勤奮,耐心,堅定,惜時,好問,反思,歸納,遷移,務實,求真,計劃。
何謂“成才”?《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要“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各類人才、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可見人才實際上分有層級,這里把人才分成了由低到高遞進的四個層級:普通人才、專門人才、創新人才以及拔尖創新人才(即精英人才)。顯然不同層級的人才所要求具備的才能或者素養有所不同,逐級內涵越來越小,外延卻越來越大,后者包含了前者。普通人才應該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方法、應用技能、信息技術,專門人才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評價能力;創新人才除了上述兩個方面之外,還應該具有批判性思維、想象力、審美力;精英人才,除了具備上述三個層級的素質外,還應該具備領導力和跨文化能力。領導力主要表現為溝通能力,決策能力以及反思能力。而跨文化能力,包含了很廣泛的內容,比如:認識世界地理、歷史、文化,了解全球化的發展,明白全球的相互依存關系;樹立全人類的整體意識,具備為地球上人們更好地生活負責的價值關懷;尊重國際公約和規則,具有和平意識并致力于國際和平與發展;尊重并欣賞他國的文化,具備多元的文化意識和文化交流的能力;認識全球化與本土的關系,具有本土文化的自覺意識和對異文化的開放意識;關注落后國家和地區的貧窮與世界的不平等和不正義,并愿意承擔責任,有效地參與,積極幫助弱勢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具有關心國際事務的熱情,有效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了解世界的生態危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具備保護地球家園的行動能力。
何謂“成人”?即成為一個具有人性的人,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包含有三個方面:首先,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有著不同的認知風格、不同的個性偏好和人格特征,即個性。比如:樂觀,誠信,自律,自強,自信……其次,每個人又都是社會的存在,態度、行為、價值觀、審美等領域總是打上自己所屬那個社會的烙印,與具有同樣社會地位、身份和理想的人分享某些共同的社會特質,即社會性。比如:責任,尊重,平等,公正,節儉……第三,在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別、社會差別之上,還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特征,即人作為人的基本的、共同的或普遍的規定性,人作為一個種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關鍵所在,亦即共同的人性(簡稱人性)。比如:關愛,同情,憐憫,友誼,感恩……
楓葉教育致力于學生完整人格的塑造。依據“中西教育優化結合,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和“致力于不分種族、膚色和國籍,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一流的服務”的教育使命,楓葉學校確立了“尊重、責任、誠實、勤奮”的核心價值和“尊重、關愛、引領、成全”的服務理念,視學生的生命成長和全面發展為根本宗旨,設計并實施了指向學生完整生命和核心素養的獨特的課程體系,該體系具有了課程目標的全面性、課程結構的完整性、課程門類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綜合性、課程制度的選擇性等特點。楓葉教育致力于學生精英人才的培養。楓葉學生除了學習中國語文之外,還學習西方的交際英語和學術英語;除了學習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公民與社會外,還學習西方的社會學、比較文明學、國際關系等;中國語文課中外國小說、外國戲劇,政治課中全球視野下國際關系,歷史課中西方政治制度,音樂課中西方音樂盛典,美術課中外國雕塑、外國建筑,人文修養課中跨文化交際等等,都是對學生實施國際視野、雙語思維、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內容。在楓葉學校,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是主人,還是社團活動的組織者、社會實踐的發起者、大型活動的承辦者、學校管理的參與者,把溝通、合作、領導力的培養落到實處。楓葉社團豐富多彩,有學習類、創意類、實踐類、生活類、藝術類、體育類、傳媒類、公益類等,多達上百個。模擬聯合國、英語大使、美式辯論、英語演講、英文戲劇、環球經濟等社團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國際規則和國際理解?!皾h語藝術節”和“英語藝術節”,以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為基礎;以激發學生創造激情、張揚學生自我個性、培育團隊合作意識為目的;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為宗旨,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釋放激情的舞臺,發掘學生潛能,陶冶學生情操。從楓葉走出的學生,不僅具備世界公民的仁愛精神和健全人格,也具備國際人才的全球視野和實踐能力,還具備精英人才的領袖氣質和創新精神。
楓葉教育致力于學生成功特質的修煉。高中理想教育是楓葉育人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以理想教育為核心的領事課成為了楓葉課程設計的獨創:楓葉的研究性學習與畢業設計,讓學生經歷研究過程,經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實踐,歷練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選題幾乎涉獵方方面面,極具挑戰性和前瞻性,比如:人類能否擺脫時空掌控,指尖上的世界—米塑,股票買賣研究,物理在加密與通訊領域的應用,商業如何幫助傳承傳統文化,當東方詞調遇上西方詩歌,你相信音樂能“治病”嗎?天體物理學中地心引力對自然的影響,中國近現代武器發展進程,馬三立的相聲藝術,養老問題,對大數據的認識和思考,人工智能(AI)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中國奶茶市場的變化,全球變暖離我們有多遠等。助教課是加方的一門實踐課,在高二和高三開設,高年級學生參與低年級課程的教師教學輔導,除了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外,還可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溝通交流、責任感以及領導力。除此之外,楓葉還為學生走向成功搭建了寬廣的平臺。楓葉成績評定和學分得到國外大學認可,學生可以直接憑成績單和學分申請國外大學;楓葉專為學生研制了“楓葉全球名校百強榜”(包括美國大學40所,英國大學20所,加拿大大學20所,澳大利亞大學10所以及新加坡、愛爾蘭和新西蘭大學共10所),與國外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甚至還在大學設立了獎學金;楓葉有一個職業指導和留學服務的專業教師隊伍,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理想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和大學申請咨詢。還有一年一次、以國外大學為主體、專門來招收楓葉畢業生的“楓葉國際教育博覽會”,為學生自主擇校、邁向成功打開了方便之門。
楓葉教育23年的發展,已經培養了1.2萬多名畢業生進入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40多所大學,其中50%的畢業生進入了全球百強大學,進入前十強大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我校2017屆有10人(次)升入前十強大學,2018屆已達17人(次)之多。更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的畢業生越來越接近了成功。比如我校2016屆畢業生吳曉達,現就讀于多倫多大學,大一暑假期間,他就在香港成功應聘了實習工作(北美第一大獵頭公司Randstad),他現在邊讀書邊創業,成立了獵聘公司,公司的資產6個月就達到50萬元人民幣。他在回憶楓葉學習和生活時說道:“楓葉國旗班的工作告訴我什么叫做堅持與信念,周恩來班告訴我什么叫夢想與希望,主持人工作教會我如何溝通與表達,楓慈協工作經歷告訴我什么是感恩與愛心。”一個個的學生從楓葉走進自己心儀的國外大學繼續深造,在追逐理想和走向成功的征程中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了世界和平的使者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作者單位: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