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宇
(常熟市古里中心衛生院,江蘇 常熟 215515)
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探析
陸 宇
(常熟市古里中心衛生院,江蘇 常熟 215515)
目的:探討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常熟市古里中心衛生院在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4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接受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20例患者作為腹腔鏡切除組,將接受開腹闌尾切除術的20例患者作為開腹切除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和術后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腸梗阻及切口滲血等)的發生率。結果:與開腹切除組患者相比,腹腔鏡切除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更短,其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相比,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較好。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開腹闌尾切除術;急性闌尾炎
臨床研究發現,急性闌尾炎主要是由于飲食不當、感染細菌引起的。以往臨床上常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但效果一般。相關的文獻報道指出,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理想[1]。本文對常熟市古里中心衛生院收治的4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平行對照試驗,旨在對比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常熟市古里中心衛生院在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4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將這40例患者分為腹腔鏡切除組(n=20)和開腹切除組(n=20)。腹腔鏡切除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其年齡為20~70歲,平均年齡(58.4±2.8)歲。開腹切除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齡為18~68歲,平均年齡(52.1±1.4)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對開腹切除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于患者的麥氏點處做一個長約5 cm的手術切口。2)對患者的腹腔進行探查,然后切除其病變的闌尾。3)留置引流管,對術區進行止血處理,然后縫合切口。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腹腔鏡切除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在患者臍部的上方做一個弧形切口(約1.2 cm長)。2)使用氣腹針對腹腔進行穿刺,建立C02人工氣腹,將氣腹內的壓力控制在12 mmHg左右。3)將套管針置入腹腔,將套管針的內芯退出后,將腹腔鏡經套管針置入腹腔。4)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對腹腔進行全面的探查,然后于恥骨聯合與臍連線的中點處和麥氏點處分別做一個長約0.5 cm的手術切口。5)使用套管針對腹腔進行穿刺,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將腹腔內的膿液全部吸除。6)提起盲腸,明確闌尾的位置,然后分離闌尾周圍粘連的組織[2]。7)用抓鉗提起闌尾,對闌尾系膜進行鈍性分離,使用鎖扣夾夾閉系膜的根部,然后使用7號絲線對系膜的根部進行雙重結扎[3]。8)使用圈套器對闌尾的根部進行結扎,在距離結扎線約0.5 cm處對闌尾進行電凝離斷。9)檢查腹腔內有無活動性出血點,使用紗布吸除腹腔內的積液,縫合切口。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和術后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腸梗阻及切口滲血等)的發生率。
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緩解,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無效。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時間用(±s)表示,采用t檢驗,治療的總有效率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腹腔鏡切除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11例(占55.0%),為有效的患者有8例(占40.0%),為無效的患者有1例(占5.0%)。腹腔鏡切除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19/20)。開腹切除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9例(占45.0%),為有效的患者有4例(占20.0%),為無效的患者有7例(占35.0%)。開腹切除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5.0%(13/20)。與開腹切除組患者相比,腹腔鏡切除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對比
腹腔鏡切除組患者手術的用時、住院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的平均值分別為(40.4±8.2)min、(5.1±0.8)d、(8.8±1.5)ml。開腹切除組患者手術的用時、住院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的平均值分別為(60.7±8.4)min、(9.6±1.1)d、(24.7±6.3)ml。與開腹切除組患者相比,腹腔鏡切除組患者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更短,其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s)
組別 手術的用時(min)術中的出血量(ml)住院的時間(d)腹腔鏡切除組 40.4±8.2 8.8±1.5 5.1±0.8開腹切除組 60.7±8.4 24.7±6.3 9.6±1.1 t值 7.5936 10.9798 14.7959 P值 <0.05 <0.05 <0.05
在術后,腹腔鏡切除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5.0%)發生了切口感染,有1例患者(占5.0%)發生了腸梗阻。腹腔鏡切除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0.0%。開腹切除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占15.0%)發生了切口感染,有3例患者(占15.0%)發生了腸梗阻,有2例患者(占10.0%)發生了切口滲血。開腹切除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0.0%。與開腹切除組患者相比,腹腔鏡切除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000,P<0.05)。
急性闌尾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右下腹疼痛、麥氏點壓痛和腹肌緊張等[4]。以往臨床上常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此術式具有操作簡單、易于掌握等優點,但手術的用時較長,患者在術后易發生并發癥。在本次研究中,常熟市古里中心衛生院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2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治療。筆者認為,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具有以下優勢:1)創傷小,患者在術后無明顯的疼痛感,故無需應用鎮痛劑[5]。2)腹腔鏡技術同時具有診斷和治療疾病兩種作用。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可對患者闌尾的病變情況進行全面的探查。3)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較短。4)手術切口小,無需縫合,且切口愈合后無明顯的瘢痕,美觀度較高。5)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且遠期療效良好。6)可對肥胖或腹壁肥厚的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治療[6]。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開腹切除組患者相比,腹腔鏡切除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更短,其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較好,具有創傷小、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康復的時間短等優點。
[1] 孫桂富.對比分析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外醫學研究,2014(32):141-142,143.
[2] 王秀彬.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比較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5(27):36-37.
[3] 王鳳志.比較對照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和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6):79-80.
[4] 王兆方.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3):8-9.
[5] 秦建輝.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比較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8):134-135.
[6] 彭明.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5(3):276-277.
R574.61
B
2095-7629-(2017)20-0062-03